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陆边缘地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陆边缘地质](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79327.jpg)
- (法)G.BOILLOT著 著
- 出版社: 地矿部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资料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13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陆边缘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大洋与大陆板块构造1
一、海底主要地貌区2
1.活动大陆边缘与稳定大陆边缘2
2.洋盆4
3.活动洋中脊5
4.其它地形5
二、陆壳与洋壳6
1.大陆地壳7
2.大洋地壳9
3.“中间”地壳10
三、岩石圈与软流圈11
1.岩石圈与软流圈概念的依据11
2.岩石圈地幔13
四、板块构造14
1.板块发散的效应16
2.板块会聚的效应20
3.转换断层21
第二章 稳定大陆边缘沉降的地球动力原因23
一、大陆裂谷岩石圈引张的效应23
1.深部结构25
2.伴生的火山作用26
3.断裂模式与断槽的形成27
二、岩石圈冷却的效应29
1.大洋岩石圈的冷却29
2.大陆岩石圈的冷却31
三、大陆裂谷地面侵蚀的效应33
四、沉积负荷的效应35
五、深部地壳变质作用可能产生的效应37
六、稳定大陆边缘下面的陆壳减薄与陆-洋过渡37
1.磁寂带问题38
2.地壳蠕动假说39
3.引张导致的陆壳减薄41
第三章 稳定大陆边缘的结构与沉积演化43
一、由两个板块发散而形成的稳定大陆边缘的演化模式43
1、“大陆裂谷”阶段44
2.“红海”阶段45
3.“窄大洋”阶段(或“内海阶段)47
4.“大西洋”阶段49
二、走向滑动边缘与稳定大陆边缘的横向构造50
三、稳定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及其演化52
1.浅海沉积物52
2.“推进作用”的解释模式53
3.陆架出露的效应57
四、稳定大陆边缘的大陆坡及其演化58
1.海底峡谷58
2.堤和边缘台地64
五、稳定大陆边缘的陆隆65
六、稳定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的转化65
第四章 俯冲的地貌效应和构造效应69
一、主要地貌单元71
二、深部结构76
1.俯冲的地震效应76
2.俯冲的重力效应与地壳均衡的重新调整81
3.地壳的性质与结构82
三、构造加积体85
1.构造加积“模式”85
2.构造加积与海沟迁移88
四、上跨板块的变形88
1.同向冲断层和反向冲断层89
2.与板块边界平行的横推断层91
3.火山弧与弧后盆地的相对运动92
4.岛弧的引张94
五、稳定边缘的横向构造95
第五章 俯冲的岩浆效应与变质效应97
一、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的热流异常97
二、俯冲的岩浆效应98
1.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99
2.和达-贝尼奥夫带深度与火山活动的关系102
3.火山前锋可能的迁移104
4.岩浆的起源105
5.岩石学研究的综合结果106
6.结论:新陆壳的形成108
三、俯冲的变质效应108
1.区域变质的主要类型108
2.岩石圈会聚带温度和压力的分布及其变质结果110
3.区域控制:“成对”的变质带113
第六章 碰撞与褶皱山脉的形成大陆边缘与地槽116
一、碰撞与伴生现象116
1.基底推复体的侵位116
2.变质作用的分布118
3.大陆边缘的“冲挤”和破碎119
4.碰撞造成的垂直运动121
5.碰撞造成的山脉123
二、大陆边缘与地槽124
1.地槽“模式”概述124
2.根据沉积相和厚度比较地槽与稳定大陆边缘127
3.根据基底性质比较地槽与大陆边缘129
4.地槽与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的比较130
5.碰撞与地槽演化131
三、结论:俯冲山脉和碰撞山脉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