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聚焦有效教育的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聚焦有效教育的十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86447.jpg)
- 张人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092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中学-教学改革-经验-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聚焦有效教育的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定位:地区教育学院破冰前行1
二、改变薄弱学校:创建教育学院实验基地19
三、寻求答案,反哺社会34
一、“按最佳发展期设课”45
1.探寻课程设置的最佳发展期47
2.两个“重心”移位51
二、我的课程我来选69
1.校本课程在最佳发展期教育理念下的活力70
2.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校本课程改革的重要两极79
三、让课程整合发挥力量86
1.课程设置中的3>1+1+186
2.学校心理辅导课应该由谁上89
3.英语学习的大课堂92
四、优质课程资源的放大96
1.以合作伙伴结成学校间战略合作同盟98
2.以资源共享促进区教育学院功能提升102
五、强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110
1.中小学校长强化课程领导力的呼唤——学校发展不可绕过的坎111
2.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的解读——走向成熟的校长专业发展114
3.魅力与活力在创意中生成——课程领导力经受课程改革深入实践的持久考验125
一、挑战校长的教学指导力130
1.实施课堂教学指导131
2.提倡“以学论教”134
3.从最近发展区出发138
二、“创最近发展区施教”141
1.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144
2.研究学生学习的发展区域147
3.追求学生学习发展区域的质量150
三、凸显“过程与方法”159
1.课程教学改革重要的目标维度——三维目标的纽带160
2.问题问在最近发展区——激励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提升167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路在何方172
1.摆脱德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尴尬——中小学德育课程走出低效误区的期盼与努力173
2.探究德育课程改革及教学有效性的路径——震动之余的思考176
二、德育课程的生命活力在于创新179
1.搭一个新的体系——“最佳”与“最近”引领新德育经历“柳暗花明又一村”179
2.创新主题与内容——变固定德育课本为德育课程标准和资料包182
3.创新过程与方法——在德育课程实现过程中追求效益与展现魅力191
4.创新体验与收获——在用“心”实践的努力中前行205
三、建构没有围墙的新德育课程208
1.拆除围墙走进“大”德育——在整合中提高德育课程的教育效果209
2.披沙拣金发掘“隐”德育——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生成与放大德育课程的优质资源217
四、知行统一:新德育课程之魂223
1.新德育课程贵在践行——“知行统一”是德育课程富有生命力的灵魂所在223
2.用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格言”使校园有了“会说话的墙”225
3.德育实施走向“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追寻德育的崇高境界228
一、叩间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233
1.教学领域的固本工程——与高校联手的教师本体性知识补课行动236
2.磨炼课堂、决战课堂——认识“PCK”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新突破241
3.聚焦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帮助教师从重复执行走向创造243
4.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最近发展区248
二、教师专业生命灵魂的净化和提升254
1.十年老区情怀——感受江西弋阳老区精神的洗礼和升华255
2.引领青年教师的师德提升——青年教师政治学校的实践258
三、校本研修不可替代261
1.让校本研修成为一种文化、——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秘诀261
2.在流程规范与活动常态中提升效益——探索校本研修的行动范式267
3.校本研修的三种主流研修组织与形式——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立体平台274
4.以学校整体规划引领教师实现跨越、走向成功——面对“高原区”的突破287
四、在课改中与中小学教师同行290
1.有效策略引领教师研修——让教师以新课程倡导的方式研修发展290
2.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296
3.对话式培训——走向精致化的教师研修300
4.“相约星期四”——名校长工作室的头脑风暴305
5.教育学院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学习专业引领308
一、德育评价:走向常态和真实314
1.创建常态下的观察、评估机制314
2.抓住德育课程评价的关键因素321
3.让教师讲述自己的学科德育故事325
二、教学评价:助推学校“绿色”发展330
1.教学常态调研——融教学现场过程性和诊断性评价功能于一体331
2.教学质量抽测与分析——让评价与教学行为改进连得更紧338
3.学习后效反馈——撑起学生学力可持续发展的蓝天340
4.教师“赛马场”——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新秀辈出的平台344
5.先进教研组评选——侧重于教师群体发展的激励性评价350
6.学习生活质量调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评价”355
三、教学有效性:评课的基本依据364
1.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依据365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67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优秀生推荐为“风向标”368
1.我们的评价依据372
2.我们的几点思考373
五、发展性评价:“高效能学校”的构想377
1.关注学校发展的内在效能——学校评价的取向与趋势378
2.构想高效能学校的评价体系——着力于促进中小学效能全面提升的行动研究382
3.提升学校效能研究的思考——有待实践检验的高效能学校建设行动384
一、汇聚13万教师观课、评课389
1.掀起聚焦课堂的旋风389
2.观课、评课资源的深度开发390
二、共建教师教育资源联盟394
1.互通有无,开发跨院校的教师培训课程394
2.对口协作交流,多层面互动支教395
3.紧贴个性需求,合作开展上海市暑期千名校长大培训396
三、创建德育课程研发共同体399
1.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追求实效400
2.从附校寻找答案,消解困惑402
四、构建校长发展的高端平台——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学校问题发现与解决过程中历练成长407
1.在调研基础上明确培训目标,精心设计培训方案407
2.以问题为导向,多途径引领名校长培养对象专业发展408
3.现场诊断,引领培养对象着力于学校工作的真实改进411
附录413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