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 宋元明清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 宋元明清卷
  • 陆学艺,王处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4886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史料-中国-隋代;政治思想史-史料-中国-唐代;政治思想史-史料-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 宋元明清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李觏1

《李觏集》1

礼论第一1

礼论第二3

礼论第四4

礼论第五5

礼论第六5

礼论第七6

删定易图序论6

周礼致太平论 国用第十六6

周礼致太平论 刑禁第一6

周礼致太平论 刑禁第二7

周礼致太平论 刑禁第三7

周礼致太平论 刑禁第四7

周礼致太平论 刑禁第五7

周礼致太平论 官人第七7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一8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二8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三8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五8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七8

周礼致太平论 教道第八9

周礼致太平论 国用第三9

富国策第一9

富国策第二9

富国策第四10

富国策第五10

安民策第一11

安民策第四12

安民策第五12

安民策第六12

安民策第八12

平土书 五13

潜书 五13

潜书 六13

潜书 八13

潜书 十三13

广潜书 一13

庆历民言 备乱14

庆历民言 损欲14

庆历民言 懋节14

庆历民言 复教14

上富舍人书14

与胡先生书15

杂文·原文15

石介16

《徂徕石先生文集》17

怪说17

是非辨19

复古制19

明四诛20

朋友解21

辨惑22

明隐22

中国论23

阴德论24

水旱责三公论25

欧阳修26

《欧阳修全集》27

原弊27

准诏言事上书29

朋党论34

本论35

正统论(三首)37

伶官传序41

宦者传论42

答祖择之书43

与乐秀才书44

答吴充秀才书45

答李诩书46

送徐无党南归序47

王安石49

《王文公文集》49

上皇帝万言书49

答吴子经书51

洪范传51

性情51

原性52

性说52

非礼之礼52

王霸52

太古53

礼乐论53

礼论53

原教54

材论54

取材54

兴贤54

风俗54

苏轼56

《苏轼文集》57

刑赏忠厚之至论57

教战守策58

蓄材用59

思治论60

谏买浙灯状63

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65

上神宗皇帝书67

稼说——送张琥77

张载78

《张载集》79

正蒙 太和篇第一79

正蒙 天道篇第三79

正蒙 神化篇第四79

正蒙 动物篇第五80

正蒙 诚明篇第六80

正蒙 中正篇第八81

正蒙 至当篇第九82

正蒙 三十篇第十一82

正蒙 有德篇第十二83

正蒙 有司篇第十三84

正蒙 大易篇第十四84

正蒙 乐器篇第十五84

正蒙 乾称篇第十七84

经学理窟 周礼85

经学理窟 诗书86

经学理窟 宗法86

经学理窟 礼乐87

经学理窟 气质88

经学理窟 义理88

经学理窟 学大原上89

经学理窟 学大原下90

张子语录 语录上91

张子语录 语录中92

拾遗·性理拾遗93

程颢、程颐94

《二程集》94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94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95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四95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五96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96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七9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九9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9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9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六99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99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99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101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101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101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101

