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 第1卷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 第1卷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
  • 周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598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复合材料-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 第1卷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构筑超常电磁介质的常规路线1

1.1左手材料及其特性1

1.2左手材料的实现5

1.3新的结构单元的探索8

1.4基于金属谐振单元超材料的挑战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基于陶瓷颗粒电磁谐振单元的介质基超材料18

2.1基于Mie谐振的有效电磁参数理论分析与模拟18

2.1.1Lewin模型18

2.1.2理论计算19

2.1.3数值模拟22

2.2陶瓷颗粒超材料样品的设计与制备24

2.2.1样品设计24

2.2.2陶瓷颗粒样品的制备及表征25

2.2.3陶瓷超材料样品的组装27

2.3测试结果28

2.4各向同性负有效磁导率超材料29

2.4.1模拟场分布验证29

2.4.2色散计算验证31

2.4.3左手透射通带实验验证32

2.5介质人工分子——陶瓷颗粒间的相互作用35

2.5.1电磁波电场方向的电磁相互作用36

2.5.2电磁波磁场方向的电磁相互作用41

2.5.3电磁波传播方向的电磁相互作用46

2.5.4立方晶格常数a的影响51

2.6小结60

参考文献61

第3章 基于铁氧体铁磁共振的超材料62

3.1基本思路与原理62

3.1.1磁矩进动的物理过程63

3.1.2无限大旋磁介质在静磁场和交变磁场共同作用下的磁导率64

3.1.3平面波在无限大旋磁介质中的传播66

3.1.4铁磁共振的高频行为71

3.2铁氧体片/金属线复合左手材料的构造与电磁传输78

3.2.1研究方法79

3.2.2单独铁氧体片的电磁传输特性81

3.2.3YIG片/金属线(柱)复合结构左手传输特性的实验与模拟85

3.2.4基于YIG片/金属线复合的非互易左手传输的实验与模拟94

3.3铁氧体棒/金属线复合左手材料的构造与电磁传输98

3.3.1YIG棒阵列的电磁传输特性99

3.3.2YIG棒/金属线复合结构左手传输特性的实验与模拟109

3.3.3YIG棒/金属线之间的电磁耦合112

3.3.4具有低损耗的铁氧体壳/金属线芯结构单元的左手材料121

3.3.5YIG方块/金属线复合结构的构造及其左手传输125

3.3.6S波段下YIG片(棒)/金属线复合结构的左手传输129

3.3.7垂直波导窄边加场YIG/金属线复合结构的左手传输133

3.4铁氧体/电介质复合全介质左手材料139

3.4.1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电共振理论139

3.4.2SRR/BST棒复合介质的左手传输140

3.4.3YIG棒/BST棒复合介质的左手传输143

3.5铁氧体/金属线复合左手材料的负折射表征146

3.5.1实验原理与背景146

3.5.2实验装置及检验149

3.5.3实验结果与分析152

3.6小结157

参考文献159

第4章 基于极性晶格振动的本征超常电磁介质161

4.1极性晶格振动实现超常介电响应的机制与原理161

4.1.1极性晶格振动与介电谐振161

4.1.2横模频率对超常介电特性的影响164

4.1.3阻尼系数对超常介电特性的影响164

4.1.4静态介电常数对超常介电特性的影响165

4.1.5高频介电常数对超常介电特性的影响165

4.1.6元素电负性对超常介电特性的影响166

4.2介电常数成分可调的红外超常电介质167

4.2.1材料体系确定168

4.2.2实验样品准备与表征168

4.2.3测试方法169

4.2.4实验结果171

4.3红外波段电磁隐身斗篷设计和模拟180

4.3.1模拟方法181

4.3.2二维各向同性环形隐身斗篷设计和模拟182

4.3.3二维地毯式隐身斗篷设计和模拟189

4.4红外全介质左手材料设计和模拟198

4.4.1红外全介质左手材料199

4.4.2电、磁单元间耦合效应对左手特性影响205

4.4.3全介质左手材料折射行为研究211

4.5基于晶格振动的强各向异性介质及其负折射特性213

4.5.1强各向异性材料实现负折射的基本原理214

4.5.2样品准备、测试方法和模拟手段218

4.5.3基于极性晶格振动的强介电各向介质219

4.6小结225

参考文献227

第5章 基于电子共振跃迁的光频超常电磁响应230

5.1稀土掺杂晶体的电子跃迁行为230

5.2电偶极跃迁型超常介电响应231

5.2.1电偶极跃迁的物理模型231

5.2.2稀土掺杂晶体的介电响应234

5.3磁偶极跃迁型超常磁响应237

5.3.1磁偶极跃迁的物理模型237

5.3.2稀土掺杂晶体的磁响应238

5.4负折射行为与左手通带240

5.5小结241

参考文献242

第6章 基于层状化合物的天然非正定介质244

6.1非正定介质244

6.1.1非正定介质及其电磁参数244

6.1.2非正定介质的特性245

6.1.3非正定介质的应用248

6.2单晶石墨的非正定介电性质及负折射行为250

6.2.1石墨介电性能251

6.2.2基于椭偏法的单轴各向异性晶体介电常数测试理论253

6.2.3石墨的介电测试257

6.2.4石墨的负折射行为测试260

6.2.5石墨负折射的模拟结果263

6.3其他层状化合物中的非正定介质266

6.3.1MgB2材料的非正定介电性质及负折射行为267

6.3.2铜基超导材料中的非正定介电性质271

6.3.3锶钌氧RP相系列材料的非正定介电性质280

6.3.4本征非正定介质分类285

6.4小结287

参考文献288

第7章 思考与展望291

7.1关于超材料意义的再思考291

7.2非金属基超常介质的应用前景293

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