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的根与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许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58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的根与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增强文化自信 延续精神命脉1
上编2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2
一、从“传统”“文化”二词说起2
1.传统:世代相传,深蕴历史3
2.文化:观乎人文,化成天下4
3.传统文化:民族的,也是国际的5
二、世界四大古文明今何在?9
1.两河文明,文明摇篮9
2.埃及文明,世界奇迹10
3.印度文明,佛教故土11
4.华夏文明,活力绵延13
三、上下古今中华人文绵延14
1.炎黄子孙,同根共源15
2.炎黄子孙,百姓一家16
3.炎黄子孙,价值认同18
四、多民族融汇的文化共同体19
1.56个民族,56枝花19
2.56个民族,共有一个家21
3.56个民族,共创中华文化23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26
一、先秦时期:文化发轫与百家争鸣26
1.原始时期:文化初萌26
2.夏商周时期:文化勃兴28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31
二、秦汉时期:中华原创文化的昌盛35
1.江山归一,文化一统36
2.推崇黄老,独尊儒术37
3.两汉文学,多元发展40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承前启后的再争鸣43
1.玄学兴起,专注名理43
2.多元碰撞,江海同归44
3.文史洒脱,书画盛行46
四、唐宋时期:文化跃上巅峰49
1.道佛并尊,儒索道统50
2.理学兴起,儒家刷新51
3.唐诗宋词,星汉灿烂52
4.建制修史,史家辈出56
五、辽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会58
1.武拓天下,儒治社稷59
2.宗教自由,文化创新60
3.跃马扬鞭,走向世界61
六、明清时期:文化衰落中寻找复兴62
1.“文字狱”兴,儒学仍崇63
2.文化集成,蔚然大观63
3.学派崛起,文化复兴65
七、近现代文化的转型66
1.内外压力,文化革命66
2.西学东渐,思想启蒙68
3.新文化运动,开启新端70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73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发展战略73
1.经济全球化,文化显多元74
2.文化发展,战略推进75
3.文化强国,机遇?挑战?77
二、在坚守本根中走向现代化81
1.社会主义,复兴文化81
2.中国特色,文化彰显84
3.文化现代化,尚需努力85
三、文化复兴与中国梦圆88
1.振兴中华,路在文化89
2.文化复兴,百年有梦91
3.文化“三自”,中国梦圆92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96
一、独特的历史命运滋润独特的人文情怀97
1.文化一脉,长流不息97
2.农耕文明,独具品性98
3.历史命运,孕育独特人文101
二、独特的基本国情涵养独特的文化基因103
1.集体意识,生成“基因”104
2.文化基因,承载传统105
3.文化基因,铸造中国心107
三、独特的发展道路铸就独特的文化范式110
1.文化范式,独具一格110
2.文化范式,远近有异111
3.现代中国,范式创新113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115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示的政治抱负115
1.克己复礼,恢宏王道116
2.兼济天下,独善其身117
3.天下为公,求索大同118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示的报国情怀120
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121
2.精忠报国,何惜百死122
3.先忧后乐,心系天下123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示的浩然正气124
1.持节不屈,坚守使命125
2.刚正不阿,临难不避126
3.贫贱不移,富贵不淫126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示的献身精神128
1.舍身忘家,大公无私128
2.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129
3.忠于信仰,慷慨赴难130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示的修身之道132
1.天命靡常,唯德是辅132
2.内圣外王,修己安人134
3.内省外行,知行合一135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137
一、民族性:民胞物与,礼义为根137
1.姓氏文化,血浓于水138
2.文治天下,以礼化人139
3.文化主干,屹立亘古141
二、坚韧性:自强不息 惟志惟勤143
1.知不可而为,敢斗天地143
2.励精图治,惟志惟勤145
3.身遭挫折,发愤为作147
三、包容性:厚德载物 有容乃大149
1.兼容并蓄,容载百家149
2.博采众长,协和万邦150
3.交流融合,互动共进151
四、崇实性:格物致知,经世致用152
1.恪守本分,脚踏实地152
2.崇实尚行,讲求实效154
3.经世致用,体用合一155
五、传承性:因革损益 传承有序156
1.追本溯源,不忘祖宗157
2.保护利用,传承发展158
3.因革损益,创新拓展159
下编162
第一章 讲仁爱——中国人的立人之道162
一、仁道迩远,大爱无疆163
1.仁者人也,仁者爱人163
2.为仁由己,不由他人165
3.推己及人,与人为善166
二、大爱精神,世代传承167
1.寸草之心,思报春晖168
2.爱民恤民,以安天下170
3.爱国情怀,延续千载172
三、用仁爱夯牢中国人现代道德的基础173
1.为仁由己,慎独自律173
2.推己及人,与人为善176
3.心怀天下,矢志报国179
第二章 重民本——中国人的安国之基181
一、寻根溯源探民本182
1.三皇五帝,民本胚胎182
2.夏亡之鉴:佚失邦本184
3.百家合唱,民本涌潮185
4.民本流觞:张扬、失落189
二、民本:政道放大的仁爱193
1.重民:民贵君轻193
2.爱民:民心作君心194
3.惠民:施民以德196
4.顺民:不违民意198
三、民本与民主在中国的世纪融汇199
1.为民宗旨,旗帜鲜明200
2.为民服务,定位公仆201
3.为民当家,让民做主203
4.爱民与否,民心是秤205
第三章 守诚信——中国人的立身之本207
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207
1.诚、信互义,表里如一208
2.立人立己,贵在诚信209
3.忠肝义胆,诚信至境211
二、诚信:中国人历久弥新的践行213
1.诚信立身,一诺千金214
2.诚信齐家,家和是宝215
3.诚信立业,财源茂盛216
4.诚信理政,国泰民安219
三、诚信思想的现代走向221
1.诚信缺失,时代之忧222
2.诚信回归,时代呼唤223
3.诚信社会,合力打造225
第四章 崇正义——中国人的无私之善230
一、正义之说源远流长230
1.“说文”之解,正、义意长231
2.“四维”之列,“义”薄云天233
3.言不及义,难矣哉234
二、正义:历代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238
1.上古传说,颂扬正义238
2.二十五史,昭彰正义240
3.一曲《正气》,千古回荡244
三、养浩然之气,让现代社会充满正能量246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刷新传统正义价值观247
2.正义之光,照进中国梦249
3.养浩然之气,让现代社会充满正能量250
第五章 尚和合——中国人的和谐之美253
一、和睦相处,精诚合作的历史解读254
1.阴阳相和,生生不息254
2.礼用贵和,家国安泰257
3.身心相和,知行合一258
二、中国人与万物世界的良性互动260
1.人与自然,和光同尘260
2.艺术和谐,浑然天成261
3.社会和谐,各得其所263
4.身心和谐,止于至善264
三、“和为贵”思想的现代实践265
1.人与自然,和谐共荣265
2.人与社会,和谐相处267
3.国强不霸,和谐共赢268
第六章 求大同——中国人的理想之境273
一、圣哲的大同之梦273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274
2.天下皆亲,爱无差等276
3.天下和谐,讲信修睦278
二、中国人追求大同的历史轨迹279
1.尚贤尚同,追求平等279
2.大同维新,承绪“礼运”281
3.天下为公,落脚“三民”282
三、大同思想的当代演绎283
1.“两个一百年”与中国梦283
2.人生出彩,梦想成真284
3.命运共同体,大国担当286
结语 天下治,文化兴290
一、“国学热”的三次浪潮290
二、“国学热”带来的启示293
三、寻找优秀的“文化酵母”294
后记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