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二103

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三103

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六103

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七103

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103

朱熹104

《朱子语类》104

卷一 理气上104

卷二 理气下106

卷三 鬼神107

卷四 性理一109

卷五 性理二116

卷六 性理三119

卷七 学一119

卷八 学二120

卷九 学三120

卷一○ 学四121

卷一一 学五121

卷一二 学六122

卷一三 学七122

卷一四 大学一123

卷一五 大学二124

卷一六 大学三126

卷一七 大学四或问上128

卷一八 大学五或问下128

卷一九 论语一130

卷二○ 论语二130

卷二一 论语三131

卷二三 论语五131

卷六八 易四131

卷八五 礼二131

卷八七 礼四132

卷九四 太极图132

卷一八○ 朱子五132

卷一一○ 朱子七133

卷一一三 朱子一○133

卷一一四 朱子一一134

《朱子大全》135

甲寅拟上封事135

癸未垂拱奏札一135

延和奏札二135

延和奏札五135

行宫便殿奏札二135

杂著·元亨利贞说135

仁说135

论语或问说136

明道论性说136

乐记动静说136

观过说136

中庸首章说136

养生主说136

陆九渊137

《陆九渊集》138

与曾宅之138

与胡季随140

与舒西美142

与李宰142

与赵咏道144

天地之性人为贵论145

好学近乎知146

学问求放心147

主忠信147

毋友不如己者148

人不可以无耻149

养心莫善于寡欲149

语录上149

语录下151

陈亮153

《陈亮集》153

书疏153

问答153

勉彊行道大有功154

送吴允成连运序155

与应仲实155

又乙巳春书之一155

又乙巳春书之二155

又乙巳秋书156

与陈君举156

又甲辰秋书156

叶适157

《叶适集》158

上西府书158

寄王正言书160

进卷·总义161

国本162

民事166

中庸170

官法172

资格176

法度·总论177

兵·总论181

财计183

君德187

治势190

财·总论194

经总制钱196

和买198

折帛199

茶盐199

题薛常州论语小学后199

进故事200

耶律楚材201

《元文类》204

请班师204

奏定税法及立十路课税所205

谏屠城及杀逃俘205

议户籍与分封206

谏选室女及括马汉地206

陈时务十策206

论孔子之教206

《元史》206

请早定宗社大计206

条便宜十八事207

谏轻系大臣207

奏用儒臣及考试儒士207

《湛然居士文集》208

寄赵元帅书208

约善长和诗战书209

寄万松老人书209

西游录序210

辨邪论序210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211

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211

楞严外解序212

心经宗说后序213

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213

释氏新闻序214

屏山居士金刚经别解序215

万松老人万寿语录序215

屏山居士鸣道集序216

贫乐庵记216

燕京大觉禅寺创建经藏记217

和公大禅师塔记218

自赞218

题万寿寺碑阴220

祭侄女淑卿文220

为庆寿寺作万僧疏221

请某公庵主住竹林疏221

请定公庵主出世疏221

安庆织万佛疏221

法语示犹子淑卿221

《正统道藏》222

玄风庆会录222

姚枢226

《元文类》227

论治道八目三十条227

屯田以备攻宋策227

举教官及言朝政兵卫事228

料李王亶叛谋228

论中统政绩228

议征宋宜止杀安民229

窦默230

《元名臣事略》231

请用正人端士执政231

请置国学231

论直言231

许衡232

《全元文》(2)234

时务五事234

立国规摹234

中书大要235

为君难六事(践言防欺任贤去邪得民心顺天道)236

农桑学校239

慎威240

