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8考研政治考点突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8考研政治考点突破
  • 陆卫明,韩鹏杰,刘儒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416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8考研政治考点突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4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6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7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0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4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4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22

三、对立统一规律25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2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32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36

三、真理与价值39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44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6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46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50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52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54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59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59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61

三、历史的创造者64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66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66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68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70

第一章 导论7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74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7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75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77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77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77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78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83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83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91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93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94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94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98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9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101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01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0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10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0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10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107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108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110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110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11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13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13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科学体系116

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117

四、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17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19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1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23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2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133

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133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3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135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13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141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141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42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143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44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146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4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147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149

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150

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15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152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52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153

三、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155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57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57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59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62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162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62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6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6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64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16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65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67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67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6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69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69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6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70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7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73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173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75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7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7

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180

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81

五、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18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9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9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9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96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99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20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203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5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06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206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206

三、《反分裂国家法》207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9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9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9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10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2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1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12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12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214

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214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214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215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219

一、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219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19

三、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221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225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225

二、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225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226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229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229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230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231

第五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234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234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234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23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237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237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237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38

第七章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239

一、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239

二、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240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241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调整241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242

三、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