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铜川矿务局志 1955-199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铜川矿务局志 1955-1990
  • 铜川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铜川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7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铜川矿务局志 1955-199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 开发沿革51

第一章 最初的发现和利用51

第一节 与煤的最初接触51

第二节 新石器晚期的煤玉制品52

第三节 青铜器时代的煤玉雕刻52

第四节 铁器时代对煤的认识和利用54

第五节 汉至唐时期煤炭能源的开发55

第二章 手工开采的形成59

第一节 北宋时期煤炭的大量采用59

第二节 金元时期的煤炭开采62

第三节 明至清初煤炭的商品生产63

第三章 工场手工业的演变66

第一节 乾隆年间煤窑的兴办66

第二节 清代煤炭业兴旺时期立碑记盛情况68

第三节 晚清时期煤炭生产的徘徊69

第四节 民国前期采煤工场手工业的兴盛71

第四章 机器开采的兴起74

第一节 同官煤矿的创办74

第二节 同官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76

第三节 纷纷兴办的煤矿公司78

第四节 同宜耀县的煤炭生产83

第五章 现代生产的发展88

第一节 同官煤矿的新生88

第二节 铜川煤矿的成立90

第三节 铜川矿务局的崛起90

第二篇 煤田地质与勘探93

第一章 煤田地质93

第一节 自然地理95

第二节 地层、构造96

第三节 水文地质98

第四节 煤层与煤质98

第五节 矿产及开采地质技术条件102

第六节 勘探成果104

第二章 煤田勘探107

第一节 煤田地质调查107

第二节 煤田勘探111

第三节 水源勘探112

第四节 地质勘探机构119

第三章 矿井地质与测绘122

第一节 矿井地质122

第二节 矿山测绘125

第三篇 基本建设135

第一章 基建管理135

第一节 机构队伍135

第二节 管理体制137

第三节 工程管理138

第四节 施工技术139

第二章 设计与规划141

第一节 设计机构141

第二节 设计项目142

第三节 矿区规划144

第三章 基建投资145

第四章 矿井建设152

第一节 投产矿井152

第二节 改扩建和报废矿井155

第三节 在建和其它矿井159

第五章 地面建设160

第一节 铁路160

第二节 公路163

第三节 输变电165

第四节 工厂167

第五节 房屋168

第六节 矿区供水168

第四篇 煤炭生产173

第一章 生产组织173

第一节 指挥系统173

第二节 采掘队伍176

第二章 生产能力179

第一节 矿井井型179

第二节 矿井能力180

第三章 开拓掘进184

第一节 开拓布置184

第二节 井巷施工185

第三节 井巷支护186

第四节 采区布置186

第五节 三个煤量189

第六节 掘进技术指标189

第四章 井下开采193

第一节 采煤方法193

第二节 采煤工艺及装备195

第三节 采煤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9

第五章 露天开采204

第一节 采剥工艺204

第二节 边坡治理204

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206

第六章 通风208

第一节 机构设置208

第二节 通风方式与装备209

第三节 通风技术发展与管理209

第七章 环节系统215

第一节 基本概况215

第二节 提升系统216

第三节 井下运输217

第四节 井下供电224

第五节 压风225

第六节 供热227

第七节 通信227

第八章 筛选加工237

第五篇 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242

第一章安全工作242

第一节 安全监察机构与职权242

第二节 安全生产制度与实施243

第二章 矿井灾害防治246

第一节 瓦斯灾害防治246

第二节 煤尘防治249

第三节 顶板冒落防治250

第四节 井下火灾防治251

第五节 机电运输事故防治253

第六节 重大事故254

第三章 矿山救护260

第一节 救护大队260

第二节 救护活动261

第三节 技术装备及设施264

第四章 环境保护266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266

第二节 滑坡及治理270

第六篇 经营管理272

第一章 管理体制272

第一节 体制变革272

第二节 内部管理体制275

第三节 煤矿276

第二章 计划统计管理2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关系278

第二节 计划编制279

第三节 计划检查281

第四节 统计工作282

第三章 劳动工资管理283

第一节 机构及职责范围283

第二节 劳动管理283

第三节 工资管理285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2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295

