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预算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府预算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229063.jpg)
- 刘寒波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1211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府预算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政府预算:定义、功能与体系3
第一节 国家预算还是政府预算3
第二节 前人关于政府预算定义的研究4
一、早期的定义4
二、现代西方学者的探索6
三、我国学者的认识7
四、对政府预算定义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考察8
五、政府预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考察10
第三节 作为非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政府预算11
第四节 现代政府预算功能13
一、不同表述及其分析方法13
二、我国学者的看法及其评价13
三、政府预算的经济功能及其发挥14
四、政府预算的公共行政管理功能及其发挥17
第五节 政府预算体系18
一、政府预算体系的涵义18
二、政府预算体系的分类19
第二章 政府预算范围21
第一节 政府预算范围的涵义及其决定因素22
一、政府预算范围的涵义22
二、政府预算范围的决定因素24
第二节 中西方政府预算范围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27
一、当代中国政府预算范围27
二、西方国家政府预算范围28
三、比较与分析30
第三节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预算范围32
一、意义及其基本思路32
二、规范政府预算范围中的几个基本问题34
三、完善预算法规与规范政府预算范围39
第三章 政府预算原则42
第一节 政府预算原则及其研究方法42
一、政府预算原则及其意义42
二、政府预算原则研究方法44
第二节 古典主义政府预算原则47
一、从权力分配角度的研究47
二、从资源配置角度的研究49
三、古典主义政府预算原则的实践50
第三节 现代西方政府预算原则51
一、从权力分配角度的分析51
二、从资源配置角度的分析54
第四节 中国的政府预算原则56
一、计划经济时期56
二、关于政府预算原则的讨论57
第五节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预算原则58
一、出发点5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预算原则59
第四章 政府预算周期63
第一节 政府预算周期及其内容63
一、定义63
二、政府预算周期各阶段64
第二节 政府预算年度与政府预算周期69
一、政府预算年度及其确定69
二、政府预算年度与政府预算周期间的关系70
三、标准政府预算周期71
第三节 中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改进与完善74
一、中国的政府预算周期74
二、存在的问题76
三、原因分析78
四、改进与完善80
第五章 政府预算方法82
第一节 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基本问题82
第二节 理论模型84
一、边际效用模型84
二、马斯格雷夫模型85
三、唐斯模型87
四、组织决策优化理论88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90
一、政府预算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90
二、单一目标下政府预算的微观决策92
三、多目标下政府预算的微观决策93
四、公平与效率94
五、如何贴现94
第四节 政府年度预算的宏观决策95
一、政府预算决策与宏观调控95
二、货币融资与政府预算的宏观决策96
三、债务融资与政府预算的宏观决策97
第六章 政府预算决策过程98
第一节 政府预算决策的政治基础98
第二节 多数表决模型100
一、简单多数表决下的政府预算决策100
二、复杂多数表决下的政府预算决策101
三、帕累托最优选择103
四、“互相捧场”103
五、议程控制104
第三节 官僚机构与政府预算105
一、官僚机构的目标函数——最大预算105
二、基本关系106
三、官僚机构行为的影响107
第四节 公共选择与政府预算规模108
一、简单多数表决与政府预算规模108
二、支出与税收决策的分离110
三、政府预算规模控制110
第五节 预算饥饿及其治理111
一、政府预算过程中的预算饥饿111
二、遏制预算饥饿的传统观点——渐进主义的方法113
三、遏制预算饥饿的途径115
第七章 政府预算的组织结构119
第一节 政治过程中的政府预算119
一、政府预算是权力的体现119
二、政府预算分权与政府预算组织结构121
三、组织结构内的制衡123
第二节 预算冲突与政府预算管理效率124
一、预算冲突与协调124
二、组织结构效率126
第三节 政府预算权力的配置128
一、立法机关与政府行政128
二、政府行政与财政职能部门133
三、财政机关与税务机关134
四、预算管理机构、政府会计机构与审计机构136
五、国库的设置及其职责137
六、财政部门与资金支用单位139
第四节 对地方政府的预算限制141
一、目的和动机141
二、政府预算限制的基本形式143
三、政府预算限制的效果144
第八章 政府预算的形式结构146
第一节 政府预算形式结构及其设计原则146
一、政府预算形式结构及其意义146
二、传统的观点148
三、现代的观点149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基本形式结构及其比较150
一、单式预算150
二、复式预算152
第三节 西方政府预算形式结构154
一、设计思想的演变154
二、几种主要政府预算形式及其实践158
三、世界各国的改革实践172
第四节 中国政府预算形式结构的发展变化174
一、基本形式结构174
二、中国试编的复式预算及其实践174
三、实际操作中的“复式预算”176
四、近几年改革的新进展177
第五节 改革的比较与启示180
一、中西方政府预算改革的比较180
二、改革的启示182
第六节 改革和完善中国政府预算形式结构184
一、完善复式预算184
二、改革完善支出预算187
第九章 政府预算分类与科目表格189
第一节 收支分类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和表格189
第二节 分类的基本方法190
一、单式预算下的收支分类191
二、复式预算下的收支分类191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193
一、功能分类194
二、规划—计划—预算的分类194
三、80年代的分类方法195
四、支出的经济分类195
第四节 政府预算科目与表格的设计196
一、政府预算科目级次与科目的设计196
二、政府预算表格的种类与设计197
第五节 中国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表格199
一、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表格199
二、存在的问题200
三、改进和完善的基本思路204
第十章 政府预算编制与审查批准209
第一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内容和组织步骤209
一、政府预算编制制度的特征209
