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资争议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资争议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之研究
  • 简良机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0408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资争议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二篇 本论11

第一章 劳资争议之意义13

第一节 国内学者之诠释13

第二节 各国立法例规定15

一、日本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5

二、英国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6

三、美国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7

四、韩国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7

五、新加坡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8

六、香港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9

七、西德立法例规定之定义19

第三节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20

第二章 劳资争议之种类及其处理23

第一节 权利事项与调整事项之争议23

一、权利事项与调整事项争议之定义24

二、我国现行「劳资争议处理法」将劳资争议区分为「权利事项」与「调整事项」之争议之经过与缘由27

三、区分为「权利事项」与「调整事项」两种争议必要性之探讨28

四、我国「劳资争议处理法」争议分类之检讨与改进30

第二节 个别争议与团体争议37

一、个别争议与团体争议之意义37

二、个别争议与团体争议之区别38

三、「个别争议」、「团体争议」与「劳资争议」概念上之界定40

四、对我国「劳资争议处理法」现行有关规定之检讨41

第三节 劳动契约终止(解雇)之争议42

一、解雇之意义及种类42

二、各国立法例对解雇之限制规定44

三、法律禁止解雇之原则规定49

四、团体协约对解雇之限制63

五、工作规则对解雇之限制65

六、违法解雇争议之法律救济途径68

七、对我国现行解雇立法之检讨80

第四节 团体协约之争议92

一、团体协约争议之处理程序92

二、对国内处理团体协约争议之检讨93

第五节 国内常见之重大劳资争议96

一、年终奖金之争议96

二、公营事业之劳资争议111

第三章 劳资争议之原因及其改进方向157

第一节 争议件数与人数之比较分析157

第二节 发生劳资争议之原因项目161

第三节 发生劳资争议之因素163

一、资方未能切实遵守劳工法令164

二、劳资双方认知之差距165

三、劳动法规不合时宜及不切实际且未臻周延166

第四节 劳资争议之改进方向167

第四章 劳资争议之手段171

第一节 劳方的争议手段171

一、罢工171

二、怠工308

三、杯葛311

四、占据工厂313

五、生产管理315

六、纠察行为317

第二节 责方的争议手段319

一、关厂319

二、停工329

三、临时雇工329

四、黑名单或白名单330

五、工业侦探331

六、排工331

第五章 劳资争议行为之正当性333

第一节 争议主体之正当性333

第二节 争议目的之正当性334

第三节 争议程序之正当性337

一、未经团体交涉之罢工337

二、未依投票程序之罢工339

三、未经预告程序之罢工340

第四节 争议手段之正当性342

一、集体拒绝加班343

二、集体请假、休假344

三、集体开会347

四、顺法抗争347

第六章 各国劳资争议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49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349

第二节 美国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53

一、处理争议之两大立法规范系统354

二、劳资争议处理制度360

第三节 西德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63

一、处理争议之相关法律365

二、劳资争议处理制度366

第四节 法国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69

一、处理争议之相关规范369

二、劳资争议处理制度371

第五节 义大利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74

一、团体争议(利益争议)之处理程序375

二、个人争议(权利争议)之处理程序377

第六节 瑞典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80

一、相关之立法规范380

二、劳资争议处理制度382

第七节 澳大利亚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84

一、相关之立法规范384

二、劳资争议之处理程序387

第八节 纽西兰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89

一、相关之立法规范390

二、劳资争议之处理程序391

第九节 加拿大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94

第十节 英国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96

第十一节 日本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397

第十二节 韩国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401

第十三节 我国之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405

一、我国劳资争议之立法规范405

二、我国劳资争议之处理制度406

三、实务适用疑义问题之研讨429

第七章 劳资争议之解决与防止433

第一节 各当事者解决劳资争议之立场与目标437

第二节 各国解决劳资争议之目标438

一、义大利438

二、美国439

三、西德439

四、澳大利亚439

五、日本440

第三节 防止劳资争议之途径440

一、资方应率先切实遵守法令440

二、劳方亦应遵守争议规范441

三、应全面修订有关法令442

四、政府应保持行政中立442

五、应避免第三者介入444

六、应建立员工申诉制度445

七、加强签订团体协约446

八、实施劳工参与制度447

九、加强召开劳资会议448

十、促进劳工福利449

十一、实施员工分红入股制度450

十二、编订「劳资争议处理模式范例手册」451

十三、宜建立预警制度452

十四、编印争议法令并分发宣导452

第八章 对我国劳资争议立法规范及处理制度之检讨与建议(建议事项三十三则)455

第三篇 结论499

附录 劳资争议处理法507

参考文献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