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医大师颜正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医大师颜正华](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48985.jpg)
- 吴嘉瑞,张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85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医大师颜正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思想1
一、颜正华教授谈临证体会1
(一)强调四诊,详察合参1
(二)辨证辨病,有机结合2
(三)善抓主症,照顾兼症3
(四)调护脾胃,贯穿始终4
二、颜正华教授谈用药思路5
(一)知药善用,灵活有验5
(二)深研配伍,活用对药7
(三)不拘成方,按证调配7
三、颜正华教授谈中药学研究8
(一)开阔思路,高屋建瓴8
(二)突出药效,系统研究9
四、颜正华教授谈中药的炮制与制剂9
(一)加工炮制10
(二)制剂11
(三)结语16
五、疏肝法经验举隅16
(一)重视疏肝,肝调则和16
(二)调畅肝气,莫忘扶正17
(三)疏肝解郁,助以活血17
(四)调肝为主,兼顾他脏18
(五)用药遣方,颇有特色18
(六)病案举例19
六、治疗慢性胃炎之经验19
(一)气滞多责肝郁,行气重视疏肝19
(二)常兼湿阻中焦,注重化浊健脾20
(三)病多宿食不化,皆应消食导滞20
(四)恶心呕吐反酸,佐以降逆和酸20
(五)胃脘疼痛较剧,兼以活血化瘀21
(六)病久中气虚弱,健脾益胃为本21
七、小儿咳喘治验21
(一)小儿脏腑娇嫩,宜寒温和参21
(二)肺气升降相依,当宣降并举22
(三)常见表里同病,应兼顾表里22
(四)标本虚实易兼,须标本同治23
(五)多见合并感染,宜抗菌消炎23
(六)病情复杂严重,需多法联用24
八、“通腑佐法”临床经验探析24
方药心得27
一、单味药28
(一)牛蒡子28
(二)菊花28
(三)蔓荆子29
(四)柴胡29
(五)黄连30
(六)苦参31
(七)牡丹皮32
(八)赤芍33
(九)金银花33
(十)麻黄34
(十一)荆芥35
(十二)石膏36
(十三)知母37
(十四)夏枯草38
(十五)桔梗38
(十六)旋覆花39
(十七)瓜蒌41
(十八)贝母42
(十九)龙骨43
(二十)酸枣仁44
(二十一)刺蒺藜44
(二十二)决明子47
(二十三)黄芪48
二、颜正华教授脾胃病用药处方统计研究50
(一)单味中药的频率分析50
(二)常用药物剂量分析51
(三)药物常用配伍规律分析53
(四)典型症状与药物相关性分析53
三、自拟方54
(一)潜降汤54
(二)填精补血化瘀方58
(三)瓜蒌薤白汤加减61
验案撷英66
一、胃痛66
二、反酸74
三、泄泻79
四、便秘85
五、感冒93
六、咳嗽100
(一)外感咳嗽治验101
(二)内伤咳嗽治验102
七、心悸111
八、胸痹119
九、眩晕129
十、头痛139
十一、中风149
十二、汗证156
十三、淋证163
十四、水肿171
十五、喉痹178
薪火相传184
一、眩晕的辨证施治184
(一)眩晕的病因病理184
(二)辨证分型185
(三)治法与方药186
二、颜正华教授治疗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经验介绍188
(一)疏肝和胃法188
(二)通腑降胃法190
(三)活血治胃法190
三、颜正华教授临床治疗咳嗽病经验191
(一)风热袭肺之咳,宜清润并行191
(二)风寒犯肺之咳,宜宣降并施191
(三)寒饮化热之咳,宜寒热兼投192
(四)肺阴亏虚之咳,宜气阴并益192
(五)腑气不通之咳,宜通便止咳193
(六)痰浊壅肺之咳,宜健脾化痰193
(七)用药轻灵,平中见奇193
四、谈中医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相互关系194
五、妊娠禁忌药研究概况197
六、衰老机制与延缓衰老对策探讨200
(一)关于衰老机制200
(二)如何延缓衰老201
七、从《普济本事方》探讨美容方的用药规律203
(一)有关方药的统计203
(二)用药规律探讨204
八、芳香药的药性理论探讨206
(一)芳香药的一般特性206
(二)芳香药性作用及其现代药理学基础210
九、论《本草衍义》的学术价值213
十、论熟地黄的益智作用与研究思路218
(一)中医药学根据219
(二)相关研究分析220
(三)研究思路222
(四)结语223
医话随谈224
一、谈中药药性理论224
(一)药性和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224
(二)中药药性理论的来源224
(三)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225
(四)药性理论的整理研究230
(五)结语231
二、谈学习中医的方法232
(一)打好基础,广深并重232
(二)理论实践,紧密结合232
(三)勤于动手,积累资料233
(四)分析文献,去粗取精233
(五)博采众长,刻意求新234
三、谈药材质量问题235
(一)研究产地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235
(二)科学栽培是确保药材质量的基础235
(三)适时采集是把握药材质量的要点236
(四)正确贮藏是防止药材质量下降的关键237
(五)规范炮制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台阶238
四、谈养生保健239
(一)衰老的主要原因分析239
(二)养生心得239
年谱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