第二节 核算管理296

第三节 成本管理297

第四节 资金管理298

第五节 煤炭税303

第六节 审计监督304

第五章 煤炭运输与销售308

第一节 机构308

第二节 销售309

第三节 运输321

第六章 物资供应管理3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职责范围326

第二节 物资计划与供应渠道327

第三节 材料管理329

第四节 仓库管理332

第五节 回收和修旧利废332

第六节 植树造林333

第七篇 煤炭科学研究335

第一章 科研机构与管理335

第一节 科研机构335

第二节 科研管理336

第三节 科技情报338

第二章 科技进步及科研成果345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改革345

第二节 巷道布置改进348

第三节 矿井支护改革348

第四节 采掘设备更新及工艺的改进350

第五节 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353

第六节 机电技术改进356

第八篇 多种经营362

第一章 机构3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2

第二节 直属企业366

第三节 多种经营集体经济协会366

第二章 产业项目开发368

第一节 资金来源368

第二节 开发历史369

第三章 经营管理375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经营方式375

第二节 经营管理机构与业务376

第三节 经济效益378

第四章 职工队伍与工资福利待遇380

第一节 职工队伍构成380

第二节 待业青年安置与职业培训381

第三节 工资384

第四节 福利待遇和劳动保护386

第九篇 教育工作387

第一章 教育概况387

第一节 教育工作387

第二节 教育机构388

第二章 基础教育389

第一节 中小学沿革389

第二节 中小学建设392

第三节 中小学师资392

第四节 中小学管理397

第五节 中小学教学399

第六节 学前教育407

第七节 中小学教育经费407

第三章 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409

第一节 职工培训409

第二节 函授教育410

第三节 铜川矿务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13

第四节 铜川矿务局教师进修学校414

第五节 铜川矿务局卫生学校414

第六节 陕西铜川煤矿技工学校416

第七节 铜川矿务局职业中学418

第十篇 新闻文化体育419

第一章 新闻事业419

第一节 新闻工作419

第二节 铜川矿工报420

第三节 广播电视421

第二章 文化宣传4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424

第二节 文学艺术创作424

第三章 文化娱乐429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429

第二节 活动与成果431

第四章 体育活动432

第一节 机构与业务范围432

第二节 活动与成果432

第十一篇 职工福利435

第一章 生活福利435

第一节 生活福利概况435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职能437

第三节 职工食堂438

第四节 职工澡塘444

第五节 职工住房444

第六节 劳动保护448

第七节 幼托工作455

第八节 招待所457

第二章 医疗卫生458

第一节 医疗组织458

第二节 医疗技术与设施464

第三节 疾病预防保健466

第四节 创伤急救与医务人员培训467

第五节 计划生育468

第十二篇 党群组织470

第一章 共产党470

第一节 组织机构470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472

第三节 党委重大决策476

第四节 组织工作480

第五节 干部管理483

第六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490

第七节 宣传工作492

第八节 统战工作496

第九节 纪律检查497

第十节 档案工作502

第二章 工会503

第一节 建国前工人运动503

第二节 工会组织504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506

第四节 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和群安工作509

第五节 职工生活福利工作511

第六节 女工和家属工作512

第三章 共青团514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历届团代会514

第二节 团的主要活动516

第四章 民主党派519

第一节 组织概况519

第二节 主要活动520

第五章 武装保卫521

第一节 武装521

第二节 矿山保卫523

第十三篇 人物与荣誉527

第一章 人物527

第一节 人物传略527

第二节 人物简介535

第三节 各级领导人546

第四节 全国与省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79

第五节总工会代表、共青团代表583

第六节 高级知识分子584

第二章 荣誉599

第一节 先进集体599

第二节 先进个人602

第十四篇 主要矿厂简介604

东坡煤矿604

鸭口煤矿608

徐家沟煤矿612

金华山煤矿616

王石凹煤矿620

李家塔煤矿624

史家河煤矿628

三里洞煤矿632

桃园煤矿636

王家河煤矿640

焦坪煤矿643

陈家山煤矿647

下石节煤矿650

铜川煤矿机械厂653

一五三厂655

附录657

一.清代奏折选657

二.清代碑文选658

三.遗闻异事659

四.煤炭名称演变660

五.艺苑撷英662

六.志余689

后记6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