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32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26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典概览3
第一章 民法典的意义和价值3
第一节 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必要性3
第二节 民法典的时代精神14
第三节 民法典的时代特征30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法典编纂46
第二章 我国民法典体系构建67
第一节 构建民法典体系的必要性67
第二节 构建我国民法典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70
第三节 构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的具体问题80
第二编 民法总则89
第三章 民法典总则的重大疑难问题89
第一节 制定民法总则的必要性89
第二节 以《民法通则》为基础推进民法总则的制定95
第三节 以民商合一体例构建民法总则98
第四节 按照私法基本法的定位来设计民法总则107
第五节 民法总则应全面确认和保障私权体系110
第四章 民事习惯与民法渊源116
第一节 民法总则应当确认习惯是重要的民法渊源116
第二节 民法总则应当规定习惯成为渊源的条件122
第三节 民法总则应当明确习惯法与基本原则的关系127
第四节 民法总则应当明确习惯法与法律规则的适用顺序130
第五章 民法典总则编中的法律行为制度135
第一节 法律行为制度的历史发展135
第二节 如何界定法律行为的概念139
第三节 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具体构建146
第三编 人格权法155
第六章 人格权制度在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155
第一节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的重要发展趋势155
第二节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丰富与完善民法典体系的需要160
第三节 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169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不能取代独立的人格权编185
第五节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人格权自身发展的需要191
第六节 人格权的新发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198
第四编 物权法213
第七章 物权法与民法典的制定213
第一节 物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213
第二节 物权法的制定与民法典编纂219
第三节 物权法的中国元素及其对民法典编纂的影响233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物权法的国际化238
第八章 我国物权法的体系与基本内容246
第一节 物权法与财产法体系的选择246
第二节 物权法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252
第三节 物权法定原则及其缓和261
第九章 物权变动法律制度的完善272
第一节 物权变动模式探讨272
第二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290
第三节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302
第四节 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的认定320
第五节 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335
第十章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347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与不足347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354
第三节 集体所有背景下成员权制度的完善359
第十一章 用益物权制度的完善366
第一节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的完善366
第二节 确认房屋居住权制度369
第三节 确认房屋典权制度371
第四节 规定农村土地经营权373
第十二章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76
第一节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趋势376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中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85
第五编 债与合同法401
第十三章 民法典应设置债法总则编401
第一节 民法典应设置债法总则编401
第二节 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的关系407
第三节 债法总则和合同法总则内容的分工与协调420
第十四章 合同法的体系及其完善427
第一节 合同法的体系构建427
第二节 合同法体系的构成431
第三节 合同法组织经济功能的发展435
第四节 当代合同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合同法的影响454
第十五章 合同法总则的完善482
第一节 完善合同订立规则482
第二节 完善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489
第三节 完善合同形式制度492
第四节 完善利益第三人合同制度497
第五节 完善合同无效制度498
第六节 协调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之间的关系505
第七节 确认情事变更制度516
第八节 区分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新528
第九节 完善合同解除制度532
第十节 完善约定违约损害赔偿制度538
第十一节 明确混合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540
第十六章 合同法分则体系的完善543
第一节 增加有名合同的类型543
第二节 确认预约合同及其效力547
第三节 买卖合同相关规则的完善554
第四节 合同法分则相关规则的完善556
第六编 侵权责任法563
第十七章 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563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的独立成编563
第二节 明确侵权责任法的功能定位570
第三节 侵权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578
第四节 民法典应继受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中国元素591
第十八章 侵权责任法总则体系的完善603
第一节 协调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之间的关系603
第二节 区分侵害权利和侵害利益的责任构成要件610
第三节 构建事故损害综合救济制度612
第四节 完善共同侵权制度617
第五节 完善过失相抵制度622
第六节 增设损益相抵规则629
第十九章 侵权责任法分则体系的完善638
第一节 独立的侵权责任法分则体系是我国侵权立法中的重大创举639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关于特殊侵权责任的类型化的特色646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分则体系中类型化规定的完善652
第四节 民法典的编纂与侵权责任法分则中具体制度的完善656
第七编 继承法697
第二十章 继承法体系的完善697
第一节 继承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697
第二节 继承法的体系建构705
第三节 我国继承法体系的完善711
第二版后记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