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中国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本书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51540534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治中国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3
一、孙中山: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开创者3
建立一个富强、法治的东方大国3
和英国人合作《中国的司法改革》5
开启中国现代法治理念新篇章6
构建现代中国法治新框架7
“五权宪法”思想:“驾乎欧美之上”9
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11
毛泽东的“湖南自治”梦1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13
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法制16
领导制定了《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17
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立法原则20
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法制思想22
倡导廉洁、反对腐败25
三、邓小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奠基人27
法制的春天来了27
中国法治扬帆启锚的“首航”28
崇尚法治,反对人治30
把民主和法制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32
将法治理论从观念理性上升为治国方略34
法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35
依法治国,关键在党37
四、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者40
中央领导学法“寻路”40
亲定依法治国选题41
从“法制”到“法治”,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42
将依法执政确立为党的领导方式43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决策45
五、胡锦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推进者47
带头学习法律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47
可贵的法治意识48
不断提出民主法治建设新概念49
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各项工作52
六、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开拓者54
法治与中国梦54
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57
法治新理念:忠于宪法,依宪治国58
法治新方略:共同推进,一体建设59
法治新目标:管住权力,促进公正60
第二章 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5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65
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65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轨迹66
习近平为何提出“第五个现代化”68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70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法治化74
法治中国:从局部到整体的升华74
建设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75
“法治精神”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求76
让法治梦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77
三、坚持依法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79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9
坚持科学立法: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82
做到严格执法:既要依法执政,也要依法行政85
实现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88
推动全民守法:“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90
第三章 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建设的灵魂95
一、中国改革与发展聚焦公平正义95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国民95
让公平正义成为改革“最大公约数”96
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97
二、历史上关于公平正义的探索和论述99
中国名人对公平正义的思考99
西方名人对公平正义的思考99
社会主义者对公平正义的思考100
三、中西方的公平正义观103
中国古人的公平观103
中国:野兽二目圆睁的寓意104
西方:美女蒙眼闭目的寓意105
四、中西方古代文明的公平正义106
血缘确定的贵族社会106
法国的隐形贵族制10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10
五、中西方传统对保证分配公平的不同做法112
分面包的传说112
“孔融让梨”的故事112
两种做法的长处与不足113
六、国外有关公平正义的经验借鉴115
公平正义:美国人骨髓里的意识115
机会均等:美国发展的强大动力116
注重福利:德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117
七、实现公平正义,圆法治中国梦119
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119
用公平正义铺就美好中国梦的底色121
用法治守护公平正义122
分蛋糕故事的启示——制度建设125
第四章 科学立法: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129
一、依法治国的基础是科学立法129
法律不是万能的,“过度立法”要不得129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改变“僵尸条文”现象131
从“有没有法”到“管不管用”133
二、古代立法对当今中国立法的启示135
先驱之光从法祖皋陶开始135
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36
“铸刑鼎”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的产生138
《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138
商鞅变法:开创了我国法制社会的先河139
汉代立法:法律儒家化“德主刑辅”1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进一步儒家化142
《开皇律》: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143
《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144
明朝立法:实行“重典以治世”,注重“明礼以导民”146
清朝立法:“参汉酌金”、“详译明律,参以国制”147
三、国外立法经验参考及借鉴151
世界三大立法体制:“单一、复合、制衡”151
西方立法听证制度的历史渊源153
巴西公众如何参与立法154
韩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56
立法听证制度对我国的启示157
四、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160
民主立法:民之所欲,法之所系160
科学立法: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实际需要162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应尊崇民意164
五、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167
法治中国从这里起程167
以高质量立法力推改革之“变”169
新一届全国人大助推法治中国建设171
中国立法步入“精细化”时代172
让每一部法律都成为精品173
第五章 严格执法:推进法治中国的关键177
一、我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177
春秋至秦——“人治”与“法治”全面对立时期177
汉至清:“人治”与“法治”的局部对立178
“人治”与“法治”之争的尾声179
二、我国古代的教化与执法181
循吏注重教化与执法并重181
酷吏杀伐立威式的执法183
三、西方国家如何依法行政186
行政法母国——法国如何依法行政186
现代大陆法系的脊梁——德国如何依法行政188
普通法系的代表国——英国如何依法行政190
第一超级大国——美国如何依法行政192
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如何依法行政194
四、严格执法——法治中国的关键197
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197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199
坚持严格执法,首先要依法执政200
坚持严格执法,更要注重依法行政202
坚持严格执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203
第六章 公正司法:圆梦法治中国的核心207
一、公正司法是实现中国梦坚强保障207
提升法治公信力的根本途径207
平衡各种冲突的最佳选择208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208
二、从古代司法观中追溯司法公正209
古代法典是如何制定的209
依据什么判断而定罪210
司法官吏如何公正执法210
三、中国古代的司法官与司法公正212
司法官素质措施212
司法官责任措施216
对司法官的监察措施217
四、国外司法官的选任制度220
重视正规大学法学背景220
重视司法考试和职业培训221
严格限定司法官的任命权限221
重视法律职业经历222
形成逐级晋升的合理机制223
五、网络舆情能否影响司法公正224
网络舆情的由来224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226
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228
六、确保公正司法亟须解决的五个问题230
扩大司法民主230
完善司法制度230
规范司法行为231
强化司法监督232
优化司法队伍233
第七章 全民守法: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础237
一、中国古代守法237
古代盛世最明显的标志是良好的法律秩序237
曹操自刑238
包拯:“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238
隋朝赵绰:宁死坚持守法239
唐朝狄仁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239
“文臣之首”的宋濂:“温室之树”不能说240
二、中国公民守法现状241
在政治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241
在社会生活中人情干扰法律242
法律工具主义弱化了人们的守法精神243
三、守法在海外245
美国:不管怎么变化,守法是美国人最基本的底线245
瑞士人:只希望子女遵纪守法、正直善良246
日本:治理交通问题靠的是人人守法247
德国:红灯坏了也“傻”等、“最安全小镇”警示人们要守法247
四、有效普法,全民守法的必由之路249
中国普法:将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249
从普及“十法一条例”到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250
真正有效的普法要适应时代变化254
五、推进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257
“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然不能实现法治”257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259
公民要做主人翁261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262
执法和司法人员应秉公执法262
法治文化是长久之计263
第八章 法律体系:实现法治中国的保障267
一、世界三大法律体系及对比267
大陆法系267
英美法系268
伊斯兰法系270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区别270
二、健全的法律体系造就中国古代盛世272
法律体系被适时修补:汉文帝“尽除收孥相坐律令”,废“诽谤、妖言之罪”272
在刑法上简法轻刑:唐太宗“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273
在经济上取徭轻赋薄之策: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274
在司法上慎刑恤杀:乾隆“诏治狱勿用严刑轻毙人命,违者罪之”275
古代盛世法制特点的现代意义27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278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史进程的开启278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拉开新时期中国大规模立法工作的序幕278
现行宪法的通过,加快了立法和完善部分法律的步伐279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2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282
新追求: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282
四、西方法治理论优秀成果借鉴284
人民主权论:主权属于全体国民284
基本人权:“人人生而平等”285
权力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286
法律至上:强调法治,否定人治288
五、完善法律体系“非一日之功”290
中国古代:明代法律体系完善历时两百年290
西方国家:德国法律体系的补充、完善至今未有竟时291
为什么说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肯定不会少于三十年291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原则293
附录29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