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287996.jpg)
- 施岚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0992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9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509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工程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荷载1
第一节 荷载效应组合1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2
三、结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时的分项系数15
第二节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18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8
二、等效均布活荷载24
三、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27
四、屋面活荷载29
五、屋面积灰荷载31
六、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32
七、动力系数35
第三节 吊车荷载35
一、桥式吊车的受力情况35
二、《规范》规定39
三、吊车梁所承担的吊车荷载40
四、排架所承担的吊车荷载44
第四节 雪荷载50
一、《规范》规定50
二、算例51
附录A 影响线56
一、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56
二、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57
三、机动法作影响线62
四、影响线的应用65
五、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72
第二章 横向作用76
第一节 风荷载76
一、风荷载标准值76
二、各类结构的风荷载计算88
三、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109
四、围护结构的风荷载113
第二节 地震作用116
一、地震影响116
二、地震作用验算123
三、底部剪力法131
四、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50
五、竖向地震作用计算159
六、各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3
第三节 荷载效应与地震效应的组合187
第三章 木结构191
第一节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191
一、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和调整系数191
二、轴心受拉构件193
三、轴心受压构件194
四、受弯构件198
五、拉弯与压弯构件202
第二节 木结构连接的计算208
一、齿连接208
二、螺栓连接215
三、木结构铁件计算219
第四章 钢结构221
第一节 材料强度设计值221
第二节 连接计算224
一、焊缝连接224
二、螺栓连接241
三、高强度螺栓连接253
四、螺栓(含高强度螺栓)计算的调整260
第三节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267
一、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267
二、填板连接273
三、轴心受拉构件274
四、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280
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297
第四节 受弯构件的计算304
一、强度计算304
二、整体稳定计算312
三、局部稳定计算319
四、挠度验算336
第五节 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339
一、强度计算339
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343
三、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353
四、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359
五、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361
六、综合算例364
第六节 构件的连接计算376
一、梁与柱的刚性连接376
二、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382
三、屋架节点连接计算385
四、与梁有关的连接计算392
五、与柱有关的连接计算395
第七节 钢结构的疲劳计算401
第八节 塑性设计409
第九节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16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420
第一节 一般规定420
一、重要性系数γ0420
二、材料的强度设计值422
三、构造规定425
第二节 受弯构件434
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434
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448
三、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456
第三节 受压构件468
一、柱的计算长度468
二、轴心受压构件472
三、偏心受压构件477
四、工形截面偏压构件490
五、正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495
六、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497
第四节 受拉、受扭、受冲切和局部受压501
一、受拉构件501
二、受扭构件508
三、受冲切构件526
四、局部承压537
第五节 其他结构构件544
一、板544
二、梁547
三、柱555
四、梁柱节点556
五、墙561
六、叠合式受弯构件563
七、深受弯构件571
八、牛腿577
九、预埋件及吊环584
第六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89
一、抗裂验算589
二、裂缝宽度控制验算592
三、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597
第七节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603
一、框架结构603
二、剪力墙结构603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603
四、抗震排架柱的配筋计算603
第八节 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606
一、基本参数606
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08
三、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16
第九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20
一、基础知识620
二、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634
三、预应力梁的受力分析与计算内容641
四、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648
五、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651
六、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预应力构件654
七、预应力桥梁在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660
八、钢筋数量估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664
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671
第六章 砌体结构673
第一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673
一、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673
二、单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675
三、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678
四、上柔下刚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681
五、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684
六、截面翼缘宽度687
第二节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688
一、受压构件688
二、局压构件704
三、受弯、轴拉与受剪构件721
第三节 砌块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27
一、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727
二、受压构件730
三、局压构件734
四、受剪构件741
第四节 墙、柱的高厚比744
第五节 过梁、墙梁和挑梁754
一、过梁754
二、墙梁758
三、挑梁767
第六节 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74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774
