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73091.jpg)
- 黄滋康,黄观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46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史略1
二、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演变2
三、棉花生产上种植杂交种比种植常规品种的优点5
第二章 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6
第一节 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7
一、显性基因互补——有利显性基因说7
二、等位基因互作——超显性说7
第二节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研究8
一、我国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10
二、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B的获得与研究13
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的利用15
第三节 棉花细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16
一、哈克尼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7
二、哈克尼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可育恢复性研究18
三、我国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三系法)研究21
第四节 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24
第五节 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光能利用与生物学产量27
一、生物技术导入异源基因27
二、分子标记技术28
三、基因工程与组织培养28
四、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形成的杂种优势28
五、提高棉株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学产量29
第六节 棉属种和野生种杂交29
第七节 棉花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30
第三章 棉花杂交种的杂种优势34
第一节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34
第二节 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36
第三节 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39
第四章 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与亲本选配41
第一节 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41
一、丰产性41
二、优质性42
三、抗枯、黄萎病性42
四、抗虫性43
第二节 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44
一、棉花杂交亲本的配合力44
二、棉花杂种二代优势的利用47
三、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50
四、我国高产棉花杂交种亲本选配的特点52
第五章 棉花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55
第一节 棉花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55
一、皮棉产量的构成因素56
二、幼苗势58
三、叶冠层59
四、株高与早熟性59
五、光合面积60
六、光合率61
第二节 棉花杂交种的产量优势62
一、高产杂交种与常规高产品种的比较62
二、棉花杂交种产量优势类型及适应区域68
第六章 棉花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72
第一节 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72
一、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的纤维遗传特性72
二、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种的纤维遗传特性73
第二节 棉花生产用种的纤维品质73
一、陆地棉品种的纤维品质73
二、陆地棉中优质纤维生产品种78
三、中国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原棉品质的比较79
第三节 陆地棉优质品种和杂交种的纤维品质81
一、优质纤维品种和杂交种81
二、强长纤维品种和杂交种84
第四节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种的纤维品质86
第七章 棉花抗枯、黄萎病的杂种优势89
第一节 棉花抗枯萎病、黄萎病品种选育90
一、高抗枯萎病、抗耐黄萎病品种选育91
二、抗枯萎病、抗耐黄萎病101
第二节 棉花抗、耐枯、黄萎病杂交种选育102
第八章 棉花抗棉铃虫的杂种优势110
第一节 抗棉铃虫品种与杂交种110
第二节 抗棉铃虫优质纤维品种与杂交种115
第九章 特殊性状的棉花杂交种及优势表现117
第一节 低酚棉117
一、低酚棉品种117
二、低酚棉杂交种119
第二节 彩絮棉119
一、彩絮棉色泽遗传研究119
二、彩絮棉品种119
三、彩絮棉杂交种120
第三节 鸡脚叶、水旱地两用及其他性状的品种和杂交种121
一、鸡脚叶标记三系杂交种的杂种优势121
二、水旱地两用品种和杂交种122
三、其他性状122
第十章 棉花杂交种制种技术124
第一节 人工去雄及不去雄授粉制种124
一、人工去雄授粉制种124
二、人工不去雄授粉制种125
三、制种田128
第二节 不育系制种128
一、利用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法”128
二、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二级法”130
三、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131
四、二系法、三系法及与人工制种法的比较132
第三节 蜜蜂传粉三系制种(网室棉花)132
一、蜜蜂授粉对三系生育期的影响133
二、蜜蜂授粉制种对棉株性状的影响133
三、网室蜜蜂授粉对衣分、铃重与纤维品质的影响134
四、网室蜜蜂授粉对产量的影响135
五、网室蜜蜂授粉对种子纯度的影响136
第四节 不同制种方法的杂交种种子生产成本138
第十一章 人工去雄育成的棉花杂交种144
第一节 抗病杂交种(其中4/5抗枯萎病,1/2耐抗黄萎病)145
第二节 优质纤维杂交种(绒长>30mm,比强度>31cN/tex)153
第三节 抗棉铃虫杂交种156
第四节 抗棉铃虫优质纤维杂交种162
第五节 彩絮棉杂交种164
第六节 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种165
第十二章 棉花不育系育成的杂交种167
第一节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交种167
一、抗耐病杂交种167
二、优质纤维杂交种169
三、抗棉铃虫杂交种169
四、抗棉铃虫优质纤维杂交种171
第二节 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172
一、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172
二、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种173
第十三章 棉花杂种优势的生产利用176
第一节 人工去雄制种及其杂交种176
一、丰产、抗病杂交种(20世纪70~90年代)176
二、抗虫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178
第二节 核雄性不育系制种及其杂交种179
一、核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种179
二、核不育二级法完全不育系杂交种180
第三节 最大年面积超100万亩棉花品种与杂交种及最大年面积超10万hm2棉花杂交种181
一、最大年面积超100万亩棉花品种与棉花杂交种181
二、最大年面积超10万hm2棉花杂交种188
第十四章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和展望190
第一节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190
一、新品种和新杂交种的同时选育190
二、加强陆地棉强优势优质抗虫杂交种的研究和利用191
三、品种(杂交种)选育、区域试验、良种繁育三个环节互相结合192
四、杂种一、二代同时在生产上利用192
五、扩大利用不育系和蜜蜂传粉制种192
六、选育种子无棉酚、棉株高棉酚、抗虫、无农药残毒的棉花新杂交种193
七、选育耐旱及水旱兼用的棉花新杂交种193
八、选育适于机械化操作、抗除草剂及麦后直播的超短季棉花新杂交种193
九、征集种质资源、加强性状创新194
第二节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展望195
一、棉花杂种优势测定的系统性和准确性195
二、亲本差异与杂种优势195
三、近交衰退与杂种F2代优势的利用196
四、陆地棉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96
五、多种杂种制种方法的应用196
六、杂种优势机理与预测196
七、杂交种种子体系的完善196
八、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197
参考文献198
编后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