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 万绳楠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8018658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1

第一节 外朝台阁制度的出现1

一、曹操对台阁制度的重大改革——移内廷台阁于外朝1

二、关于魏晋南北朝尚书曹郎的设置7

第二节 “管司王言”的中书省的出现11

第三节 门下省和集书省的进谏与随事为驳的权力的形成17

第四节 以“兼理之中,仍有分理”为特征的地方官制度25

一、曹操时期地方官制度的优点25

二、魏文帝时都督诸州军事与都督兼领刺史官职的产生27

三、西晋的分封制与罢州郡兵29

四、南朝的分陕之制与地方官吏的任期制33

五、北朝地方官制的滥杂36

第二章 在才与性方面的不同观念,选官制度的变化39

第一节 曹操的求才三令39

第二节 九品官人法的制订,魏末在才性问题上的激烈交锋44

第三节 两晋与南朝选官制度的变化50

一、“二品系资”与按门第直接授官的僵死性50

二、较有活力的州郡察举与朝廷策试制度52

三、梁武帝时期中正的废除,学校的发展与科举的萌芽55

第四节 北朝选举上才与门资之争62

一、北朝选举方针的变化62

二、北朝入仕与官吏的迁转问题68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75

第一节 三国时期天(神)人合一与独尊儒术思想的衰微76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分派(何晏、王弼与竹林七贤)81

第三节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闪光(嵇康、鲍敬言与陶潜)90

第四节 在反对神不灭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神灭论与物种变异学说(陶潜、何承天、范缜、刘峻、邢邵)9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组织与经济思想的变化发展107

第一节 大家族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107

第二节 “王者之法不得制人之私”与“不患寡而患不均”115

第三节 重农抑商思想的退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24

第五章 儒教动摇下风俗的变化133

第一节 对礼法的否定与对人性的追求(名士风流与女性的相对解放)133

第二节 婚嫁的相对自由140

一、择偶的相对自由141

二、“婚宦失类”与买卖婚姻143

三、内婚与早婚144

四、离异与改嫁145

五、北朝婚姻的特点146

第三节 文人集会活动的产生与发展149

一、邺宫西园之会149

二、西晋“二十四友”与金谷之会151

三、东晋兰亭之会与曲水诗153

四、乌衣之游与谢灵运四友155

五、鸡笼山西邸之会与竟陵八友156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一)159

第一节 建安时代文学的振兴159

一、邺城建安文坛的形成160

二、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释建安风力)164

三、谈《孔雀东南飞》167

第二节 魏末晋初文学的演进172

一、正始文学173

二、太康文学178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二)185

第一节 晋宋之际五言诗的完全成熟185

第二节 南朝四声与近体诗文的创立192

一、永明体与四声192

二、徐庾体与宫体196

三、阴何体199

四、四六文200

五、吴均体201

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诗歌的新发展201

一、南朝乐府民歌202

二、北朝乐府民歌(谈《木兰诗》产生的时代)204

第四节 选体与文学理论209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一)216

第一节 铜雀三调与民谣国俗清商乐的崛起(北朝音乐附)216

第二节 舞曲与舞蹈的新发展226

第三节 争艳斗奇的杂伎艺术23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二)245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245

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长足发展253

第三节 佛教造像艺术的勃兴261

第十章 史学文献的蓬勃发展26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268

一、经学的急剧衰落268

二、史官的“失其常守”270

三、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之被重视271

第二节 同一史学领域内著述的层出不穷273

第三节 新部门、新体制史学著作的纷纷涌现281

一、少数民族史282

二、典章制度史283

三、传记史学与郡国之书(地方志)284

四、舆地之学285

五、氏姓之书287

六、簿录之学(目录学)287

七、起居注288

八、杂史289

九、考古与文物290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命运292

第一节 天文历法与数学292

第二节 医学与保健300

第三节 机械学及其应用307

第四节 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提高313

一、农业技术与《齐民要术》313

二、蚕桑与纺织技术315

三、造纸业的普遍与造纸技术的进步317

四、冶炼技术的提高318

第十二章 我国道教的产生与发展321

第一节 道教的创始及其教义321

第二节 道教的传播与异端的产生328

第三节 道教的改革与道经的整理337

一、适应士族需要的东晋葛洪的改革337

二、在佛教影响下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正一教)342

三、陆修静、陶弘景在道经整理上与道教发展上的功绩345

第十三章 佛教的勃兴与弥勒异端的产生350

第一节 佛教内典经、论、律三藏的东传350

第二节 南朝佛教理论的发展与佛教地位的确立357

第三节 北朝佛教的僵化与弥勒异端的兴起365

第十四章 少数民族与外籍人士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375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其在文化上作出的成绩375

一、接受先进文化,提高民族文明375

二、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军382

第二节 影响我国最深的外来文化——天竺佛教文化的进入390

一、鸠摩罗什与长安译经391

二、昙无谶、浮陀跋摩与姑臧译经395

三、名僧游建康,斗场译经书397

四、北方佛教的重振与洛阳译经398

五、真谛与广州译经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