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定安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定安县志
  • 崔开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75443197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110页
  • 文件大小:378MB
  • 文件页数:1142页
  • 主题词:定安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定安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8

第一编 建置沿革第一章 建置67

第一节 位置67

第二节 沿革67

第二章 行政区划69

第一节 古代69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7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76

第三章 县城墟镇78

第一节 墟市78

第二节 乡镇80

第二编 地理98

第一章 地质98

第一节 地层98

第二节 岩石99

第三节 构造99

第二章 地貌100

第一节 类别100

第二节 山岭101

附:文笔峰101

第三章 气候102

第一节 四季102

第二节 气温103

第三节 日照103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104

第五节 风106

第四章 水文107

第一节 站(网)设置107

第二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108

第三节 水位与流量113

第四节 水质115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16

第一节 植被种类与分布116

第二节 土壤类型116

第六章 自然资源118

第一节 土地资源118

第二节 矿产119

第三节 动物资源121

第七章 自然灾害122

第一节 风灾 水灾122

第二节 旱灾 虫灾125

第三节 冻灾127

第四节 冰雹 雷电127

第五节 地震128

第三编 人口130

第一章 人口规模130

第一节 发展130

第二节 分布133

第三节 密度135

第二章 人口变动137

第一节 出生数与出生率137

第二节 死亡数与死亡率137

第三节 人口普查138

第三章 人口构成140

第一节 性别年龄结构140

第二节 民族结构149

第三节 文化结构150

第四节 行业结构152

第五节 婚姻家庭156

第四章 计划生育159

第一节 机构159

第二节 生育状况159

第三节 政策措施160

第五章 人民生活164

第一节 农民生活164

第二节 居民生活165

附:消逝了的舂米声169

第四编 农业17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72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172

第二节 土地改革173

第三节 互助组与合作社173

第四节 人民公社174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75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耕地管理176

第一节 区划与实施176

第二节 农田管理181

第三节 耕地开发182

第四节 土地管理182

第三章 种植业18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85

第二节 经济作物198

第三节 蔬菜207

附:野生食用菜210

第四章 农机具212

第一节 传统农具212

第二节 农业机械212

第三节 农机管理217

第五章 养殖业219

第一节 畜禽饲养219

第二节 其他饲养226

第三节 疫病防治227

第四节 淡水养殖230

第六章 乡镇企业233

第一节 企业兴起233

第二节 企业管理233

第三节 主要乡镇企业234

第七章 农业管理235

第一节 机构235

第二节 农业投资238

第三节 农业扶贫238

第五编 林业240

第一章 林木资源240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240

第二节 林业区划242

第二章 造林育林244

第一节 采种育苗244

第二节 植树造林245

第三节 花卉培植249

第三章 林木生产249

第一节 林木采伐249

第二节 木材加工250

第三节 木材购销与储运251

第四章 林业管理2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2

第二节 山林权属253

第三节 林业生产责任制254

第四节 防火防虫255

第五节 林场简介257

第六编 农场热作259

第一章 国营农场259

第一节 管理体制259

第二节 生产261

第三节 农场简介277

附:海南茶乡288

第二章 地方农场288

第一节 县属农场288

第二节 乡镇农场290

第三章 热带作物和水果291

第一节 热带作物291

第二节 热带水果296

第三节 热作机构300

第七编 水利电力301

第一章 水利301

第一节 蓄水工程301

第二节 提水工程311

第三节 引水工程317

第四节 防洪工程321

第五节 水土保持工程322

第二章 电力323

第一节 水电323

第二节 电网327

第三章 管理328

第一节 机构328

第二节 水利管理330

第三节 电力管理337

第八编 工交338

第一章 工业概况338

第一节 民国前工业33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工业339

第三节 解放后工业340

第二章 主要行业343

第一节 机械修造343

第二节 矿业344

第三节 建材陶瓷344

第四节 制糖345

第五节 印刷346

第六节 服装缝纫347

第七节 槟榔牙膏347

第八节 炮竹烟花348

第九节 食品加工348

第十节 酿酒 饮料349

第十一节 光盘350

第十二节 其他350

第三章 水陆交通351

第一节 航道351

第二节 码头 渡口351

第三节 古道驿铺353

第四节 公路353

第五节 桥梁355

第六节 水运361

第七节 陆运361

附:千涧百川变通途363

第四章 管理365

第一节 机构365

第二节 工业管理365

第三节 交通管理366

第九编 邮电369

第一章 邮政369

第一节 邮路与设施369

第二节 业务373

第三节 资费377

第二章 电信380

第一节 网络建设与业务380

第二节 资费388

第三章 邮电管理391

第一节 机构391

第二节 生产管理393

第三节 技术管理394

第四节 质量管理395

第五节 管理与效益395

第十编 商贸398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398

第一节 私营 个体398

第二节 合作 供销399

第三节 国营 合资400

第二章 商品购销403

第一节 购销总额403

第二节 糖烟酒购销406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408

第四节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410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413

