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33642.jpg)
- 郭树言,欧新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083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1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回顾1
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前的产业结构调整(1979~1992年)1
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结束短缺经济时代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1993~1996年)7
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内需不足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2002年)11
四、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局部过热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2003年至今)15
第二节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1
一、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整体特征21
二、农业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量的需要,但质的矛盾上升21
三、工业结构名义高度化较快,实际高度化不足,制造业大而不强23
四、服务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25
五、产业发展模式特征是形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的根本原因26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总结28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经验总结28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变化趋势30
三、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不足31
第四节 启示及建议35
一、关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35
二、关于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相关建议3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式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43
一、两类市场条件下的“市场失灵”43
二、“政府失灵”也要引起注意4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失灵”要求政府合理作为47
第二节 在新发展阶段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48
一、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政府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48
二、体制转轨时期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可替代51
三、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新要求53
第三节 政府推动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55
一、政府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55
二、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关系56
三、基本原则57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手段和政策取向59
一、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59
二、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59
三、新时期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方式64
第三章 经济运行调节与产业结构调整67
第一节 我国经济运行调节的概念分析67
一、经济运行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67
二、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概念的区别68
三、经济运行调节的概念及其与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概念的区别68
第二节 我国经济运行调节的实践69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运行调节工作69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调节工作70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以及经济运行调节的必要性81
一、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81
二、经济体制转型和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中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82
三、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必要性82
第四节 我国经济运行调节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83
一、我国经济运行调节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分析83
二、简要总结91
第五节 新形势下政府应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调节的作用91
第四章 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93
第一节 产业安全的理论探讨93
一、从理论上对“产业安全”的界定93
二、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97
三、政府在维护产业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98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100
一、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100
二、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101
三、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对策108
第三节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维护国家产业安全110
一、自主创新与产业安全110
二、我国战略高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对产业安全的影响112
三、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117
四、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安全120
第四节 建立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123
一、发达国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法律、法规123
二、发达国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的重点与指向131
三、目前我国产业安全法律、法规的现状与不足134
四、维护我国产业安全需要而急需建立的法律、法规136
第五节 提高维护经济稳定运行的能力,维护国家产业安全139
一、政府维护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行动的领域139
二、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产业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140
三、提高维护经济稳定运行的能力,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145
第五章 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149
第一节 产能过剩判断的理论依据与界定149
一、产能过剩的概念及理解149
二、国际上对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和主要衡量指标150
三、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理解156
第二节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进展及成效158
一、目前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现状及原因158
二、我国对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162
三、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效163
第三节 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164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64
二、影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成效的原因分析166
第四节 进一步实施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167
一、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167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168
第五节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169
一、统一思想认识169
二、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制度保障170
三、多种手段并举,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71
四、研究并逐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保障和补偿机制172
五、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从法律、经济、环保、技术等方面强化行业准入标准173
六、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174
七、尽快建立我国产能利用程度或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和主要指标,加强政府在经济信息发布与引导方面的功能175
第六章 国外产业政策的实践经验与启示177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177
一、产业政策的界限: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177
二、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政策演变178
三、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外部约束179
四、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180
五、传统产业政策作用的下降与产业政策目标、手段的创新181
六、结论182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政策183
一、早期发展阶段183
二、大规模民用化阶段185
三、互联网及全球竞争阶段187
四、可借鉴的经验191
第三节 日本的产业政策:钢铁与计算机192
一、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以钢铁工业为例192
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的日本产业政策:以第五代计算机计划为例197
第四节 德国产业政策:鲁尔区与空中客车202
一、鲁尔区的转型与复兴203
二、德国政府对“空中客车”计划的促进政策208
三、德国产业政策的启示214
第五节 韩国产业政策:造船和半导体产业216
一、传统产业的扶持政策案例分析——以造船业为例217
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案例分析——以半导体产业为例220
三、初步的结论223
第七章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27
第一节 服务业、服务业结构与产业结构227
一、问题的提出227
二、服务业相关概念的界定228
三、我国服务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的目标与路径230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235
第二节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选择依据与总体思路241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意义241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功能243
三、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选择及其理由244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生产性服务耦合的基本思路247
第三节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信息服务业及其发展思路249
一、发展信息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49
二、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251
三、发展信息服务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思路258
第四节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研发产业及其发展思路262
一、研发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器262
二、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262
第五节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业及其发展思路266
一、现代物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266
二、中国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66
三、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268
第六节 支持新型工业化的融资租赁业及其发展思路269
一、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269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271
三、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政策建议272
第八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小企业发展275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27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275
二、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基本框架280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分布现状及结构特征282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布现状282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独特作用287
三、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势在必行292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94
一、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294
二、中小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296
第四节 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点和方向299
一、注重提高质量299
二、注重可持续发展299
三、注重协作配合299
四、注重社会责任300
第五节 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303
一、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304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305
三、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支持体系307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308
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309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310
七、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体系312
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支持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313
九、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制314
第九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政策探索317
第一节 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扭转产业结构失衡有所加剧的局面317
第二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产业结构优化319
一、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前瞻性319
二、大力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水平,促进金融业全面发展319
三、积极调整对外经贸发展战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21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321
一、努力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321
二、发挥政府在重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322
三、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23
第四节 努力构造产业结构优化的微观基础,促进行业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23
一、以国家的重要骨干企业作为推进企业重组的核心323
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324
第五节 努力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326
一、加强多方面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327
二、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设立透明的市场准入门槛327
三、从完成“十一五”约束性目标入手,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328
第六节 继续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增强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329
第七节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价格机制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31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331
二、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332
三、加快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333
第八节 积极发展现代融资工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33
一、尽快审议出台融资租赁法333
二、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334
三、努力扩大企业债券规模335
四、大力推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335
第九节 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努力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336
一、继续做好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336
二、努力发挥行业协会类组织的作用,推进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337
第十节 加快有关法律的研究制定,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38
一、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38
二、依法保护金融业一类的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339
主要参考文献341
后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