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歌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3076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民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歌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综述&樊祖荫、赵晓楠1
民歌研究的分期及其原因3
1949年以前的研究状况11
一、从“歌谣”搜集到俗文学——人文学科对民歌的研究11
二、以“鲁艺”为中心的民歌音乐研究14
1949年以后的研究状况20
一、1949—1966年的前17年研究20
二、“文革”十年的停滞30
三、1976—2000年的研究31
民歌研究的展望66
论文69
一、论文目录71
二、论文提要125
三、论文选登191
1.音乐与诗歌之关系(1920)&陈仲子191
2.低级文化民族的歌谣(1933)&程懋筠193
3.民歌(1934)&孙燮荣194
4.论民歌(1937)&高中立196
5.民歌记录法(1937)&裴回199
6.民歌研究的主题(1940)&孙仁林201
7.采集民歌应有技术与修养(1941)&马绍常203
8.民间歌谣的讨论(1941)&薛良205
9.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1941)&冼星海212
10.诗与音乐(1941)&赵沨216
11.绥远民歌研究(上)(1942)&天风217
12.绥远民歌研究(下)(1942)&天风222
13.关于四川的民谣与民乐(1942)&夏白226
14.试论歌词上的八股(1942)&安波232
15.音乐常识讲话(1942)&Schles Earhait著 大津译234
16.论民歌的反封建性(1946)&火236
17.试谈民歌演唱(1946)&小粗237
18.谈民歌欣赏(1946)&施盈239
19.谈民歌改造——读施盈先生《谈民歌欣赏》(1946)&念淇240
20.歌与谣(1946)&彭松242
21.民谣研究绪论(1946)&萧而化243
22.如何研究民间音乐(研究提纲)(1946)&吕骥247
23.东江敌后的音乐工作(1946)&马德里249
24.东江敌后的音乐工作(续)(1946)&马德里252
25.民族音乐讨论提纲(1946)&本社254
26.我对民谣的一点认识(1948)&苗晶257
27.从《孟姜女寻夫》谈歌曲的产生&舒模258
28.民间音乐——Folk Song Folk music (1948)&莫桂新259
29.向民间发掘——建立民族新音乐的道路(1948)&梁树纲260
30.东北的民间音乐(1948)&方皇262
31.关于提倡民歌(1948)&瀚263
32.谈及民谣(Folk Song) (1948)&震鸣263
33.从《新年大合唱》说到中国的民歌音乐(1948)&甸子265
34.从黄色音乐到民歌——向马思聪旅行演奏筹备会所主办的音乐座谈会提出的书面意见(1948)&钱仁康266
35.用什么声音唱民歌(1948)&郭乃安267
36.论民歌(1949)&钱仁康269
37.关于学习民间(1949)&张华为274
38.关于学习民间(1949)&马可275
39.秧歌·秧歌舞·秧歌剧(1949)&高志云276
40.记解放剧场的《白毛女》观后杂感…并谈谈土嗓子洋嗓子的问题(1949)&张承谟278
41.谈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1950)&汤雪耕280
42.“唱法问题”座谈会发言摘录(1950)&中央音乐学院283
43.学习民间音乐中的几个问题(上)——“河北民间歌曲选”代序(1951)&吕骥291
44.学习民间音乐中的几个问题(中)——“河北民间歌曲选”代序(1951)&吕骥295
45.学习民间音乐中的几个问题(下)——“河北民间歌曲选”代序(1951)&吕骥303
46.继承民族音乐遗产问题——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53)&马可307
47.应如何对待民间小调中的猥亵成分?(1954)&李元庆318
48.大家都来收集新时代的民歌(1954)&李元庆322
49.谈谈未被注意的民间音调(1955)&杨荫浏325
50.从几首民歌编曲谈和声运用中的一些问题(1955)&张肖虎331
51.谈民歌记谱(1958)&赵宽仁、简其华343
52.山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发展——以扬剧曲牌《梳妆台》为例(1958)&武俊达351
53.关于《丢戒指》、《小燕子》、《七女夸新郎》、《十绣》等歌曲的讨论(1959)&宋扬等356
54.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1960)&郭乃安365
55.浅议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1980)&耿生廉379
56.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1980)&杨匡民382
57.谈旋律的民歌风格和地方色彩(1981)&武俊达384
58.谈古典诗歌的吟诵(1981)&陈炳铮388
59.怎样唱好民歌(1981)&白秉权391
60.民族音乐理论工作的可喜进展——福建、广东、山东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工作述评(1982)&苗晶394
61.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1982)&吕骥396
62.振兴民歌之路——评1982年四川省民歌调演兼谈“民歌消亡”问题(1983)&宋大能405
63.也谈民歌——与宋大能同志商榷(1983)&晓明409
64.民歌的概念改变了吗?——读《振兴民歌之路》有感(1983)&苗晶412
65.编选民歌浅见二则(1983)&振奋415
66.吕骥同志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1983)&吴言韪419
67.对《中国民歌集成》分类体系的建议(1983)&乔建中423
68.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1983)&乔建中428
69.“少年”与“花儿”辨析(1983)&杜亚雄438
70.关于民间音乐及其整理——《匈牙利民歌》绪论(1983)&〔匈〕B.巴托克金经言摘译443
71.西北汉族民间音乐的音调结构(1983)&杜亚雄453
72.民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983)&冯光钰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