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黑龙江地方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黑龙江地方简史
  • 吕秀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728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黑龙江省-地方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黑龙江地方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古代时期的黑龙江15

第一章 远古时期的黑龙江15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15

一、学田遗址15

二、阎家岗遗址16

三、呼玛十八站遗址16

四、饶河县小南山遗址17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17

一、兴凯湖地区的新开流文化18

二、嫩江流域的昂昂溪文化19

三、镜泊湖畔的莺歌岭下层文化20

第二章 商周至南北朝时期的黑龙江23

第一节 商周时期黑龙江地区各族的兴起23

一、肃慎23

二、东胡26

三、?貊28

第二节 汉晋时期夫馀、沃沮、挹娄和鲜卑的社会发展30

一、夫馀30

二、沃沮34

三、挹娄37

四、鲜卑40

五、汉魏时期的聚落址与古城址43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勿吉、室韦等各族的社会发展47

一、勿吉48

二、室韦50

三、乌洛侯52

四、地豆于54

五、豆莫娄54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黑龙江56

第一节 渤海国的建立56

一、粟末靺鞨的族源与地域56

二、渤海国的建立57

三、渤海国诸王的统治58

第二节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59

一、渤海国的阶级关系59

二、渤海国的政治制度60

三、渤海国的疆域61

四、渤海国的都城62

五、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63

第三节 渤海国时期的社会经济64

一、渤海国的农业生产64

二、渤海国的渔猎和采集65

三、渤海国的手工业65

四、渤海国的贸易66

五、渤海国的交通66

第四节 渤海国的灭亡67

一、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67

二、渤海国与新罗的关系69

三、渤海国的灭亡70

第五节 唐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70

一、粟末靺鞨与忽汗州都督府70

二、黑水靺鞨与黑水都督府71

三、室韦的发展与室韦都督府74

第六节 东丹国76

一、东丹国建立76

二、东丹国的南迁77

三、东丹国的废除78

第七节 渤海国的文化习俗79

一、渤海国的文字79

二、渤海国的生活习俗80

三、渤海国的音乐和舞蹈80

四、渤海国的婚丧习俗81

五、渤海国的宗教信仰81

第四章 辽朝时期的黑龙江82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与辽政权的建立82

一、契丹的兴起与发展82

二、辽政权的建立85

第二节 辽朝的政治制度86

一、四时捺钵制86

二、北南面官制及地方州县制与部族制并存88

三、头下军州制度88

第三节 辽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89

一、辽朝时期的女真族89

二、辽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建置91

第四节 辽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91

一、渔猎业92

二、畜牧业92

三、农业92

四、手工业93

五、商业93

第五节 辽朝的灭亡和西辽94

一、辽朝的灭亡94

二、西辽95

三、契丹族的消失98

第六节 辽朝时期契丹族的文化习俗99

一、语言文字99

二、文学和史学100

三、儒学与宗教100

四、绘画与雕塑101

五、饮食习俗102

六、婚姻丧葬习俗103

七、节日娱乐活动104

第五章 金朝时期的黑龙江105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105

一、女真族的兴起105

二、金政权的建立107

三、金政权的统一110

第二节 金朝的政治制度111

一、勃极烈制112

二、猛安谋克制112

三、改汉制113

四、释放奴婢113

第三节 金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14

一、金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14

二、金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的疆域115

第四节 金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经济的空前繁荣116

一、金朝封建制的确立与发展116

二、金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经济的繁荣117

第五节 金朝时期女真人的文化习俗120

一、金源文化的发展120

二、女真人的社会生活习俗122

三、金朝的主要遗址124

第六节 东夏国125

一、蒲鲜万奴生平126

二、东夏国的建立127

三、东夏国的国号、都城与疆域128

四、东夏国的灭亡129

第六章 元朝时期的黑龙江130

第一节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130

一、蒙古族的族源与兴起130

二、蒙古的统一131

三、元朝政权的建立与统一132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制度133

一、中央政治制度133

二、地方政治制度134

第三节 元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35

一、元朝时期女真分布状况136

二、元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37

三、分封诸王与乃颜哈丹之乱139

四、元朝在黑龙江地区的疆域140

第四节 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40

一、农业140

二、渔猎业140

三、手工业141

四、交通141

五、蒙古与女真的关系142

第五节 元朝统治全国局面的结束与北元政权143

一、元朝政权的灭亡143

二、北元政权143

第六节 元朝时期蒙古族的文化习俗144

一、蒙古族的语言文字144

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145

三、蒙古族的婚丧习俗146

四、蒙古族的宗教信仰147

第七章 明朝时期的黑龙江148

第一节 明政权的建立及其对黑龙江地区的统一148

一、明政权的建立148

二、明初对黑龙江地区的统一148

第二节 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49

一、中央的政治制度150

二、地方的政治制度150

三、军事机构151

四、监察机构151

五、都城152

第三节 明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52

一、辽东都司152

二、奴儿干都司153

三、永宁寺碑153

四、驿道的设置155

第四节 明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各民族156

一、女真族156

二、蒙古族157

三、吉烈迷和苦夷158

第五节 明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158

一、蒙古地区158

二、女真地区159

三、开设马市159

第八章 清初时期的黑龙江160

第一节 满族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160

一、关于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始祖的传说160

二、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对黑龙江地区的统一161

三、满族共同体的形成164

第二节 清初时期的政治制度166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166

二、军机处167

三、内阁167

四、八旗制度168

五、行省制度169

六、清朝在黑龙江地区实行的独特制度169

第三节 清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置171

一、盛京昂邦章京的设置171

二、宁古塔将军的设置171

三、吉林将军的设置172

四、黑龙江将军的设置174

第四节 清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178