第六节 废旧物品收购415

第三章 饮食 服务 旅游416

第一节 饮食业416

第二节 服务业417

第三节 旅游业419

第四章 对外贸易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进口商品421

第三节 出口商品422

第四节 出口产品基地建设424

第十一编 粮油426

第一章 粮油购销426

第一节 计划征购426

第二节 议价征购428

第三节 计划销售430

第四节 议价销售432

第五节 粮食市场434

第二章 储运436

第一节 仓储436

第二节 调运438

第三章 加工439

第一节 粮食加工439

第二节 油料加工440

第三节 饲料加工441

第四章 粮油管理443

第一节 机构443

第二节 经营管理443

第三节 票证管理445

第十二编 财税446

第一章 机构446

第一节 财政机构446

第二节 税务机构447

第二章 财税收入449

第一节 农业税449

第二节 工商各税451

第三节 企业收入456

第四节 其他收入456

第五节 上级补助458

第六节 调入资金458

第七节 上年结余459

第八节 金库 债券460

第三章 财政支出463

第一节 上解463

第二节 经济建设费464

第三节 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466

第四节 行政经费466

第五节 抚恤与社会救济费467

第六节 其他支出467

第四章 管理469

第一节 财政体制469

第二节 预、决算管理470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471

第四节 税务管理473

第五节 会计管理475

第六节 财务管理479

第七节 财税监督482

第十三编 金融485

第一章 机构485

第一节 解放前机构485

第二节 解放后机构487

第二章 货币490

第一节 解放前货币490

第二节 人民币493

第三章 存款496

第一节 企业存款496

第二节 财政性存款496

第三节 农村存款497

第四节 城镇储蓄存款497

第四章 信贷499

第一节 民间信贷499

第二节 工商信贷500

第三节 农业信贷504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贷款505

第五节 基建拨款及贷款506

第五章 信用社509

第一节 沿革509

第二节 业务511

第六章 保险业务512

第一节 险种512

第二节 理赔513

第十四编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514

第一节 古县城514

第二节 街道建设515

第三节 公共建筑517

第四节 市政建设518

第五节 住房建筑518

第六节 管理及规划519

第二章 乡镇建设521

第一节 墟镇建设521

第二节 农村建设528

第三节 沼气池与省柴灶建设530

第三章 建筑业531

第一节 建筑队伍531

第二节 建筑技术531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532

第一节 房产管理532

第二节 地产管理533

第五章 环境保护544

第一节 机构544

第二节 宣传545

第三节 污染545

第四节 治理546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548

第一节 机构体制548

第二节 计划体制549

第三节 农业生产计划与执行549

第四节 工业生产计划与执行551

第五节 商业计划与执行559

第六节 基建计划与执行560

第二章 统计562

第一节 统计机构562

第二节 统计调查563

第三节 统计服务566

第三章 物价566

第一节 机构566

第二节 物价管理566

第三节 物价检查568

第四节 物价变化569

第五节 工农业产品交换57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572

第一节 机构572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572

第三节 市场监督577

第四节 经济合同 仲裁578

第五节 商标 广告578

第六节 市场建设579

第五章 计量管理581

第一节 机构581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582

第三节 量具管理583

第六章 审计管理584

第一节 机构584

第二节 监督584

第七章 物资管理585

第一节 机构585

第二节 统配物资管理585

第三节 物资市场管理586

第八章 合作经济管理586

第一节 机构586

第二节 业务587

第十六编 人事劳动第一章 人事594

第一节 队伍594

第二节 培训600

第三节 制度600

第二章 劳动管理603

第一节 劳动就业603

第二节 职工队伍605

第三节 职工培训606

第四节 劳动保护606

第三章 工资福利607

第一节 工资607

第二节 奖金609

第三节 社会保障610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611

第一节 离休611

第二节 退休611

第三节 退职612

第十七编 政党61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613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613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614