二、组合砖砌体构件782
第七节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93
一、轴心受压配筋砌块砌体793
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796
第八节 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计算799
一、墙体的抗震承载力799
二、配筋砌块砌体的抗震承载力808
第七章 地基与基础811
第一节 地基设计原则811
一、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811
二、荷载规定814
第二节 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818
一、土的物理性质指标818
二、土的物理状态指标822
第三节 土中应力计算831
一、自重应力831
二、基底压力835
三、附加应力841
四、用角点法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845
五、用应力扩散角法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850
第四节 地基承载力852
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52
二、根据载荷试验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53
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856
四、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60
五、地基承载力计算862
六、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地基承载力验算871
第五节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871
一、土的压缩性871
二、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874
三、地基沉降计算的《规范》法876
四、地基变形计算所用的荷载效应880
五、建筑物的变形允许值883
第六节 挡土墙与稳定性验算885
一、三种土压力885
二、朗肯、库伦土压力理论887
三、用规范法计算主动土压力890
四、常见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893
五、挡土墙898
六、地基稳定验算903
第七节 浅基础设计905
一、基础埋置深度905
二、基础设计所采用的荷载效应907
三、无筋扩展基础908
四、墙下条形基础913
五、柱下独立基础917
六、联合基础924
七、柱下?基础931
八、高层建筑筏形基础935
第八节 桩基础946
一、概述946
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947
三、桩基础的承载力验算951
四、桩基沉降计算955
五、桩基的抗震验算959
六、桩基承台959
七、岩石锚杆基础969
第九节 软弱地基处理971
一、压实填土971
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974
三、换填垫层法974
四、强夯法976
五、复合地基978
第十节 场地、液化土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1004
一、场地1004
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1009
三、液化土1012
四、低承台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1021
第八章 高层建筑结构1024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024
一、房屋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1024
二、结构体系1027
三、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1041
四、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1043
第二节 结构计算分析1048
一、静力计算1048
二、构件刚度和内力的调整1048
三、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1052
四、结构整体稳定与倾覆1060
五、抗震变形验算1066
第三节 框架结构1075
一、框架梁1075
二、框架柱1092
三、梁柱节点1114
第四节 剪力墙结构1121
一、延性剪力墙概念1121
二、一般规定1125
三、截面设计1132
四、墙轴压比限制及边缘构件配筋要求1140
五、剪力墙截面构造要求1148
六、剪力墙的算例1154
七、连梁截面设计及配筋构造1157
第五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1162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形式1162
二、框架部分抗震等级、轴压比、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的调整1163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1166
四、板的构造1168
第六节 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1169
一、结构布置1169
二、底部加强部位和抗震等级1171
三、框支梁与框支柱1174
第七节 筒体结构1177
一、筒体墙的边缘构件1177
二、框筒梁1181
三、型钢混凝土柱1182
第九章 桥梁结构1185
第一节 桥梁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1185
一、永久作用1186
二、可变作用1187
三、偶然作用1194
四、作用效应组合1194
第二节 行车道板的计算1199
一、行车道板的类型1199
二、车轮荷载在板上的分布1200
三、板的有效工作宽度1200
四、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1202
五、悬臂板1210
六、斜板桥1217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计算1219
一、荷载横向分布计算1219
二、主梁内力计算1238
三、箱形截面梁1252
第四节 桥墩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1257
一、桥墩上的作用1257
二、桥墩的作用组合1261
第五节 桥梁支座1272
一、支座的作用、类型和布置1272
二、支座受力与变位分析1273
三、板式橡胶支座1273
第六节 桥梁墩台1280
一、重力式桥墩计算1280
二、桩柱式墩1288
三、柔性墩1293
第十章 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1301
第一节 结构的刚度1301
一、刚度和柔度的定义1301
二、截面刚度1302
三、杆件刚度1303
四、墙体的侧向刚度1307
五、刚度的叠加和柔度的叠加1310
六、结构刚度1315
第二节 竖向荷载作用下连续梁和框架的内力计算1316
一、力矩分配法1316
二、分层法1326
三、调幅法(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1328
第三节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排架结构的内力计算1338
一、D值法和反弯点法1338
二、剪力分配法1361
三、单层房屋纵向抗侧力构件的内力计算1378
第四节 单层房屋考虑整体空间作用的内力计算1382
一、吊车荷载作用下考虑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排架内力分析1382
二、风荷载作用下砌体结构考虑空间作用的静力计算1385
三、考虑空间作用及扭转影响对排架柱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1391
第五节 砌体结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1396
一、多层砌体房屋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墙体间的分配1396
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房屋的水平地震剪力分配1406
三、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水平地震剪力分配1410
第六节 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1429
一、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1429
二、内力在各榀剪力墙间的分配1434
三、单榀剪力墙的内力计算1440
四、剪力墙的内力重分布1446
五、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1449
第七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1455
一、协同工作——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的基本特点1455
二、计算方法简介1457
三、受力特性的分析1458
第八节 筒体结构设计简介1464
一、框架-筒体结构体系1464
二、筒中筒结构体系1466
三、筒体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1468
附录A 截面的几何性质1472
一、静矩和形心1472
二、惯性矩1474
三、形心主轴1476
四、截面抵抗矩1477
五、截面回转半径1477
六、剪心1480
附录B 偏心压力法1481
后记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