一、官庄、旗屯与土地开发179

二、封禁政策与内地移民182

三、黑龙江农业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发展185

第五节 清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各民族及其分布187

一、满族188

二、赫哲族192

三、蒙古族196

四、达斡尔族197

五、鄂温克族198

六、鄂伦春族201

七、汉族204

第六节 清初黑龙江地区各族军民的抗俄斗争205

一、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206

二、黑龙江地区各族军民的抗俄斗争206

三、雅克萨之战208

四、《中俄尼布楚条约》210

第七节 清初黑龙江地区的教育与边疆史地著作211

一、清朝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教育212

二、边疆史地著作212

三、方志著作的兴起216

第二编 近代时期的黑龙江219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黑龙江219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黑龙江219

一、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对黑龙江地区侵略219

二、沙俄侵占我国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领土220

三、黑龙江地区军民的抗俄斗争222

四、鸦片战争时期沙俄侵占的黑龙江地区重要边镇222

五、近代中俄(苏)之间的边界问题224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黑龙江227

一、清政府对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开禁放垦227

二、19世纪6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反清起义229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黑龙江233

一、近代工业的出现233

二、东北边疆的新危机236

三、清政府加强东北边疆防务236

四、吉林机器局的创建237

第四节 甲午战后时期的黑龙江238

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238

二、《中俄密约》的签订238

三、《中东铁路合同》239

四、中东铁路的修建240

第五节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黑龙江242

一、洋教入侵和呼兰教案242

二、义和团运动时期沙俄对黑龙江地区的大举入侵243

三、黑龙江军民的抗俄斗争245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247

五、黑龙江地区抗俄遗址248

第六节 日俄战争时期的黑龙江249

一、日俄战争的爆发249

二、《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250

三、《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250

四、沙俄对黑龙江地区的殖民侵略251

五、近代海关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立253

第七节 “新政”时期的黑龙江256

一、20世纪初黑龙江地区的军政改革256

二、民族资本主义在黑龙江地区的缓慢发展259

三、黑龙江地区城乡群众的抗捐税斗争259

第八节 晚清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文化教育260

一、晚清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教育260

二、晚清时期报刊文化事业的发展261

三、晚清时期边疆史地著作262

第二章 民国初期的黑龙江267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黑龙江267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267

二、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268

三、辛亥革命在黑龙江地区的失败270

第二节 五四运动时期的黑龙江271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72

二、俄国十月革命对黑龙江地区的影响274

三、“五四”运动在黑龙江地区的开展275

四、工人运动的高涨275

五、东省特别区的设立276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黑龙江277

一、奉系军阀势力在黑龙江地区的扩张277

二、张学良主政时期的黑龙江280

三、中东路事件283

四、中东路问题的解决288

五、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办291

六、马迭尔宾馆的建成292

七、哈尔滨城市的崛起292

八、民国初年关于中苏东段边界问题的交涉294

第四节 黑龙江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295

一、中共党组织在黑龙江地区初期的革命活动296

二、哈尔滨特别支部建立297

三、中国共产党北方满洲地方委员会成立298

四、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299

第五节 民国初期的文化教育301

一、民国初期的文化302

二、民国初期的教育303

第三章 日伪统治时期的黑龙江305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305

一、“九·一八”事变的发动305

二、黑龙江地区的沦陷306

第二节 日本在黑龙江地区的殖民统治310

一、伪“满洲国”的成立311

二、日本在黑龙江地区的殖民统治机构312

三、“满铁”的经济掠夺315

四、对人民的奴役与搜刮317

五、实施移民和“北边振兴计划”319

六、日军731细菌部队在黑龙江地区的罪恶活动320

第三节 黑龙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322

一、东北人民革命军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立322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与发展324

三、抗日联军艰苦卓绝地斗争326

四、抗联的战略转移与抗战的最后胜利329

第四节 近代黑龙江地区的国外侨民和移民330

一、黑龙江地区的俄国侨民330

二、黑龙江地区的日本移民333

三、黑龙江地区的朝鲜移民335

四、黑龙江地区的犹太侨民337

第五节 伪满时期的殖民地教育与边疆史学341

一、日本在伪满洲殖民地的奴化教育342

二、张伯英与《黑龙江志稿》342

三、梁思永与昂昂溪遗址344

四、金毓黻与《渤海国志长编》和《东北通史》344

五、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历史文化遗址345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350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50

一、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的激烈争夺350

二、黑龙江地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建立352

三、清剿土匪355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56

一、张闻天在合江省的工作357

二、彻底剿灭各地土匪361

三、土地制度改革362

四、支援解放战争36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黑龙江367

一、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哈尔滨368

二、新政协的协议在哈尔滨达成368

三、重划东北行政区369

四、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的召开370

五、新中国的成立371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文化与教育372

一、文化事业的兴起和发展372

二、延安时期各类学校在佳木斯地区的创办373

三、延安“鲁艺”的主要活动376

四、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379

五、“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380

主要参考文献382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