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年学生健康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年学生健康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2205494.jpg)
- 钟山,廖碧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85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年学生健康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体解剖与生理基础知识1
第一节 人体的分部1
第二节 器官系统1
一、运动系统2
二、呼吸系统2
三、循环系统3
四、消化系统4
五、泌尿系统5
六、生殖系统5
七、神经系统8
八、内分泌系统12
九、感觉器系统13
第三节 细胞和细胞内外环境15
第四节 血液17
第五节 血压和脉搏21
第六节 能量代谢21
第二章 健康的概念24
第一节 健康的定义24
第二节 健康的内容24
一、生理学上的健康25
二、心理学上的健康25
三、社会学上的健康26
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28
一、内因28
二、外因30
第四节 健康与保健32
一、心理保健32
二、生理保健35
第五节 关于亚健康36
第三章 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38
第一节 青年学生的生理特征38
一、形态发育的特点、内脏器官的变化38
二、青年学生的生理特点41
第二节 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42
一、青年期的心理特点42
二、正常的心理标准43
三、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44
第四章 青年学生的心理卫生53
第一节 研究心理卫生的意义53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54
第三节 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判别55
第四节 青年学生的心理卫生57
第五节 青年学生常见的身心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行为障碍及其防治59
一、青年学生中常见的身心疾病59
二、神经、精神系统疾病62
三、青年学生行为障碍68
第五章 学习卫生和起居卫生71
第一节 用脑卫生71
一、大脑的重要功能71
二、用脑卫生71
第二节 用眼卫生,保护视力75
一、用眼卫生75
二、保护视力76
第三节 起居卫生78
一、制定作息制度的根据79
二、起居卫生79
第四节 口腔卫生81
一、龋齿82
二、口臭原因及其治疗方法82
三、口腔溃疡83
四、冠周炎83
五、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刷牙的最佳时间84
第六章 营养与健康85
第一节 合理营养的重要性85
一、营养与营养素85
二、青年学生中的营养失调问题85
三、合理营养的重要性86
第二节 青年学生营养素的需要量88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换88
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及对健康的影响89
第三节 膳食指南97
第七章 运动与健康101
第一节 学生体育运动的意义101
一、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101
二、学生学习与体育的关系101
三、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102
四、科学进行体育锻炼102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103
一、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103
二、体育运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04
三、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07
四、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08
五、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09
第三节 女子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109
一、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109
二、女子体育运动的要求111
第四节 运动损伤112
一、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112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113
三、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114
第五节 运动生理卫生若干问题115
第八章 行为环境与健康118
第一节 行为与健康118
一、常见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118
二、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19
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特点119
四、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途径120
五、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方法120
第二节 应激与健康121
一、应激形成的条件121
二、应激状态中机体功能的变化121
三、不良应激对健康的危害122
四、应激的对策122
第三节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24
一、烟及烟雾中的有害成分124
二、吸烟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危害125
三、如何避免烟害126
第四节 酒与健康127
一、酒的有害成分127
二、饮酒不当可危害健康127
三、适当饮酒对健康有益128
四、解酒方法129
第五节 吸毒的恶果129
一、毒品的种类129
二、吸毒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129
三、毒品对机体的危害130
四、戒毒131
第六节 环境与健康133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133
二、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133
三、绿化校园优化环境的重要性134
第七节 文化艺术与健康135
一、音乐与健康135
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136
三、跳舞有益健康136
第九章 性知识、性心理与性传播疾病、性与优生137
第一节 男女性器官及功能137
一、男性生殖器官及功能137
二、女性生殖器官及功能139
三、男、女第二性征141
第二节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142
一、遗精的心理卫生142
二、月经的心理卫生143
第三节 青年期的性成熟和性意识145
第四节 青年期性自慰行为147
第五节 青年期的性心理149
一、择偶心理149
二、恋爱心理150
三、防止恋爱期性行为151
四、失恋153
第六节 青年学生怎样做好性适应155
第七节 性心理障碍157
第八节 性与优生159
一、遗传与优生160
二、优生的措施162
第九节 计划生育165
一、晚婚晚育,调节生育166
二、避孕166
三、节育手术168
四、人工流产168
第十节 性传播疾病169
一、性传播疾病的概念169
二、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170
三、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性171
四、性传播疾病的防治172
第十一节 常见性传播疾病172
一、梅毒173
二、淋病176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179
四、尖锐湿疣180
五、软性下疳181
六、艾滋病182
第十章 传染病196
第一节 传染病的概念196
第二节 传染病的特征196
一、基本特征196
二、临床特征198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199
一、传染源199
二、传播途径200
三、易感人群201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201
一、管理好传染源201
二、切断传染途径202
三、保护易感人群202
第五节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处理203
一、流行性感冒203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4
三、肺结核205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206
五、细菌性痢疾208
六、病毒性肝炎209
七、伤寒213
八、霍乱214
九、登革热216
十、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217
第十一章 常见症状及常见病防治219
第一节 常见症状的意义和初步处理219
一、头痛219
二、发热222
三、咳嗽224
四、腹痛225
五、腹泻228
六、便秘229
第二节 常见病防治230
一、结膜炎230
二、慢性鼻炎(附:过敏性鼻炎)233
三、急性扁桃体炎234
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235
五、急性支气管炎236
六、肺炎237
七、急性胃肠炎237
八、细菌性食物中毒238
九、消化性溃疡240
十、风湿热241
十一、泌尿道感染242
十二、尿路结石244
十三、急性阑尾炎245
十四、脑震荡245
十五、痔246
十六、疖肿247
十七、荨麻疹247
十八、癣248
十九、疥疮249
二十、月经失调250
第十二章 意外伤害的现场处理253
第一节 现场处理概念253
第二节 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254
第三节 几种急救方法255
一、外伤止血255
二、包扎260
三、骨折固定260
四、心肺复苏262
第四节 搬运266
第五节 几种意外伤害的急救267
一、中暑267
二、溺水268
三、电击伤271
四、烧伤273
五、毒蛇咬伤275
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276
七、复合损伤的现场处理278
第十三章 药物的基本知识280
第一节 药物的来源及成分280
一、药物的来源280
二、植物药的成分281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282
一、药物的作用原理282
二、药物治疗的目的283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283
第三节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284
第四节 药物的剂型和用药方法286
第五节 合理用药287
一、药物的选择287
二、用药注意事项288
第六节 防止滥用麻醉品和精神药品290
一、药物的依赖性290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291
三、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危害291
第七节 国家基本药物与药品分类管理292
一、国家基本药物292
二、药品的分类管理292
第八节 常用药物介绍294
一、抗感染药295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305
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306
四、治疗精神障碍药307
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309
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312
七、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316
八、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药319
九、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药320
十、抗过敏药321
十一、维生素类、矿物类药323
十二、眼科用药325
十三、耳鼻喉科用药326
十四、外科、皮肤科用药327
十五、常用中成药328
附录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334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