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
  • 史金波,黄润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10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献的滥觞1

第一节 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前的记事方法2

第二节 彝族文字的创制和早期文献6

一 彝族和彝文的创制6

二 早期彝文文献8

第三节 佉卢字文献11

一 鄯善国和佉卢字12

二 佉卢字文献13

第四节 焉耆—龟兹文文献18

一 龟兹、焉耆国和龟兹—焉耆文18

二 焉耆—龟兹文文献20

第五节 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献的特点22

第二章 隋唐时期民族文字文献的序幕24

第一节 于阗文文献25

一 于阗王国和于阗文的使用25

二 现存的于阗文文献27

第二节 粟特文文献31

一 粟特人和粟特文字的使用31

二 敦煌及吐鲁番地区发现的的粟特文文献32

三 摩尼体粟特文34

第三节 突厥文文献36

一 突厥汗国和突厥文36

二 突厥文文献37

第四节 回鹘文文献42

一 回鹘王国和回鹘文42

二 早期回鹘文文献44

第五节 藏文文献45

一 吐蕃王朝和藏文的创制45

二 藏文大藏经的翻译48

三 医学文献的编纂50

四 敦煌发现的藏文文献51

五 藏文书籍的特殊装帧形式54

六 古代的金石铭刻和简牍56

第六节 隋唐时期民族文字文献的特点58

第三章 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文字文献的发展61

第一节 契丹文文献61

一 契丹文的创制及汉籍的翻译62

二 契丹字碑刻文献64

第二节 西夏文文献72

一 西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73

二 翻译中原地区的典籍75

三 西夏撰著的书籍81

四 西夏的刻本文献99

五 西夏的活字本文献104

六 西夏的写本文献111

七 西夏文碑刻等金石文献117

八 西夏文献的价值和意义121

第三节 女真文文献123

一 女真文的创制124

二 翻译汉文书籍125

三 现存的女真文文献127

第四节 回鹘文文献130

一 回鹘文文献的编译130

二 回鹘文的雕版印刷136

三 回鹘文的活字印刷137

四 喀喇汗王朝的回鹘文文献139

第五节 藏文文献142

一 佛教经典的继续翻译142

二 世俗文献的撰著146

三 西夏地区的藏文刻本文献148

第六节 傣文文献151

一 傣族文化和傣文的创制及使用151

二 傣文文献的特殊载体153

三 傣文大藏经154

四 傣文世俗文献155

第七节 纳西东巴文的创制156

一 纳西族和东巴文化156

二 纳西东巴文的创制157

第八节 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文字文献特点159

第四章 元代民族文字文献的繁荣161

第一节 回鹘式蒙古文文献161

一 蒙古族和回鹘式蒙古文的创制161

二 回鹘式蒙古文文献162

第二节 八思巴字文献171

一 八思巴字的创制与使用172

二 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173

三 八思巴字碑铭176

第三节 回鹘文文献180

一 回鹘文文献印刷的发展181

二 回鹘文宗教和世俗文献182

第四节 察合台文文献185

第五节 藏文文献187

一 藏文文献及目录的编著187

二 世俗文献的撰著190

三 藏文文献的刊本191

第六节 西夏文文献193

一 蒙古时期刊印西夏文佛经193

二 元代刊印西夏文大藏经及单部佛经195

三 西夏文活字版佛经199

第七节 元代民族文字文献的特点201

第五章 明代民族文字文献的延续203

第一节 四夷馆和《华夷译语》203

一 四夷馆的设立和组织机构203

二 四夷馆的日常事务205

三 四夷馆编纂的《译语》207

第二节 蒙古文文献210

一 明代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210

二 明代官方编纂的蒙古文文献211

三 明代蒙古地区蒙古文文献213

第三节 察合台文文献217

第四节 藏文文献220

一 藏文大藏经的继续编辑和刊印220

二个人著作大量编撰223

第五节 彝文文献227

一 彝族的发展和彝文的使用227

二 彝文书籍的编撰228

三 木刻本文献232

四 文献的质料和装帧234

五 文献传播的特殊地点和方式236

六金石资料237

第六节 其他民族文字文献240

一 女真文文献240

二 西夏文文献242

三 回鹘文文献244

四 傣文文献244

五 方块白文文献的编写和流传246

第七节 明代民族文字文献的特点249

第六章 清代民族文字文献的创新和发展250

第一节 四译馆及其编辑的《译语》250

第二节 满文文献251

一 满族的兴起和满文的创制、使用251

二 满文文献的滥觞253

三 满文官刻图书的发展257

四 满文官刻图书的繁荣260

五 满文官刻图书的鼎盛263

六 满文官刻图书的式微270

七 满文坊刻本271

八 满文抄本283

九 满文档案284

十 满文碑铭285

第三节 蒙古文文献287

一 蒙古文文献的编纂287

二 蒙古文文献的版本和印刷308

三 蒙古文档案和铭刻310

四 托忒蒙古文文献311

第四节 察合台文文献312

一 文学作品313

二 史学和其他作品317

三 翻译作品318

第五节 藏文文献321

一 藏文大藏经的雕刊高潮321

二 丰富多彩的世俗著作324

三 德格印经院327

第六节 纳西东巴文和哥巴文文献329

一 纳西族的发展和东巴文文献的类别330

二 东巴文文献331

三 东巴经的版式、收藏与传播334

四 哥巴文和玛丽玛萨文、阮可文文献335

第七节 彝文文献337

一 综合类典籍《西南彝志》的形成337

二 史书的继续编写339

三 文学类典籍整理340

四 医书和字汇书的编写341

五 继续雕版印刷342

六 碑刻343

第八节 方块壮字文献344

一 壮族的历史和文化344

二 方块壮字345

三 现存的方块壮字文献346

第九节 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349

一 傣文文献的编写和流传349

二 水书文献的编写和流传352

三 尔苏沙巴文文献356

第十节 清代民族文字文献的特点358

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大事记360

参考著作论文目录374

后记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