第三节 中共定安县委 联县县委临委619

第四节 主要活动626

第五节 宣传工作629

第六节 纪检监察工作631

第七节 统战工作632

第八节 党史工作633

第九节 党校工作634

第十节 信访工作635

第十一节 政法工作63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638

第一节 组织机构638

第二节 主要活动639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640

第十八编 政权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41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41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45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机构645

第四节 主要工作647

第二章 解放前县政府652

第一节 元明清县衙652

附:古代县官薪俸657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657

附:日伪机构659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政府661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666

第一节 政府机构沿革666

第二节 区、乡(公社)、镇671

第三节 主要政务活动680

第四章 人民政协682

第一节 历届政协代表会议682

第二节 政协机构691

第三节 主要工作692

附:定安县民国参议会695

第十九编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民主同盟定安县支委会697

第一节 组织机构697

第二节 主要活动698

第二章 工会699

第一节 组织沿革699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699

第三节 主要活动700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03

第一节 组织沿革703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704

第三节 主要活动705

附:中国少年先锋队707

第四章 妇女联合会708

第一节 组织沿革708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709

第三节 主要活动710

第五章 农会 贫协714

第一节 组织沿革714

第二节 主要活动714

第六章 工商联合会715

第一节 组织沿革715

第二节 历届代表会715

第三节 主要活动717

第七章 个体劳动者协会717

第一节 历届代表大会717

第二节 主要活动718

第八章 消费者协会719

第一节 代表大会719

第二节 主要活动719

第二十编 军事721

第一章 驻军721

第一节 清代驻军721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72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驻军723

第二章 地方武装723

第一节 古代地方武装72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72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地方武装726

第四节 县人民武装部727

第三章 兵役728

第一节 兵役制度728

第二节 兵役工作729

第三节 预备役731

第四节 预备役部队732

第四章 民兵732

第一节 建制732

第二节 军事训练733

第三节 重要事略733

第五章 战事734

第一节 明清朝农民起义734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735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73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742