汰省冗官疏242

议枢密之设242

论生民利害疏242

与窦先生243

子玉请复曹卫244

《许文正公遗书》245

语录245

忽必烈251

《全元文》(3)253

即位诏253

止贡献诏253

均赋役诏253

中统建元诏254

置诸路提举学校官诏254

设立医学诏254

免医人部役诏255

承荫诏255

褒封制词255

行蒙古字诏256

劝农桑诏256

建国号诏256

命许衡为怀孟教授制257

大成加封制257

归附安民诏257

军占民田回付本主诏257

开荒田土无主的做屯田诏258

颁授时历诏258

佛道二家辨析诏258

惠鳏寡诏259

辄杀人诏260

免秀才杂泛差役谕旨碑260

《元史》260

摘录260

郝经263

《全元文》(4)265

班师议265

立政议267

河东罪言270

便宜新政271

删注刑统赋序272

养说273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中统元年冬)274

气276

思治论276

礼乐278

时务280

刘因281

《全元文》(13)283

渡江赋283

上宰相书285

遂初亭说286

希圣解286

叙学287

吴澄292

《全元文》(14、15)294

纲常明鉴序294

滕国李武悯公家传后序294

诚求堂说295

主敬堂说296

敬义齐说297

无极太极说297

崇文阁碑298

杂识299

玉元鼎字说306

崇仁县元侯木撒飞仁甫字说306

通鉴307

答程教讲义307

评郑夹漈通志答刘教谕309

答人问性理311

尊德性道问学齐记312

私录纲领313

邓牧321

《伯牙琴》323

自序323

见尧赋323

君道324

吏道325

名说326

宝说326

二戒——学柳河东327

元无人传328

寓屋壁记328

逆旅壁记329

永庆院记329

友古斋记330

亦山斋记330

昊天阁记331

代问道书332

西湖修禊序332

后序333

马端临334

《文献通考》338

自序338

卷二六五341

卷四七342

卷四九343

卷一五三343

卷一五六344

卷一○344

卷一五344

卷一九344

卷二○345

卷一三345

卷一四九345

卷一二346

卷一六三346

卷一七347

元代民族压迫政策体现的社会思想348

《元史》、《元典章》等352

陈攻金策及颁新令357

增盐、茶、酒醋水课357

乌古孙良桢奏仪进让经筵疏一357

请从汉人南人礼制二358

元代道教中的社会思想359

《正统道藏》、《南村辍耕录》、《金文最》等364

论为治之方长生之道365

请戒不孝365

谏狩猎366

陈情表370

寄四川同道书370

神清观十六绝序371

大丹直指序371

学仙记372

刘基374

《郁离子》375

规执政375

良桐375

蜀贾375

喻治375

噪虎376

抟沙376

灵丘丈人376

无畏阶祸377

养鸟兽377

大人不为不情377

任己者术穷378

天地之盗378

道术378

种树喻379

聚天下者犹的379

琴弦379

知止379

主一不乱380

直言谀言380

石激水380

楚巫381

小人犹膏381

寡悔381

招安382

天下贵大同382

树怨382

赏爵382

大智383

七出383

卖柑者言383

伐寄生赋并序384

罗钦顺385

《困知记》385

上卷 第六章385

上卷 第十一章386

上卷 第四十四至四十九章386

上卷 第五十一至五十四章387

下卷 第十四章388

续卷上 第四十二章388

续卷下 第四章388

三续 第七、八、九章389

王阳明390

《王阳明全集》390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390

传习录中 答聂文蔚一392

传习录中 答聂文蔚二393

传习录中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394

外集三 答储柴虚394

公移二 南赣乡约396

续编一 大学问398

续编三 庐陵县公移400

王艮403

《王心斋全集·近溪先生明道录》403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403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语录·答问补遗406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 鳅鳝赋406

