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蕨类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蕨类植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787052.jpg)
- 陆树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435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蕨类植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蕨类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
第二节 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系统位置4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作用5
第四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7
主要参考文献10
第二章 蕨类植物概述11
第一节 蕨类植物孢子体的形态特征12
第二节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形态特征27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32
主要参考文献37
第三章 蕨类植物分类39
第一节 松叶蕨亚门Subdivision Psilophytina41
一、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41
二、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41
松叶蕨目Psilotales41
1.松叶蕨科Psilotaceae42
2.梅溪蕨科Tmesipteridaceae42
第二节 石松亚门Subdivision Lycophytina43
一、石松亚门的主要特征43
二、石松亚门的主要类群43
石松目Lycopodiales43
3.石杉科Huperziaceae43
4.石松科Lycopodiaceae44
5.石葱科Phylloglossaceae47
卷柏目Selaginellales48
6.卷柏科Selaginellaceae48
第三节 水韭亚门Subdivision Isoephytina50
一、水韭亚门的主要特征50
二、水韭亚门的主要类群50
水韭目Isoetales50
7.水韭科Isoetaceae50
第四节 楔叶蕨亚门Subdivision Sphenophytina51
一、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51
二、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52
木贼目Equisetales52
8.木贼科Equisetaceae52
第五节 真蕨亚门Subdivision Filicophytina53
一、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53
二、真蕨亚门的主要类群53
(一)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53
瓶尔小草目Ophioglossales54
9.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54
10.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55
11.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58
莲座蕨目Marattiales59
12.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59
13.合囊蕨科Marattiaceae65
14.多孔蕨科Danaeaceae66
15.天星蕨科Christenseniaceae67
(二)原始薄囊蕨纲Protoleptosporang-iopsida68
紫萁目Osmundales68
16.紫萁科Osmundaceae68
(三)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70
水龙骨目Polypodiales70
17.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71
18.里白科Gleicheniaceae71
19.莎草蕨科Schizaeaceae76
20.海金沙科Lygodiaceae77
21.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79
22.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81
23.桫椤科Cyatheaceae83
24.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87
25.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89
26.鳞始蕨科Lindsaeaceae92
27.竹叶蕨科Taenitidaceae95
28.姬蕨科Hypolepidaceae96
29.蕨科Pteridiaceae98
30.凤尾蕨科Pteridaceae100
31.卤蕨科Acrostichaceae104
32.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106
33.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106
34.铁线蕨科Adiantaceae115
35.水蕨科Parkeriaceae(Ceratopteri-daceae)120
36.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122
37.车前蕨科Antrophyaceae130
38.书带蕨科Vittariaceae130
39.蹄盖蕨科Athyriaceae132
40.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143
41.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44
42.铁角蕨科Aspleniaceae161
43.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172
44.球子蕨科Onocleaceae173
45.乌毛蕨科Blechnaceae174
46.岩蕨科Woodsiaceae181
47.球盖蕨科Peranemaceae186
48.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188
49.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210
50.实蕨科Bolbitidaceae217
51.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220
52.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221
53.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223
54.条蕨科Oleandraceae226
55.骨碎补科Davalliaceae229
56.雨蕨科Gymnogrammitidaceae236
57.双扇蕨科Dipteriaceae237
58.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239
59.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240
60.槲蕨科Drynariaceae272
61.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277
62.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278
63.剑蕨科Loxogrammaceae280
目Marsileales280
64.科Marsileaceae281
槐叶目Salviniales282
65.槐叶科Salviniaceae282
66.满江红科Azollaceae282
主要参考文献284
第四章 蕨类植物生态287
第一节 蕨类植物与生态因子288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294
主要参考文献297
第五章 中国蕨类植物地理299
第一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300
第二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分区及其与邻近地区的联系305
第三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309
第四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314
主要参考文献315
第六章 蕨类植物细胞与孢粉317
第一节 蕨类植物细胞学318
第二节 蕨类植物孢粉学324
主要参考文献328
第七章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331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332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兴衰334
第三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337
主要参考文献338
第八章 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341
第一节 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相关概念、技术和方法342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346
主要参考文献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