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茶典全图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茶典全图解](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949767.jpg)
- 罗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180218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茶文化-中国-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茶典全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茶文化与养生保健2
第一章 忆茶史,说茶事,悟茶道2
悠悠茶史,香袭千年2
饮茶小史2
泡茶方法的演变3
中国茶文化的世界传播之路4
茶马古道4
海上茶叶之路6
有关茶的故事9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9
妙玉敬茶的故事10
以茶代酒11
十八棵御树的传说12
斗茶的乐趣13
仙风道骨访茶人14
茶圣陆羽14
王濛与水厄16
茶仙卢仝16
元稹与七言茶诗18
爱茶人白居易19
赵佶御笔著茶论19
苏轼喻茶如佳人20
王安石喜茶擅鉴水22
李清照饮茶助学23
茶神陆游24
茶道专家张岱24
和谐悠然的中国茶道25
何为茶道25
茶道与传统文化25
茶道精神的内涵28
茶道美学29
学习茶道应知的茶书典籍31
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31
茶经之后的著名茶典32
茶道在国外34
日本茶道34
韩国茶道35
英国茶道36
中国的茶德和茶俗38
茶德38
茶俗39
第二章 认识茶,了解茶43
茶树的起源43
茶树的起源时间43
茶树的发源地43
茶树的形态44
根44
茎44
芽44
叶44
花45
果45
茶树的种植条件46
土壤46
气候46
地形46
茶叶的规格47
现代制茶工艺流程48
采茶48
高档铁观音的制茶过程51
茶叶的分类53
茶叶的基本分类53
按茶树分类54
按烘焙温度分类55
按发酵程度分类55
按茶叶形态分类55
按采收季节分类55
其他分类方法56
茶叶的选购和保存57
茶叶的选购57
茶叶的保存58
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产茶区60
中国的四大茶区60
按省分布的中国茶区60
特别专题:解析普洱茶63
普洱茶的历史渊源63
普洱茶的分类63
普洱茶的选购64
普洱茶的贮存65
普洱茶的营养价值66
第三章 精致茶具配名茶67
茶具览胜67
陶制茶具67
瓷制茶具67
玻璃茶具67
金属茶具67
天然植物茶具67
茶人必备茶具68
万般茶具,情钟紫砂77
壶为茶之父77
紫砂壶是爱茶人士的首选77
如何选购紫砂壶78
如何使用和保养紫砂壶79
好茶需用妙器配81
茶台与环境的妙配81
按泡茶习惯选配茶具81
茶具间协调81
茶具色泽的选配82
茶具因人而异82
第四章 泡茶83
茶的烹煮方式的演变83
煮茶法:源于西汉,盛于初唐83
煎茶法:盛行于中晚唐83
点茶法:流行于南宋84
泡茶法:流传至今84
泡茶择水有讲究85
清水出茶心——水之鉴85
佳茗配美泉——水之美86
水甘茶串香——水之试86
精茗借水发——水之养87
不可不知的泡茶三要素88
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88
投茶量88
冲泡时间和次数88
常用泡茶技艺89
醒茶89
浸润茶89
淋壶89
高冲水,低斟茶89
泡茶、奉茶中的礼仪90
泡茶中的礼仪90
奉茶中的礼仪90
精彩的茶艺展示92
玻璃杯茶艺展示92
盖碗茶艺展示94
紫砂壶茶艺展示96
瓷壶茶艺展示98
第五章 鉴茶与品茶100
茶的外形评鉴100
形状100
色泽102
整碎102
净度102
茶的内质评鉴103
观汤色103
嗅香气103
品滋味104
评叶底105
慧眼识茶分高下106
真茶与假茶的鉴别106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107
次品茶与劣变茶的鉴别108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鉴别109
品茶是一种意境110
品茶要找一个好时机111
品茶需清净111
品茶要禅定111
品茶需好伴111
品茶要品『色、香、味、韵』112
色112
香112
味112
韵112
品茶中的礼仪113
品玻璃杯茶的礼仪113
品盖碗茶的礼仪113
品瓷碗茶的礼仪113
第六章 茶与健康114
喝茶就是喝健康114
茶为健康饮料114
茶的主要成分及保健功效115
喝茶对人体健康好处多多115
找到专属你的那款茶118
不同人群的保健茶饮123
学生的益智茶123
老师的润喉茶123
男性的保健茶124
女性经期养护茶125
孕妈妈的安胎茶126
老年人的长寿茶127
神经衰弱人群的安神茶128
小朋友的健康茶饮129
几款经典的美容茶方130
美容养颜茶130
清脂减肥茶134
亮眼明眸茶138
