图书介绍
战后中日关系 “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战后中日关系 “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209398.jpg)
- 刘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157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后中日关系 “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1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1
(一)中日关系论的意义危机1
(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7
(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15
二 学术史与研究概观17
(一)中国方面的研究概述17
(二)日本方面的研究概述19
(三)先行研究的比较特征21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内容23
(一)研究方法23
(二)资料24
(三)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25
第二章 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28
一 野坂参三的延安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29
(一)野坂参三与中共日本研究的开端29
(二)野坂参三对中共日本认识的影响35
(三)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及其历史局限性49
二 新中国的“一边倒”国际战略与对日外交的始动54
(一)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的对日政策原则54
(二)新中国对日外交的起步60
(三)亚洲冷战体制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目标、模式70
第三章 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82
一 人民友好意义的“人民外交”84
(一)协助日侨回国84
(二)“人民间”贸易协议96
二 以民促官意义的“人民外交”与冷战体制的结构性障碍102
(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提出102
(二)以民促官遭遇困难:美国因素和台湾问题117
第四章 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140
一 日本的敌视、蔑视立场与中国对日外交的政治整顿142
(一)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从“刘连仁事件”到“长崎国旗事件”142
(二)厘定原则:中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逻辑155
二 政治经济分离:国民外交攻势下人民外交的民间化转型169
(一)贸易三原则——国民外交取代人民外交169
(二)民间贸易体制的确立——政治经济分离177
三 政治经济不可分:军国主义复活危机中人民外交的复权190
(一)军国主义复活:冷战转型期的东亚政治和历史心理190
(二)象征对抗:民间贸易的再“人民外交”化199
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205
一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207
(一)作为“战后处理”程序象征的“日中关系正常化”207
(二)作为“唯一合法”主权确认的“恢复中日邦交”213
二 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分析219
(一)“政治解决”的思路与试探220
(二)“法律解决”的战术与效果231
第六章 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248
参考文献277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