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
  • 王文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6354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意义和内涵1

一、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意义1

1.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2

2.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3

3.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

4.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4

5.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促进我国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5

6.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6

7.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6

8.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7

二、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内涵7

1.服务对象8

2.服务主体8

3.服务内容9

4.服务手段10

三、本书研究目的与方法12

第二章 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13

一、发展历程13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3

2.基础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14

3.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开始~)14

二、农村信息化进展状况15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15

2.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加大16

3.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基本健全16

4.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不断加强16

5.信息发布覆盖面逐步扩大17

6.信息服务方式灵活多样17

三、农村信息化服务运行机制现状18

1.投资机制现状18

2.激励机制现状18

3.协力推进机制现状19

4.共享机制现状19

四、农村信息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20

1.农村信息资源匮乏,有效共享程度低20

2.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接受能力差20

3.农村信息服务人才缺乏21

4.信息服务不适应多样化的个性需求21

5.资金投入不足21

6.良性的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形成21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几种典型服务模式23

一、按信息服务传播载体分类及其特征23

1.传统服务模式23

2.互联网服务模式24

3.混合服务模式24

二、按信息服务提供者分类及其特征25

1.政府主导推动模式25

2.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模式31

3.批发市场辐射扩散模式33

4.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模式34

5.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站有偿服务模式36

6.农村科技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模式37

7.国际合作扶贫模式38

第四章 国外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比较40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40

1.美国40

2.德国42

3.法国43

4.日本44

5.韩国44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信息服务模式45

1.印度45

2.泰国47

3.菲律宾48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8

1.确立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48

2.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9

3.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49

4.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鼓励各类农业组织的发展50

5.注重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加强人员培训50

第五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供需分析52

一、信息服务供给分析52

1.信息服务供给主体的类型52

2.信息的收集、整合、传输与发布53

二、信息服务需求分析54

1.信息用户的类型54

2.信息需求的类型与特点56

3.信息获取的渠道63

4.信息供需的有效衔接65

第六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67

一、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67

1.基础条件因素67

2.经济环境因素69

3.社会环境因素70

二、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70

1.组织模式70

2.信息载体与内容72

3.信息传播效果72

4.资金来源73

第七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技术模式75

一、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几种技术模式75

1.传统技术模式75

2.“三网合一”的技术模式76

3.“三电合一”的技术模式76

4.“天地合一”的技术模式77

5.“三网一库”的技术模式77

6.“3G手机”的技术模式79

二、农村信息化服务技术模式选择79

1.技术模式选择原则79

2.技术模式选择80

三、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关键技术81

1.计算机网络语音技术81

2.三电耦合”技术82

3.海量数据管理与智能搜索技术85

4.视频点播技术86

5.3S技术88

6.农业专家系统技术89

7.农村信息的采集与整合技术90

8.信息推送技术92

9.信息资源标准化95

第八章 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应用与评价97

一、组织管理模式选择应用的基本原则与战略重点97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信息传输发布即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为重点98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服务领域99

3.面向“三农”,讲求实效101

4.集成配套,提高服务效率102

二、组织管理模式选择应用103

1.组织管理模式的特征和选择依据103

2.各类组织管理模式的特征和选择依据比较108

3.组织管理模式选择应用及其关键点108

三、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综合评价体系121

1.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综合评价的原则121

2.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22

3.对各类服务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选择128

第九章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132

一、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机制132

二、统筹协调、协力推进机制133

三、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33

四、规范操作、信息质量保证机制134

五、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135

第十章 保障措施137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村信息化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服务社会环境137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138

三、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38

四、加强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规范农村信息化的服务主体、服务客体和服务行为139

五、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为农村信息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39

六、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造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140

第十一章 典型案例142

一、政府主导推动模式142

1.服务站142

2.农业科技110147

3.专家大院151

4.科技特派员153

5.农业科技服务厅153

6.农民之家155

7.三电合一156

8.农村信息员160

二、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模式161

三、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模式165

四、科技大户和经纪人传递模式168

五、批发市场辐射扩散模式171

六、信息产品服务模式173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