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语音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语音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201048.jpg)
- 林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97878024112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语音-汉语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语音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从反切到四声1
二、韵书的锋出和《切韵》7
三、创自佛门的三十六字母13
四、从《广韵》到平水韵18
五、韵图的兴起22
六、元代韵书的革新和《中原音韵》27
七、明代的沉寂和新探索33
八、清代古音研究的辉煌38
九、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折45
十、开始融入国际语音学大潮流50
第二章 从反切到《切韵》56
一、反切的产生和应用56
二、四声的发现62
三、韵书的产生68
四、《切韵》的成书与修订73
五、《切韵》的内容和体例77
六、《切韵》音系的性质85
七、《切韵》的价值88
八、《广韵》之后《切韵》系韵书的发展91
第三章 等韵学的产生和发展98
一、等韵学的性质及其产生背景98
二、早期字母的流变101
1.字母系统的萌芽101
2.三十字母102
3.三十六字母103
三、早期的等韵图:《韵镜》和《通志·七音略》107
1.以四十三转归纳韵系108
2.以七音、清浊分析声母111
3.以开合、四等区分韵类113
四、等韵图的发展115
1.《切韵指掌图》116
2.《四声等子》117
3.《切韵指南》119
4.《七音韵》和《切韵法》120
5.等韵化的韵书121
五、宋元等韵图的门法122
第四章 《中原音韵》和近代北音学127
一、近代北音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127
二、《中原音韵》时代的韵书改革思潮130
三、《中原音韵》的音系137
1.《中原音韵》韵谱是从现实口语中分析归纳出来的137
2.《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138
3.《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140
4.《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142
四、《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和《中原雅音》143
1.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143
2.无名氏的《中原雅音》144
五、元代至明初的其他北音韵书146
1.《蒙古字韵》147
2.《古今韵会举要》147
3.《洪武正韵》148
4.《韵略易通》149
六、明清时期记录北京音系的韵书和韵图150
1.《等韵图经》和《合并字学集韵》150
2.《李氏音鉴》154
3.《音韵逢源》154
4.《拙庵韵悟》155
七、《五方元音》和它影响下的韵书韵图157
1.《五方元音》(附《元韵谱》)157
2.《三教经书文字根本》和《谐声韵学》160
3.《黄钟通韵》161
4.《本韵一得》162
5.《等韵精要》163
6.《音韵六书指南》163
7.徐氏《切韵指南》163
八、河南、山东、江淮地区的时音著作164
1.河南的《青郊杂著》和《交泰韵》164
2.山东地区的几种韵书韵图167
3.江淮方言的几种韵图169
九、其他几种较有影响的北音著作173
1.《切韵声原》173
2.《等音》173
3.《声位》174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等韵学和今音学177
一、明清时期音韵学的发展概况177
二、明清等韵学对音节构成单位的分析描写180
1.音节的切分181
2.声母的分析描写183
3.介音(韵头)的分析描写188
4.韵尾的分析描写192
5.韵腹的分析描写195
6.声调的描写198
三、明清韵书韵图的体例与音系的记录200
1.韵书韵图体例的改进200
2.等韵音系记录的广泛性205
四、明清时期的今音学211
1.关于平水韵音系的研究211
2.关于《广韵》音系的研究212
第六章 清代古音研究220
一、清代古音研究的渊源220
二、清人研究古音的目的和方法225
三、从顾炎武到江有诰的古音研究231
1.顾炎武的古音研究231
2.江永的古音研究239
3.段玉裁的古音研究245
4.戴震的古音研究254
5.钱大昕的古音研究262
6.孔广森的古音研究268
7.王念孙的古音研究274
8.江有诰的古音研究278
四、清代古音研究的余韵287
1.章炳麟的古音研究287
2.黄侃的古音研究292
3.曾运乾的古音研究297
五、清人研究古音的贡献和局限299
第七章 古代语音的拟测307
一、古代语音拟测的时代文化背景307
二、早期拟音简介309