一年四季养生保健茶饮140
春季强身防病茶140
夏季清热消暑茶142
秋季防燥润肺茶146
冬季防寒暖身茶148
常见疾病的茶疗方151
贫血151
失眠151
健忘152
牙龈出血152
盗汗152
偏头痛153
感冒153
咳嗽154
咽炎155
慢性支气管炎155
哮喘156
高血压156
冠心病157
高脂血症157
月经不调和痛经157
更年期综合征158
便秘158
腹泻159
食欲不振159
呕吐160
消化不良160
口臭160
口腔溃疡161
牙痛161
下篇 七大茶类品鉴164
第七章 绿茶品鉴164
认识绿茶164
绿茶的种类164
绿茶的鉴别164
绿茶的加工工艺165
绿茶的贮藏165
绿茶的冲泡方法165
名优绿茶品鉴166
西湖龙井166
碧螺春168
黄山毛峰170
信阳毛尖172
开化龙顶174
六安瓜片176
太平猴魁178
雪水云绿180
安吉白茶182
径山茶184
都匀毛尖186
南京雨花茶188
莲心绿茶189
婺源绿茶190
蒙顶甘露191
狗牯脑茶192
庐山云雾茶194
老竹大方195
恩施玉露196
顾渚紫笋197
千岛玉叶198
遵义毛峰199
千岛银针200
休宁松萝201
梅尖银毫202
绿扬春203
天山绿茶203
绿牡丹204
竹叶青204
舒城兰花205
安化松针205
紫阳毛尖206
瀑布仙茗206
金山翠芽207
太湖翠竹207
金坛雀舌208
阳羡雪芽208
上饶白眉209
赛山玉莲209
凌云白毫210
涌溪火青210
天目青顶211
松阳银猴211
桂林毛尖212
敬亭绿雪212
仙人掌茶213
望海茶213
第八章 红茶品鉴214
认识红茶214
红茶的种类214
红茶的鉴别214
红茶的加工工艺215
红茶的贮藏215
红茶的冲泡方法215
名优红茶品鉴216
正山小种216
坦洋工夫218
祁门红茶220
政和工夫222
九曲红梅223
金骏眉224
银骏眉225
滇红226
宜红227
宁红228
英红229
碎2号230
川红231
荔枝红232
信阳红233
第九章 乌龙茶品鉴234
认识乌龙茶234
乌龙茶的种类234
乌龙茶的鉴别234
乌龙茶的加工工艺234
乌龙茶的贮藏235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235
名优乌龙茶品鉴236
安溪铁观音236
武夷大红袍238
武夷肉桂240
武夷水仙242
高山乌龙243
凤凰水仙244
冻顶乌龙246
阿里山乌龙248
永春佛手249
黄金桂250
水金龟251
白鸡冠252
铁罗汉253
东方美人254
白芽奇兰255
凤凰单枞256
第十章 白茶品鉴258
认识白茶258
白茶的种类258
白茶的鉴别258
白茶的加工工艺258
白茶的贮藏259
白茶的冲泡方法259
名优白茶品鉴260
白毫银针260
贡眉262
白牡丹263
第十一章 黄茶品鉴264
认识黄茶264
黄茶的种类264
黄茶的鉴别264
黄茶的加工工艺264
黄茶的贮藏265
黄茶的冲泡方法265
名优黄茶品鉴266
霍山黄芽266
君山银针268
蒙顶黄芽268
北港毛尖269
广东大叶青269
第十二章 黑茶及紧压茶品鉴270
认识黑茶及紧压茶270
黑茶的种类270
黑茶及紧压茶的鉴别270
黑茶及紧压茶的加工工艺271
黑茶及紧压茶的贮藏271
黑茶及紧压茶的冲泡方法271
名优黑茶及紧压茶品鉴272
宫廷普洱茶272
广西六堡茶274
安化黑茶276
生沱茶278
熟沱茶279
生砖茶280
熟砖茶281
七子饼生茶282
七子饼熟茶283
第十三章 花茶品鉴284
认识花茶284
花茶的种类284
窨制花茶的鉴别284
窨制花茶的加工工艺285
花茶的贮藏285
花茶及花草茶的冲泡方法285
名优花茶及花草茶品鉴286
茉莉花茶286
玫瑰花茶288
苦丁茶290
黄山贡菊292
杭白菊294
附录一 名优绿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296
附录二 普通绿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297
附录三 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298
附录四 工夫红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299
附录五 红碎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0
附录六 黑茶(散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1
附录七 紧压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2
附录八 白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3
附录九 黄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4
附录十 花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5
附录十一 袋泡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