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205084.jpg)
- 胡春艳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734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关系-政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主题和结构1
1.1 研究缘起1
1.2 研究现状3
1.2.1 国外研究现状4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1.3 研究目的、拟考察的问题以及创新点17
1.3.1 研究目的17
1.3.2 拟考察的问题18
1.3.3 创新点18
1.4 思路和结构安排19
1.4.1 概念界定19
1.4.2 写作思路21
1.4.3 研究方法21
1.4.4 结构安排22
第二章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纲领24
2.1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24
2.1.1 科技-政治观的历史沿革24
2.1.2 科技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36
2.2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38
2.2.1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38
2.2.2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关系的三种理解39
2.2.3 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45
2.2.4 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的良性互动53
2.3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纲领64
2.3.1 科技政治学的学科属性64
2.3.2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66
2.3.3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69
2.3.4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意义69
第三章 知识/权力观的演进71
3.1 古典的知识/权力观72
3.1.1 柏拉图72
3.1.2 培根73
3.1.3 圣西门74
3.2 近现代的知识/权力观75
3.2.1 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特点75
3.2.2 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假设76
3.3 后现代的知识/权力观77
3.3.1 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抨击77
3.3.2 福柯、利奥塔以及劳斯的知识/权力观80
3.4 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84
3.4.1 刘易斯·科赛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剖析84
3.4.2 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86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88
4.1 公共政策的知识基础89
4.1.1 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89
4.1.2 科技知识的政策转化92
4.1.3 对科技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的争议95
4.1.4 对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关系的若干思考100
4.2 知识运用学派的影响模式研究103
4.2.1 兰德对影响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研究104
4.2.2 韦斯对社会科学知识应用模式的研究106
4.2.3 布尔默对社会科学知识影响政策方式的研究108
4.3 社会科学知识的政策功能109
4.3.1 工具性作用110
4.3.2 预警作用110
4.3.3 启蒙作用110
4.3.4 合法性作用111
4.4 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111
4.4.1 MOST项目简介112
4.4.2 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118
4.4.3 其他视角的分析123
4.5 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124
4.5.1 知识运用的界定125
4.5.2 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125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公众参与130
5.1 公众参与的理念与现实基础131
5.1.1 公众参与的理念基础131
5.1.2 公众参与的现实基础134
5.1.3 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活动的意义137
5.2 西方国家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138
5.2.1 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困境138
5.2.2 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138
5.2.3 其他的公众参与渠道143
5.3 我国科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144
5.3.1 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144
5.3.2 我国现代科技决策主体理念的变化145
5.3.3 我国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拓展146
第六章 科技革命与公共行政151
6.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来临151
6.1.1 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152
6.1.2 信息社会的来临152
6.2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155
6.2.1 行政官僚的新变化156
6.2.2 行政官僚组织的变革157
6.2.3 政府职能的转变160
6.2.4 行政决策的新趋势163
6.3 作为行政管理新模式的电子政府164
6.3.1 电子政府兴起的背景165
6.3.2 电子政府的特征166
6.3.3 电子政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168
第七章 科技进步与国际政治171
7.1 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172
7.1.1 近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172
7.1.2 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174
7.2 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176
7.2.1 国家权力的含义176
7.2.2 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的转移177
7.2.3 科技进步对国家权力的制约179
7.3 科技革命与国家主权180
7.3.1 国家主权外延的扩大181
7.3.2 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181
7.3.3 国家主权内涵的变化183
7.4 科技进步与国家安全184
7.4.1 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184
7.4.2 科技安全的日益重要185
7.4.3 新型战争形态的出现186
第八章 结语189
参考文献191
后记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