二、政府预算编制的内容211
三、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步骤212
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主要参数214
一、法律、法规214
二、政府施政纲领与发展计划215
三、财政政策216
四、政府预算职责权限与收支范围218
五、开支标准219
第三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技术方法221
一、政府预算编制的准备技术221
二、单位预算的编制223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224
四、政府预算的编制225
五、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226
六、检查与评估227
七、政府预算审核的专业化229
第十一章 中国政府预算的编制与审查批准231
第一节 程序与方法231
一、基本程序231
二、基本方法232
三、一般预算的编制233
四、基金预算的编制234
五、审查批准236
第二节 部门单位预算的编制与核批236
一、事业单位预算的编报和核批236
二、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与核批239
第三节 改进与完善242
一、更新预算编制体系设计思路242
二、完善政府预算编制制度243
三、改革政府预算编制方法247
四、完善政府预算编制过程249
五、强化政府预算审查批准252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执行与资金管理254
第一节 政府预算执行的意义及其组织体系254
一、政府预算执行的意义254
二、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体系256
三、执行中的“行政主动权”258
四、执行能力260
第二节 政府预算执行的程序和方法261
一、政府预算执行期261
二、政府预算执行程序262
三、收入预算执行的步骤与方法264
四、支出预算执行的步骤与方法265
第三节 政府预算偏差与执行中的调整267
一、预算偏差及其原因267
二、偏差的确认与纠正270
三、政府预算调整的职责权限与方法273
第四节 政府预算执行中的资金管理274
一、政府预算执行与资金管理274
二、资金管理与预算执行成本275
三、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体系277
四、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管278
第十三章 中国政府预算执行与资金管理280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执行与资金管理280
一、组织机构与任务280
二、收入预算的执行281
三、支出预算的执行282
四、预算调整283
五、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284
六、部门单位预算的执行与资金管理285
七、资金管理与监控287
第二节 改进与完善287
一、改进与完善收入预算执行管理体系287
二、改进与完善支出预算执行管理方式290
三、限制政府在预算执行中的“行政主动权”297
四、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299
五、改进与完善专项预算及资金管理300
第十四章 政府决算与绩效考核303
第一节 政府决算及其过程303
一、作为预算执行成果报告的政府决算303
二、政府决算的编制及其程序305
第二节 绩效及其考核307
一、从责任会计到绩效评价307
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308
三、绩效指标确定309
四、绩效指标的运用310
第三节 中国政府决算311
一、政府决算的组成与编制程序311
二、政府决算的审核与审查批准312
第四节 中国政府决算的改进与完善313
一、理顺预算与决算的关系313
二、简化政府决算的报账工作315
三、强化政府决算的分析与评价工作316
四、加强政府决算的审计监督318
第十五章 政府与事业单位间的预算关系321
第一节 政府与公共事业活动321
一、事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和公营事业单位321
二、政府为何介入事业领域325
三、政府介入的方式与国有、公营事业的规模327
第二节 政府与事业单位预算关系的内容330
一、政府预算与事业单位预算330
二、事业单位预算周期331
第三节 中国政府与事业单位预算关系332
第四节 中国政府与事业单位预算关系的进一步改革336
一、现行作法存在的问题336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338
第十六章 政府间预算关系的原理345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比较优势345
一、政府间预算关系的本质345
二、中央政府的比较优势346
三、地方政府的比较优势347
四、集权与分权的最佳结合——比较优势的发挥348
五、使政府更接近公众——政府间关系改革的趋势349
第二节 政府间预算关系的基本框架352
一、政府间预算管理职责权限的划分352
二、政府间支出划分353
三、政府间课税权与收入的划分361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366
五、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369
六、政府间补助的原则和可能的最佳作法371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372
一、纵向与横向财政平衡的实现与协调372
二、均等化及其实现374
三、有条件(专项)补助及其方法380
四、均等化、专项补助与税收分享383
第十七章 中国政府间预算关系384
第一节 政府级次与预算管理职责划分384
一、政府级次及其预算意义384
二、管理职责划分385
第二节 支出范围的划分386
一、支出划分的原则386
二、1994年以前政府间支出划分387
三、1994年“分税制”体制中的规定387
四、比较与分析388
第三节 课税权与收入划分389
一、中国是否有真正意义的课税权划分389
二、1994年以前的收入划分391
三、1994年“分税制”体制的规定391
四、比较与分析392
第四节 1994年以前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394
一、转移支付的形式394
二、无条件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395
三、财政包干与转移支付的分析与评价396
第五节 现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397
一、1994年的转移支付397
二、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398
第六节 现行政府间预算关系的主要评价401
一、主要成效401
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403
第七节 改革建议409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409
二、科学划分课税权与收入411
三、统一和规范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415
参考文献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