三、拟音的根据及方法313
四、高本汉对古音拟测的贡献318
五、中古音的拟测328
1.赵元任的中古音拟测329
2.罗常培的中古音拟测330
3.陆志韦的中古音拟测332
4.王静如的中古音拟测337
5.董同龢的中古音拟测339
6.周法高的中古音拟测343
7.李荣的中古音拟测347
8.李方桂的中古音拟测351
六、上古音的拟测353
1.林语堂的上古音拟测353
2.李方桂的上古音拟测355
3.董同龢的上古音拟测362
4.陆志韦的上古音拟测366
5.严学宭、周法高的上古音拟测369
七、近代音的拟测372
1.罗常培的近代音拟测373
2.赵荫棠的近代音拟测373
3.陆志韦的近代音拟测377
4.董同龢、杨耐思等的近代音拟测381
八、王力的古音拟测385
1.王力早期拟测成果简介386
2.《汉语史稿》中的古代语音拟测387
3.《汉语语音史》古音拟测的特色396
九、古音拟测的贡献和局限407
第八章 从切音字到《汉语拼音方案》414
一、时代文化背景414
1.近百年来的语文改革运动414
2.汉语拼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16
3.汉语拼音史的研究417
二、西洋人的汉语译音和教会罗马字418
1.利玛窦、金尼阁的汉语译音418
2.方言教会罗马字420
3.威妥玛式和邮政式421
三、切音字424
1.切音字运动概说424
2.卢戆章和他的切音字方案426
3.王照和他的《官话合声字母》428
4.劳乃宣和他的《增订合声简字谱》428
5.朱文熊、刘孟扬的拉丁字母式方案429
四、注音字母434
1.注音字母的制订434
2.注音字母的公布与修正435
3.注音字母的分析439
五、国语罗马字441
1.国语罗马字运动的兴起441
2.国语罗马字的研究442
3.国语罗马字方案的制订和公布444
4.国语罗马字的分析447
5.国语罗马字的修订448
六、拉丁化新文字451
1.拉丁化新文字的拟订451
2.拉丁化新文字在国内的传播452
3.拉丁化新文字的分析455
4.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的论争459
七、《汉语拼音方案》463
1.为什么要制订《汉语拼音方案》463
2.《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过程464
3.汉语拼音的三原则480
4.音节拼写法的设计481
5.汉语拼音正词法研究484
6.汉语拼音的应用488
7.《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490
8.汉语拼音化的研究492
第九章 汉语音系学的形成与发展497
一、汉语音系学研究的独特道路497
1.西方音系学理论的兴起497
2.从传统音韵学到汉语音系学498
3.音位的相对性501
4.音节中心观念与音节的层次506
5.调位的确立513
二、普通话音位研究516
1.普通话辅音音位研究516
2.普通话元音音位研究519
3.普通话儿化韵分析523
4.普通话区别性特征分析525
5.普通话语音变异研究529
三、汉语连读变调与语调研究533
四、汉语本音与变音分析539
五、汉语音系研究的新发展546
1.对非线性的认识:基本形式和派生形式548
2.对声调的再认识549
3.连读变调研究的深化557
4.字调与词调561
5.节律研究564
6.语调研究578
7.优选论与汉语音系学579
第十章 现代语音学在中国的兴起596
一、现代语音学在中国的起步596
1.实验语音学的产生596
2.实验语音学传入中国597
3.初期成就597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兴起602
1.语音实验室的建立602
2.三十年代的主要成就603
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恢复610
1.语音实验室的恢复610
2.五六十年代的主要成就611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发展613
1.实验语音学研究的恢复613
2.元音研究614
3.辅音研究617
4.声调和连读变调的研究620
5.轻重音研究624
6.时长研究627
7.音联研究628
8.语调研究629
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深入632
1.研究重点的转移632
2.音段协同发音研究632
3.声调研究的新发展633
4.语句重音和时长分布的研究635
5.语调研究的深入637
6.韵律特征与句法结构关系的研究640
六、语音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641
1.与自然科学的结合641
2.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结合642
3.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学研究645
七、新世纪的中国语音学646
1.韵律结构研究646
2.语调研究648
3.语词和语句层面的轻重音研究650
八、结语655
后记&唐作藩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