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控制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葛运旺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32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计算机控制系统(学科: 高等教育) 计算机网络(学科: 高等教育)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控制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发展1
一、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1
二、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2
三、DDC系统结构演变为DCS的必然性4
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问题5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趋势6
一、CIMS体系结构及工业数据结构的层次划分6
二、传统的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7
三、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8
四、基于现场总线的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化9
第三节 计算机控制网络中的最新技术10
一、嵌入式技术11
二、开放的标准12
三、先进控制技术12
四、EIC一体化13
五、综合自动化13
复习思考题15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16
第一节 数据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16
一、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16
二、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19
三、通信方式21
四、数据编码技术22
第二节 传输介质25
一、双绞线25
二、同轴电缆26
三、光纤27
四、无线介质29
第三节 差错控制方法31
一、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方法31
二、奇偶校验码32
三、循环冗余码(CRC)34
第四节 多路复用36
一、频分多路复用36
二、波分多路复用37
三、时分多路复用37
第五节 数据交换技术39
一、电路交换39
二、报文交换40
三、分组交换41
复习思考题42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43
第一节 概述43
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43
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44
三、计算机网络分类45
四、网络拓扑结构48
第二节 OSI基本参考模型49
一、物理层50
二、数据链路层51
三、网络层52
四、传输层55
五、会话层57
六、表示层59
七、应用层59
第三节 局域网60
一、局域网的主要技术60
二、局域网标准62
三、局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63
四、局域网交换机67
第四节 以太网68
一、以太网与802.369
二、快速以太网71
三、千兆位以太网72
第五节 无线局域网74
一、概述74
二、扩频通信技术77
三、802.11无线局域网77
第六节 TCP/IP协议81
一、概述81
二、网络接口层82
三、网络层83
四、传输层85
五、应用层89
复习思考题91
第四章 现场总线93
第一节 现场总线国际标准93
一、工业现场对现场总线的要求93
二、现场总线技术概念94
三、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95
第二节 串行通信总线105
一、EIARS-232-C标准105
二、RS-422与RS-423接口标准108
三、RS-485总线标准109
第三节 CAN总线112
第四节 基金会现场总线FF H1115
一、ISO/OSI参考模型与FF通信模型的对应关系115
二、基金会现场总线的网络通信结构118
三、网络拓扑结构118
四、传输介质118
五、H1网络的组成部件119
六、FF现场总线软件系统结构120
第五节 PROFIBUS120
一、PROFIBUS概貌121
二、PROFIBUS-DP123
三、PROFIBUS-PA127
第六节 LonWorks现场总线128
一、Neuron Chip神经元专用芯片128
二、LonTalk通信协议130
三、LonBuilder及NodeBuilder开发工具135
四、LonWorks技术的应用136
复习思考题140
第五章 控制级网络142
第一节 ARCNET控制网络142
一、ARCNET的时间确定性142
二、定向信息传送143
三、广播信息143
四、节点进网与退网143
五、ARCNET网络的连接方式144
六、ARCNET帧结构145
七、扩展ARCNET网络145
第二节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146
一、FDDI标准146
二、FDDI的帧结构147
三、典型的拓扑结构147
四、主要特点148
第三节 工业以太网149
一、以太网的优点150
二、工业以太网的概念150
三、工业以太网的关键技术151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工业以太网160
一、IDA & Modbus/TCP工业以太网161
二、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164
三、FF HSE高速以太网168
四、PROFInet工业以太网171
复习思考题173
第六章 集散控制系统(DCS)组成与结构174
第一节 集散控制系统概念174
一、各类控制系统的特点与比较175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体系结构176
第二节 新一代分布式控制系统179
一、促进第四代DCS形成的原因180
二、第四代DCS的体系结构180
三、第四代DCS的技术特点184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DCS结构与特点186
一、Honeywell公司的Experion PKS系统186
二、Foxboro公司的A2系统187
三、ABB公司的IndustrialIT系统188
四、Emerson公司的Plantweb系统190
五、西门子SIMATIC PCS7 6.0192
六、和利时公司的HOLLIAS系统197
复习思考题199
第七章 集散系统的可靠性200
第一节 系统可靠性指标200
一、可靠度R(t)200
二、失效率A(t)201
三、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01
四、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201
五、平均寿命201
六、利用率201
第二节 提高系统利用率的措施202
一、提高元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202
二、提高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02
三、容错技术的应用203
四、DCS的分散化结构203
五、全系统的多级操作控制204
六、故障自诊断技术204
七、DCS的远程诊断和维护205
第三节 DCS容错与冗余设计206
一、容错与冗余的概念206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208
三、DCS双机冗余系统的实现215
四、集散控制系统的电源冗余219
五、过程通道冗余措施220
第四节 DCS的接地措施220
一、接地的作用220
二、接地要求和方法222
复习思考题226
第八章 组态软件简介228
第一节 组态软件概述228
一、组态/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28
二、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229
第二节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231
一、以使用软件的工作阶段划分231
二、按照成员构成划分232
第三节 组态软件的图形开发环境234
一、基本概念235
二、图形开发环境的工作桌面238
第四节 组态软件的I/O设备驱动239
一、设备驱动程序在组态软件中所处地位及数据流图239
二、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的主要功能240
三、设备驱动程序能够连接的设备种类241
四、设备驱动程序的技术指标241
五、使用设备驱动程序的注意事项241
第五节 组态软件接口程序241
一、DDE(动态数据交换)241
二、OLE(对象链接与嵌入)242
三、DLL(动态链接库)243
四、COM(组件对象模型)244
五、ActiveX245
六、DCOM(分布式COM)245
七、COM+245
八、ODBC(开放的数据库连接)245
第六节 OPC246
一、OPC发展史247
二、OPC对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结构改进247
三、OPC与分布式控制248
第七节 工控编程语言IEC61131-3249
一、IEC61131概述249
二、IEC61131-3国际标准的主要特点250
三、IEC61131-3的应用情况251
四、IEC61131-3梯形图编程(LD)252
五、功能框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FBD)语言252
六、顺序功能流程图(SFC)254
七、结构化文本(ST)256
八、指令表(IL)258
复习思考题259
第九章 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60
第一节 集散控制系统的评价260
一、技术性能评价260
二、使用性评价263
三、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价264
第二节 集散控制系统的选择265
一、选择原则265
二、评价方法265
第三节 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267
一、方案论证267
二、方案设计271
第四节 集散控制系统的调试、安装与验收277
一、集散控制系统的调试277
二、集散控制系统的安装278
三、集散控制系统的验收278
四、DCS的管理、维护和应用软件的再开发279
复习思考题280
参考文献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