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
  • 马长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39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社会转型与法治根基1

(一)转型期的中国法治进程1

(二)法治的精神根基4

(三)法治的社会根基6

(四)法治的文化根基9

第一章 民主契约精神与法治的人文关怀13

一经典作家的民主契约法律观13

(一)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民主契约法律观13

(二)重申民主契约法律观的现实必要性21

(三)以民主契约精神推进宪政与法治25

二民主契约法律观的“理论替换”及其实践反差29

(一)国家权力来源于社会被替换成来源于“人民”30

(二)国家权力只是一种必要的“恶”被替换成一种“善”32

(三)人的自由和权利保护被替换成“主人”身份和地位35

(四)恢复民主契约法律精神的本来面目37

三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40

(一)法律的“人本精神”与法治秩序40

(二)“依法治理”过程中的“人本精神”遮蔽48

(三)弘扬“人本精神”:民主法治进程的关键环节56

四法治进程中的人文精神“流失”及其补救59

(一)法律自身局限对人之发展的限制60

(二)法律异化对主体价值的贬损63

(三)“法治乌托邦”精神对主体意义的消减66

(四)法治进程中的人文精神重塑68

第二章 法治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考量71

一“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意义与困惑71

(一)“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当下意义71

(二)“现代化范式”颠覆后的迷茫73

(三)“虎口”前的执著追问78

二多元和谐秩序中的法律功能80

(一)重新审视法律的本质81

(二)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87

(三)促进多元和谐的法治秩序98

三当代法治的平衡性与现实主义选择102

(一)法治的多面现实景象102

(二)互动平衡:当代法治的重要发展取向113

(三)多元平衡的价值基准138

(四)转型中国的渐进主义法治策略148

四中产阶层:宪政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158

(一)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与宪政、法治发展变革159

(二)转型国家的宪政、法治进程与中产阶级166

(三)中产阶级对现代宪政和法治的重要结构性支撑170

(四)中产阶层的兴起与转型期的宪政、法治建设184

五“执法大检查”与司法独立和公正197

(一)“执法大检查”有合法性吗198

(二)“执法大检查”符合法定程序吗199

(三)司法活动可以“政治运动化”吗199

(四)如何正确理解“执法为民”与司法权的关系200

(五)司法独立、公正与法治:任重而道远203

第三章 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207

一公民性塑造与中国法治进程207

(一)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性重塑208

(二)中国转型期的文化断裂、公民性缺失及其后果212

(三)民主化进程离不开公民性塑造216

(四)公民性塑造对法治秩序的根本支撑220

二民间组织的公民性塑造功能225

(一)社会结构转型期的公民性诉求225

(二)民间组织的公民性塑造功能与责任228

(三)民间组织对公民性塑造的“中国”问题及其出路236

三以公民文化促进和谐秩序240

(一)和谐秩序并非“安定秩序”240

(二)文化断裂下的行为失范243

(三)公民文化对和谐秩序的有力促动246

第四章 公共舆论兴起的法治意义251

一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影响251

(一)“市民社会”的舶来与东亚政治现代化251

(二)中国台湾“民间社会”与大陆“市民社会”的不同旨趣254

(三)“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对法治进程的影响258

二公共舆论与多元和谐秩序266

(一)从极“左”的政治信仰到民主法治化的公共舆论266

(二)公共舆论的法治价值269

(三)法治进程中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保障277

第五章 法治与私法文化的现代性审视280

一现代性的生成、反思和重建280

(一)现代性的成就与忧患281

(二)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290

(三)现代性的终结与重建294

二现代性重建进程中的法治变革趋向298

(一)现代性反思与重建的艰难境遇298

(二)现代性重建进程中的法治变革300

(三)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现代性选择307

三现代性反思境遇下的私法文化精神塑造309

(一)私法文化精神的现代性价值归依310

(二)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当代私法文化精神的转向312

(三)私法文化精神培育与法治秩序建立327

四国家一社会关系的现代性嬗变与当下中国的私法秩序330

(一)现代性场景中的国家一社会关系嬗变330

(二)当代国家一社会关系的重构与私法秩序转向336

(三)促进当下中国的私法秩序339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