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量刑与刑量 量刑辅助制度的全观微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量刑与刑量 量刑辅助制度的全观微视
  • 郭豫珍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317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量刑与刑量 量刑辅助制度的全观微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当代量刑辅助制度的改革与比较1

一、前言1

二、美国模式——数值化的量刑准则4

(一)量刑准则的刑罚思想渊源4

(二)雏型的建构与发展6

(三)案例说明13

(四)量刑准则对司法实务的影响16

(五)美国模式的宪法难题17

三、英国叙述性量刑改革的渊源与发展23

(一)前言23

(二)英国量刑改革的渊源与发展23

(三)英国模式的特点31

(四)案例说明34

四、澳洲模式——新南威尔斯州的资讯化量刑模式39

(一)前言39

(二)司法委员会41

(三)量刑委员会43

(四)量刑资讯研究系统46

(五)刑事上诉法院的准则性意见54

(六)准则性意见对量刑的影响56

(七)维多利亚州量刑系统补述61

五、荷兰的检方求刑准则64

(一)前言64

(二)刑事法院体系及其裁量权65

(三)北极星准则67

(四)北极星准则对法官量刑的影响69

(五)资讯科技在荷兰刑事司法体系的运用71

六、中国量刑改革的发展与实际73

(一)前言73

(二)中国学术界有关量刑的研究成果74

(三)山东省的「电脑量刑」模式79

(四)江苏省的「指导意见」模式83

(五)运用成果87

七、量刑模式的比较分析88

(一)主导机关88

(二)规范效力89

(三)思想基础91

(四)支援系统93

八、附录:加拿大的量刑制度概述98

贰、台湾量刑改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113

一、学术界量刑制度的研究113

二、司法实务界量刑改革历程的回顾120

(一)前言120

(二)以司法行政措施强化量刑规范121

(三)回应各界对量刑公正的期待123

(四)从实证与国际经验中找寻可能途径124

三、司法院「量刑资讯系统」的建置与检讨126

(一)缘起126

(二)量刑资讯系统的定位127

(三)量刑资讯系统建置作业与运用131

(四)代结论——澳洲新南威尔斯州量刑模式的启发143

參、刑罚目的观对法官量刑影响力的质化研究155

一、前言155

二、刑罚本质与目的的讨论157

(一)应报理论160

(二)预防理论160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164

(一)原始资料整理分析166

(二)资料检核167

四、法官量刑质性访谈结果与分析168

(一)法官的刑罚目的观169

(二)刑罚目的冲突与衡平173

(三)强盗案件量刑的考量因素175

(四)法官特定的宗教信仰对强盗案量刑的影响178

五、结论180

肆、刑罚裁量条款在审判实务上的运用之分析185

一、前言185

二、量刑理论的探讨188

(一)冲突理论191

(二)焦点关注理论192

(三)情绪控制理论193

(四)小结194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195

(一)质化研究195

(二)量化研究197

(三)研究概念测量与信度检验198

四、法官量刑质性访谈结果与分析201

五、量刑影响因素与量刑标准的分析205

(一)强盗犯罪特性分析205

(二)强盗犯罪量刑影响因素分析213

(三)强盗犯罪量刑理论模式的检验228

(四)量刑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233

六、发现与建议238

伍、超法规因素对法官量刑的影响249

一、前言249

二、美国有关超法规因素对量刑影响的研究252

(一)种族/血缘252

(二)被告的性别253

(三)被告的年龄254

(四)司法机构255

(五)被害人的感情反应256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256

(一)原始资料整理分析258

(二)资料检核258

四、法官量刑质性访谈结果与分析259

(一)量刑时考量的非法定因素259

(二)被害人或被告态度对量刑的影响259

(三)被害人或被告的性别对量刑的影响261

(四)发现261

五、结论265

陸、刑罚裁量的理论变迁与犯罪防治273

一、前言273

二、刑罚裁量的理论变迁274

(一)从罪刑擅断思潮到严格罪刑法定主义275

(二)从严格罪刑法定向相对罪刑法定主义276

三、刑罚裁量的实践问题与成因279

(一)刑罚裁量的瑕疵279

(二)裁量瑕疵的成因281

四、刑罚裁量、刑罚目的观与犯罪防治的关系284

(一)刑罚的本质284

(二)刑罚的目的287

(三)刑罚裁量与刑罚目的观289

五、结论293

柒、「虞犯」概念在国际少年司法理念上的定位与检讨301

一、前言301

二、少年司法理念的源起304

三、欧美少年司法管辖的范围与其发展趋势305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体系306

(二)欧陆的少年司法体系310

(三)发展趋势312

四、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相关条款的诠释314

(一)儿童权利公约的发展与要点314

(二)联合国有关儿童权利重要准则性规范316

五、我国「虞犯」概念法制化的沿革与检讨320

(一)早期社会防卫观的立法意旨320

(二)从刑罚转向福利的设计323

(三)虞犯概念的论辩324

(四)立法理念的矛盾327

(五)运作实务的问题330

六、少年司法体系与福利行政体系的耦合与分权333

七、结论338

捌、Hirschi控制理论的原初观点与补全:家庭与父母管教方式在子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347

一、前言347

二、控制理论的崛起349

三、Hirschi控制理论的原初观念——社会约制352

(一)思想渊源352

(二)Hirschi控制理论的核心观念355

四、Hirschi控制理论的反思与补全——自然约制358

(一)Hirschi观念的自我反思359

(二)Hirschi对惩罚效应的辨正361

(三)Hirschi理论的补全363

五、家庭在控制结构上的角色366

六、控制理论对父母管教方式的观点369

(一)依附(attachment)370

(二)监督(supervision)371

(三)辨识(recognition)372

(四)惩罚(punishment)372

七、结论373

玖、解析美国丹诺律师的犯罪观:少年杀人事件成因的个案研究383

一、20世纪初一件骇人听闻的少年杀人事件383

二、研究目的384

三、文献探讨386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388

五、丹诺的犯罪观及其解析389

(一)心理、人格层面因素390

(二)家庭成长负因394

(三)社会不良因素397

六、国内一樁少年杀人事件的实证研究402

(一)心理、人格层面因素403

(二)家庭成长负因406

(三)社会不良因素408

七、结论410

拾、《为爱朗读》的道德与法415

一、Bernhard Schlink与Der Vorleser415

二、法律文学与道德417

三、法律小说中的「法」420

四、战后转型期的司法正义问题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