附:一、国民党军队、日伪军在定安县建立的据点和炮楼情况746

二、日军暴行录746

第二十一编 民政宗教侨务第一章 机构749

第一节 解放前民政机构749

第二节 解放后民政机构750

第二章 优抚安置751

第一节 拥军751

第二节 抚恤753

第三节 安置756

第三章 赈灾救济758

第一节 赈灾758

第二节 救济759

第四章 社会福利761

第一节 福利事业761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62

第三节 福利企业762

第五章 老区工作763

第一节 机构763

第二节 村庄763

第三节 建设765

第四节 慰问活动766

第六章 民政管理766

第一节 民政事业费管理766

第二节 婚姻登记管理767

第三节 社团登记管理769

第四节 殡葬管理770

第七章 宗教771

第一节 道教771

第二节 佛教771

第三节 天主教771

第四节 基督教772

第五节 宗教工作773

第八章 侨务774

第一节 侨眷774

第二节 侨务工作774

第三节 侨乡775

第二十二编 政法776

第一章 公安776

第一节 机构776

第二节 清匪镇反778

第三节 案件侦查779

第四节 治安管理784

第五节 户籍 消防管理785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787

第七节 监所管理788

第二章 检察788

第一节 机构788

第二节 刑事检察789

第三节 经济检察792

附:欧云青、王锡华、王召敏受贿案794

第四节 监所检察795

第五节 法纪检察79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797

第三章 审判799

第一节 机构799

第二节 审判制度800

第三节 刑事审判800

第四节 民事审判803

第五节 经济审判805

第六节 行政与告诉申诉审判806

第七节 案件执行807

第四章 司法808

第一节 机构808

第二节 法制宣传809

第三节 民事调解809

第四节 律师工作810

第五节 公证工作811

第二十三编 教育科技第一章 旧制教育814

第一节 儒学814

第二节 书院814

第三节 私塾 社学 义学815

第四节 学堂817

第二章 普通教育820

第一节 小学教育820

附:定安县第一小学简介823

第二节 中学教育824

附:定安中学简介828

第三节 高考832

第三章 其他教育834

第一节 幼儿教育834

附:一、千华幼儿园简介835

二、财贸幼儿园简介836

三、泓基幼儿园简介836

第二节 师范教育836

第三节 其他中等专业教育838

第四节 农民教育839

第五节 干部职工业余教育841

第六节 函授 自考 电大842

第四章 教学研究843

第一节 教研组织843

第二节 教研活动844

第三节 教研成果845

第五章 教师队伍849

第一节 师资来源849

第二节 教师素质849

第三节 教师待遇851

第四节 民办教师854

第六章 经费与设备854

第一节 教育经费854

第二节 勤工俭学858

第三节 学校设备860

第七章 教育机构863

第一节 县级机构863

第二节 区(公社)乡镇机构863

第八章 科学技术864

第一节 机构队伍864

第二节 科普宣传867

第三节 科技培训867

第四节 科技推广868

第五节 科技成果871

第二十四编 文化体育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874

第一节 机构874

第二节 档案局(馆)875

第三节 文化事业单位877

第四节 文化场所882

第五节 文联883

第二章 群众文化884

第一节 文学创作884

第二节 民谣 谚语 谜语886

附:定安县海南调歌谣887

第三节 神话传说889

附:一、石马湖的传说890

二、尖岭、饭瓢岭和南渡江的传说890

三、符素文鞭夫成才891

第四节 音乐舞蹈893

第五节 书法摄影894

第六节 绘画雕塑896

第三章 戏剧897

第一节 琼剧沿革897

第二节 琼剧团897

第三节 演艺898

第四节 琼剧村899

第五节 剧目901

第六节 木偶戏905

第四章 新闻报刊905

第一节 通讯报道905

第二节 报刊906

第五章 电影 广播 电视907

第一节 电影907

第二节 广播908

第三节 电视909

第六章 文化市场910

第一节 图书音像910

第二节 文化稽查911

第七章 文物胜迹911

第一节 古遗址911

第二节 古墓葬913

第三节 古寺庙914

附:已毁的庙宇寺庵915

第四节 古建筑918

第五节 碑记题刻924

附:已毁的牌坊926

第六节 革命纪念物927

第七节 馆藏文物931

第八节 文物保护931

第八章 体育932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932

第二节 传统体育项目933

第三节 近现代体育项目937

第二十五编 民俗方言第一章 姓氏941

第一节 姓氏族谱941

第二节 宗祠942

第二章 生活生产习俗943

第一节 饮食943

第二节 劳作943

第三节 器物944

第四节 社交944

第五节 服饰945

第六节 饰品946

第七节 出行946

第八节 禁忌946

第三章 喜丧习俗947

第一节 婚嫁947

第二节 祝寿(生日)949

第三节 丧葬950

第四节 其他951

第四章 岁时习俗952

第五章 方言953

第一节 语音类型953

第二节 常用词例953

第六章 风味小食954

第一节 菜肴类954

第二节 饭粥糊类956

第三节 粑粉类958

第四节 糖果糕点粽类959

第五节 酒糟醋酱类960

附:民间宗教活动961

第二十六编 卫生964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964

第一节 行政机构964

第二节 医疗单位965

第三节 民间诊所969

第四节 医疗队伍970

附:赤脚医生970

第二章 医疗971

第一节 医疗保健制度971

第二节 中医972

第三节 西医973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973

第五节 民间药物交流974

第三章 防疫保健974

第一节 主要传染病防治974

第二节 地方病与职业病防治978

第三节 妇幼保健979

第四章 公共卫生980

第一节 爱国卫生980

第二节 食品卫生981

第三节 饮水卫生982

第五章 药政管理983

第一节 药品管理和监督983

第二节 药品器械经营984

第二十七编 人物985

第一章 人物传985

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985

附:莫太夫人家传991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传993

第二章 人物名表1003

一、古代名人表1003

二、党政军处级以上人物表1018

三、国民党名人一览表1036

四、副高级职称以上、博士学位人物一览表1037

五、艺术、华侨名人一览表1049

六、国家级综合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人物表1051

七、省(部)级综合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人物表1052

八、省(部)和军级各种专项工作劳模(先进工作者)人物表1056

九、中共烈士英名录1065

十、国民党抗战殉难人员名表1068

十一、离休干部名录1070

十二、获中共50年以上党龄荣誉证书党员名录1072

附:荣获国家、省(部)、军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名表1073

附录1079

一、旧县志序选1079

二、文选1080

三、古诗选1090

四、逸事二则1094

(一)元文宗与青梅王妃1094

(二)黎婺山石刻诗非苏轼所作1095

五、重要文件选辑1097

后记1104

《定安县志》编纂分工及供稿人员1106

《定安县志》编纂机构及人员1108

《定安县志》审定单位11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