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信息化管理实用手册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信息化管理实用手册 第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2142108.jpg)
- 张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1978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10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信息化管理实用手册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545
第三章过程控制计算机的入机接口545
第一节LED显示器及其接口546
一、LED显示器结构546
二、LED显示器与计算机的接口547
第二节键盘接口549
一、非编码键盘551
二、编码键盘553
三、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554
四、PC键盘556
第三节指示报警接口557
五、操作员键盘557
第四节回路显示操作器559
第五节CRT显示画面563
一、CRT显示器563
二、CRT显示控制系统564
三、操作员站的CRT显示画面567
第六节工程师接口572
一、实时数据库生成572
二、流程图画面的生成572
三、历史数据库的生成573
四、生产记录报表的生成575
五、控制回路的生成576
一、通信系统的构成578
第四章过程控制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578
第一节数据通信系统578
二、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579
三、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580
四、传输编码581
五、同步技术584
六、传输介质586
第二节通信网络技术586
一、网络拓扑结构586
二、网络控制方法587
三、差错控制技术588
第三节网络互联协议591
第四节局域网协议596
第五节网络互联设备599
第五章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及自动化概述603
第一节电力系统运行控制603
一、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复杂性603
二、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标及其控制自动化604
第二节电力系统调度管理606
一、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重要性606
二、电力系统调度的几项基本工作608
第三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编制610
一、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编制的要求610
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编制的内容611
一、电力系统的分级控制614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分级控制和各级调度机构614
二、各级调度机构的内部分工616
第五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617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617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按功能的分类617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备构成619
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及今后展望619
五、配电自动化系统626
第一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628
一、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628
第六章电网调度自动化628
二、信息传输子系统629
三、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629
四、人机联系子系统630
第二节交流采样及其算法630
一、模拟量检测的两种方法630
二、交流采样对A/D接口的要求631
三、交流采样的接口电路631
四、交流采样的算法631
第三节变动器635
一、变送器的种类和功能635
二、交流电流变送器638
三、交流电压变送器641
四、功率变送器642
五、微机电量变送器647
六、电能变送器650
七、霍尔效应及其应用651
第四节远方终端(RTU)654
一、RTU的任务和结构654
二、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模块)657
三、开关量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模块)670
四、数据处理674
五、故障检测及故障诊断682
二、电力工业信息化687
一、信息高速公路687
第五节信息高速公路与电力信息化687
三、电力信息网基本状况688
四、面向21世纪的电力信息化689
第六 电力系统远动信息传输技术690
一、信息传输的基本知识690
二、信息传输通道及通信方式696
三、差错控制措施700
四、信息传输的同步问题705
五、远动的通信规程707
第七节远动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其实现技术710
一、概述710
二、遥信量的采集711
三、遥测量的采集和处理713
四、遥信量变位及遥测量越阈值的检测723
五、循环式与问答式远动729
六、远动装置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730
第七章配网自动化734
第一节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技术734
一、并列操作的意义及方法734
二、准同期条件分析735
三、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组成738
四、整步电压与越前时间信号739
五、频差压差的检测与控制744
六、微机同期原理748
七、大型机组的现代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751
第二节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技术755
一、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任务755
二、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761
三、励磁系统中的整流电路764
四、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原理768
五、励磁调节器静态特性的调整及并联运行机组问无功功率的分配779
六、微机型励磁调节器782
第三节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技术786
一、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必要性786
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787
一、电力系统自动调频方法795
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调频方法795
二、电力系统频率调整799
三、电力系统频率异常的控制806
四、数字电力系统812
五、电网互联及联网的关键技术816
第五节电力系统电压调节技术821
一、电力系统电压调节的意义821
二、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系统电压水平823
三、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826
四、各种无功功率电源的比较829
五、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负荷及电压管理830
六、电力系统电压调节方法834
七、特高压输电技术及其发展概况839
第八章电力通信自动化843
第一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843
一、电力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843
二、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趋势847
第二节电力载波通信852
一、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852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866
三、载波通信的杂音干扰871
四、载波通信的最新技术878
第三节电力微波通信技术885
一、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概念885
二、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组成和特点888
三、天线馈线系统893
四、收信和发信设备902
第四节移动通信技术908
一、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分类908
二、无线电寻呼系统910
三、集群通信系统913
第五节光纤通信技术924
一、光纤通信的组成与特点924
二、光纤与光缆925
三、光源与光检测器928
四、光接收机与光发送机934
五、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两种传输体制940
六、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系统维护944
第六节电网通信网954
一、通信网的基本概念954
二、Internet和Intranet的介绍和网络构建958
三、电力通信中常用通信网967
四、常用交换机的安装调试维护971
第九章变电站综合目动化978
第一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978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978
二、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980
三、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982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984
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主要功能及信息量986
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形式998
第二节电力变压器的保护、监视与控制子系统1006
一、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1006
二、电力变压器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1017
三、电力变压器后备保护1022
第三节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监视与控制子系统1026
一、输电线路断电保护原理1026
二、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1035
三、自动按频率减负荷1043
四、输电线路保护、监控装置1048
一、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原理1056
第四节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1056
二、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方式1063
三、MTR一Ⅲ型微机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举例1065
四、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选用1067
五、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1071
第五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其他子系统1076
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076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1084
第六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与使用1090
一、人机界面与操作1090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使用1092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管理与维护1095
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