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高校教师工作 家庭冲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高校教师工作 家庭冲突研究
  • 张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51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高校教师工作 家庭冲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中国教师的职业特征 3

1.1.3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 4

1.1.4 问题提出 5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8

1.2.1 研究目的 8

1.2.2 研究意义 8

第三节 技术路线、结构安排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1

1.3.1 技术路线 11

1.3.2 研究流程的具体内容 11

1.3.3 本书的结构安排 13

1.3.4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第二章 文献研究 17

第一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和维度 19

2.1.1 工作和家庭的界定 19

2.1.2 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三种经典假设 20

2.1.3 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 23

2.1.4 工作—家庭冲突的维度 24

第二节 工作—家庭关系的理论模型 31

2.2.1 角色压力理论 32

2.2.2 角色增强理论 33

2.2.3 资源保护理论 35

2.2.4 工作—家庭边界理论 36

2.2.5 生态系统理论 37

2.2.6 工作—家庭互动理论 37

2.2.7 决策过程理论 38

2.2.8 匹配与平衡理论 39

第三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后果和调节变量 42

2.3.1 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 42

2.3.2 工作—家庭冲突的后果变量 46

2.3.3 工作—家庭冲突的调节变量 56

第四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缓解策略 61

2.4.1 组织干预策略 61

2.4.2 个人应对策略 64

第五节 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研究 68

2.5.1 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 68

2.5.2 教师的职业特征 69

2.5.3 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倦怠 71

2.5.4 高校教师的离职倾向 72

第三章 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的理论框架 75

第一节 程度假设 75

第二节 性别差异假设 78

第三节 影响因素假设 81

3.3.1 工作领域变量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 82

3.3.2 家庭领域变量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 83

3.3.3 影响因素与两个方向的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 85

第四节 后果变量假设 86

3.4.1 工作—家庭冲突与倦怠的关系 86

3.4.2 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满意度的关系 88

3.4.3 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绩效和家庭绩效的关系 88

3.4.4 工作—家庭冲突与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的关系 89

第五节 调节变量的相关假设 92

3.5.1 工作日程灵活性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92

3.5.2 应对策略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94

3.5.3 小结 95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98

第一节 变量定义和变量测量 98

4.1.1 变量定义 98

4.1.2 变量测量 99

第二节 预测试与问卷设计 108

4.2.1 编制预试问卷 108

4.2.2 预试 111

4.2.3 整理问卷和编号 112

4.2.4 项目分析 112

4.2.5 因子分析 116

4.2.6 信度分析 117

4.2.7 形成正式问卷 118

第三节 抽样与样本特征 119

4.3.1 抽样实施 120

4.3.2 样本特征 122

第四节 正式测试数据分析方法 127

4.4.1 数据描述性统计 127

4.4.2 变量信度和效度分析 128

4.4.3 皮尔逊相关分析 132

4.4.4 单因素方差分析 132

4.4.5 层级多元回归分析 132

4.4.6 二因素方差分析 133

4.4.7 调节多元回归分析 134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 136

第一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维度和程度分析 136

5.1.1 工作—家庭冲突的维度 136

5.1.2 工作—家庭冲突的程度 140

第二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141

5.2.1 前因变量对WIF的层级回归结果 143

5.2.2 前因变量对FIW的层级回归结果 145

5.2.3 本书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 146

5.2.4 讨论 148

第三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后果分析 151

5.3.1 后果变量的实证研究结果 152

5.3.2 本书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 161

5.3.3 讨论 166

第四节 工作—家庭冲突的缓解策略分析 167

5.4.1 缓解策略的实证研究结果 168

5.4.2 本书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 178

5.4.3 讨论 180

第六章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缓解策略 182

第一节 基于缓解策略的深度访谈设计与实施 182

6.1.1 方谈目的 183

6.1.2 访谈实施 183

6.1.3 方谈结果 183

第二节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缓解策略分析 188

6.2.1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缓解策略建议 188

6.2.2 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干预策略的实施建议 199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202

第一节 研究结论 202

7.1.1 工作—家庭冲突维度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结论 203

7.1.2 工作—家庭冲突后果方面的结论 204

7.1.3 工作—家庭冲突缓解策略方面的结论 204

第二节 本书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建议 206

7.2.1 本书的局限 206

7.2.2 未来研究建议 207

附录 212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