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并购创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并购创富
  • 熊南京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266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成功秘诀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并购创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创富:并购的本质1

1.1 在不断地否定中进步1

1.1.1 世界选择更替1

1.1.2 更替改造世界2

1.2 点击并购的主旨3

1.3 创富并购的内外生变量3

1.3.1 并购资源供给4

1.3.3 并购资源需求5

1.3.2 并购资源结构与定价5

1.3.4 并购创富水平7

1.4 并购是一所大学8

1.4.1 并购很难8

1.4.2 并购不难9

1.4.3 并购是一门科学10

2 并购创富的第一步:走近企业并购12

2.1 并购的涵义12

2.1.1 并购的初始涵义13

2.1.2 并购的派生涵义14

2.2 剖析并购的动因15

2.2.1 战术动机16

2.2.2 战略动机17

2.3 并购的方式21

2.3.1 传统并购21

2.3.2 现代并购33

3.1 评估问题的导入44

3.1.1 两个实例44

3 企业并购的创富评估44

3.1.2 对每股收益的品判45

3.1.3 创富水平是衡量并购成功与否的试金石46

3.2 并购创富的评估原则46

3.2.1 评估原则的误区46

3.2.2 价值评估原则50

3.3 并购创富的衡量51

3.3.1 创富方程式51

3.3.2 协同效应的计量52

3.3.3 并购溢价54

3.4 协同效应的源泉59

3.4.1 收入协同效应60

3.4.2 税负协同效应61

3.4.3 运营协同效应62

3.4.4 资本协同效应65

4 总揽全局:全程扫描并购的操作程序68

4.1 企业并购的通用操作程序69

4.1.1 研究法规方面的可行性69

4.1.2 并购意向表决70

4.1.3 后期谈判及合同签订70

4.2 公众公司的并购操作程序71

4.2.1 准备阶段71

4.2.2 进攻阶段73

4.2.3 谈判阶段76

4.2.4 交接阶段77

4.2.5 整合阶段78

4.3.1 准备阶段79

4.3 非公众公司的并购操作程序79

4.3.2 谈判阶段81

4.3.3 交接阶段82

5 标的搜寻:做一个有心的财富发现者84

5.1 并购搜寻的过程85

5.2 甄别并购者类型85

5.2.1 六种买主85

5.3 编制商业计划书87

5.3.1 目标搜寻不同于好莱坞的表现手法87

5.2.2 比较表87

5.3.2 计划书要件88

5.4 并购搜寻90

5.4.1 并购搜寻禁忌90

5.4.2 目标搜寻途径90

5.5 标的遴选的原则91

5.6 前端调查93

5.6.1 项目可行性调查93

5.6.2 标的基本情况调查94

5.6.3 项目协同效应调查95

5.6.4 并购风险调查96

6.1 价值评估的认识原则97

6 标的估价:力争合理的溢价水平97

6.2 关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98

6.2.1 净资产调整评估法98

6.2.2 相对价值评估法99

6.2.3 Q比例法102

6.2.4 CAPM评估法104

6.2.5 壳公司价值概算法106

6.3.1 对非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理解109

6.3 关于非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109

6.3.2 现金流量折现法111

6.3.3 异常情形评估法113

7 并购创富过程中的操作策略116

7.1 并购处处有玄机116

7.1.1 联合的策略117

7.1.2 谋求有利的出资方式117

7.1.3 公司分拆的策略120

7.1.4 股份回购策略123

7.1.4 少数股权策略126

7.1.6 杠杆收购的策略128

7.2 谨防“反并”的策略131

7.2.1 “防反”也能创富131

7.2.2 应对“事前防并”十策132

7.2.3 应对“事后抗并”五法140

8.1 并购灾难史揭示143

8.1.1 境外企业并购的血泪史143

8 并购风险:描述与控管143

8.1.2 中国企业并购的痛苦经147

8.1.3 一般原因148

8.2 并购风险的剖析150

8.2.1 并购风险的界定150

8.2.2 并购风险的分类153

8.3 并购风险的成因155

8.3.1 信息不完整风险的成因155

8.3.2 交易博弈风险的成因156

8.4.1 购前的风险教育(RE)157

8.4 风险控管157

8.4.2 购中的信息控制(IC)158

8.4.3 购后的并购整合(PMI)159

8.4.4 不要被煮成“软萝卜”161

9 并购中介:不可或缺的中间载体162

9.1 并购中介的作用162

9.1.1 企业并购的中间载体162

9.1.2 交易中介的使命164

9.2.2 典型财务顾问的业务模式168

9.2.3 现行券商能否充任最佳并购顾问168

9.2 财务顾问168

9.2.1 谁在充当财务顾问168

9.2.4 财务顾问的职能及操行170

9.2.5 财务顾问的费用计收171

9.2.6 选聘财务顾问的十大陷阱172

9.3 其他并购顾问173

9.3.1 战略顾问173

9.3.2 公共关系顾问173

9.3.3 法律顾问175

10 并购创新:并购创富的永远话题178

10.1 挑战并购常规178

10.1.1 并购理论也有局限性179

10.1.2 并购监管也会受到并购创新的挑战181

10.1.3 并购思维定式也将面临并购创新的挑战184

10.2 中国的并购现状及创新冲动185

10.2.1 中国的并购现状185

10.2.2 中国企业并购创新的冲动186

10.3 未来中国并购创新的可能趋势189

10.3.1 并购创新的制度环境将呈现“双轨-单轨”演进特征190

10.3.2 企业并购将越来越国际化和巨型化191

10.3.3 并购创新的工具和制度将不断涌现191

10.3.4 买壳上市型并购将铅华洗尽、魅力不再192

10.3.5 公股减持型并购将如火如荼193

10.3.6 并购者的目光将更多地投向非上市公司并购193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195

附录1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97

附录2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