何心隐408

《何心隐集》409

原人409

仁义409

论友410

语会410

论中410

寡欲411

辩无欲412

聚和率教谕族俚语412

聚和率养谕族俚语413

修聚和祠上永丰大尹凌海楼书415

任论415

归有光417

《震川先生全集》417

贞女论417

张雄字说418

言解418

性不移说418

送许子云之任分宜序419

家训记419

忠恕违道不远419

圣人之心无穷420

海瑞421

《海瑞集》421

客位告辞421

治黎策421

淳安县政事序422

知县参评422

禁馈送告示423

招抚逃民告示423

使毕战问井地424

孟子道性善论425

乡愿乱德425

政序426

巧言令色足恭章426

李贽428

《李贽文集》429

续焚书 圣教小引429

续焚书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429

续焚书 三教归儒说429

焚书 答耿中丞430

焚书 答刘宪长431

焚书 答耿司寇告别431

焚书 答耿司寇432

焚书 答邓明府433

焚书 童心说434

焚书 四勿说435

焚书 因记往事435

焚书 兵食论436

焚书 论政篇437

焚书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438

初潭集 夫妇篇总论438

藏书 德业儒臣后论439

焚书 答耿司寇439

续焚书 论交难440

吕坤441

《呻吟语》442

卷一 性命442

卷一 存心442

卷一 谈道443

卷二 修身444

卷二 问学446

卷三 应务446

卷四 世运447

卷四 品藻448

卷五 治道450

卷六 人情456

卷六 广喻457

陈确458

《陈确集》459

圣人可学而至论459

养生送死论上459

养生送死论下460

产论述460

异端论461

广乐志论461

子惑论461

私说462

揣摩说462

侮辱解463

名利463

近言集464

胜蔽464

无欲作圣辩465

葬论465

方以智467

《东西均》468

扩信468

尽心468

公符472

译诸名472

容遁473

食力477

名教478

疑信481

疑何疑482

无如何484

顾炎武485

《顾亭林诗文集》486

郡县论一486

郡县论三486

郡县论五487

郡县论六487

生员论上487

生员论中488

杨氏祠堂记488

华阴王氏宗祠记489

《日知录集释》490

凡易之情490

言私其?490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490

人材490

人聚491

周末风俗491

正始492

清议492

名教492

廉耻493

重厚493

三反494

南北风化之失494

南北学者之病494

士大夫晚年之学494

贫者事人494

赌博494

黄宗羲495

《明夷待访录》496

原君496

原臣497

原法498

学校499

财计三499

《黄梨洲文集》500

与陈乾初论学书500

七怪500

王夫之502

《船山全书》503

大禹谟一503

禹贡503

甘誓504

太甲二504

思问录外篇505

俟解505

张子正蒙注卷二 天道篇509

张子正蒙注卷四 大心篇509

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大学·圣经509

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大学·传第十章510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论语·学而篇511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论语·里仁篇511

读四书大全说卷五 论语·述而篇512

诗广传卷二 魏风512

诗广传卷三 小雅512

读通鉴论卷二 鲁两生惑于管子衣食足而后礼义兴之邪说513

读通鉴论卷二 萧何以壮丽示威514

读通鉴论卷二 高帝重挫贾人为知政本514

读通鉴论卷二 娄敬祸天下515

读通鉴论卷三 史氏阴德之说坏人心风俗515

读通鉴论卷四 赵广汉以刻覈得民誉516

读通鉴论卷四 汉循吏多求名伪饰516

读通鉴论卷四 京房考课之法不可行517

读通鉴论卷四 吏民入钱榖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官大夫官府史缇骑营士各有差518

读通鉴论卷七 禁锢贼吏子孙为乱国重典518

读通鉴论卷八 马融言嫁娶丧葬宜俭似是实非519

读通鉴论卷一○ 魏矫汉末标榜而流为玄虚奔竞520

读通鉴论卷一三 颜含辞筮521

读通鉴论卷一四 苻坚禁富商521

读通鉴论卷一六 魏焚图识禁巫觋522

读通鉴论卷一九 义仓名美非善政523

读通鉴论卷一九 万宝常斥何妥亡国之音524

读通鉴论卷一九 隋均田为虐民之政524

读通鉴论卷二三 杨绾欲复孝廉之举终不可行525

读通鉴论卷二六 禁浮屠宜使与巫者等526

四书训义卷二528

四书训义卷三528

四书训义卷五529

四书训义卷九529

四书训义卷一○529

四书训义卷一三530

四书训义卷一九530

四书训义卷二一531

唐甄532

《潜书》533

辨儒533

宗孟533

自明534

七十535

有为536

格定537

去名538

鲜君539

抑尊539

备孝540

内伦541

善施541

交实542

食难542

养重543

贞隐543

大命544

破崇544

尚治544

富民546

明鉴547

考功547

存言548

六善549

善游549

柅政550

除党550

室语551

颜元553

《颜元集》554

驳气质性恶554

明明德554

性理评555

由道556

总论诸儒讲学556

井田557

治赋558

学校558

封建559

重征举559

靖异端560

唤迷途561

朱子语类评562

辟异录辟僧徒异563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法乾563

戴名世565

《戴名世集》566

章泰占文稿序566

订交序566

抚盗论566

命说示郑叟567

书货殖传后568

钱神问对569

盲者说570

戴震……(571 )572

《原善》572

卷上572

卷中572

卷下573

《孟子字义疏证》574

卷上 理574

卷中 性577

卷下 才578

卷下 道579

卷下 仁义礼智579

卷下 权580

洪亮吉582

《洪亮吉集》583

生死篇583

百年篇583

祸福篇584

治平篇585

生计篇585

命理篇586

天地篇587

丧葬篇587

好名篇588

守令篇588

吏胥篇589

文采篇590

形质篇590

征邪教疏591

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592

廉耻论593

服食论593

寺庙论594

后记5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