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研制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荣辉,潘志祥,廖玉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7485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气象预报-服务设施-研制;气象预报-服务设施-应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研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WOSIS技术3
第一章 系统概况3
1.1 系统研究开发背景3
1.2 系统功能概述3
1.2.1 气象信息分析功能4
1.2.2 预报制作与管理功能6
1.2.3 预报服务功能7
1.2.4 互联网气象信息浏览功能7
1.3 系统的特点8
1.3.1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高效8
1.3.2 产品齐全,功能完善,提供强大的天气信息分析功能9
1.3.3 地理信息、数字地形显示9
1.3.4 实现等值线分析、色斑填充9
1.3.5 多网络支持,信息来源丰富10
1.3.6 同一坐标体系,方便叠加10
1.3.7 预报制作方便、快捷10
1.3.8 服务产品丰富,服务模板多样10
1.3.9 自主选择功能强大10
1.3.10 兼容Micaps数据格式,开放性好,方便扩充11
1.3.11 信息获取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11
1.4 系统关键技术11
第二章 气象信息资料分析功能及实现技术13
2.1 多屏、多视窗界面技术13
2.1.1 文档和视图类引入13
2.1.2 多文档界面、多视窗的实现14
2.1.3 鼠标联动的实现14
2.1.4 多屏显示的实现14
2.2 天气图的填绘与分析15
2.2.1 底图绘制15
2.2.2 天气图的填绘模式19
2.2.3 天气图的填绘过程21
2.2.4 等值线分析22
2.2.5 色斑图的绘制32
2.3 辅助天气图的绘制34
2.3.1 要素资料表格34
2.3.2 单站三曲线图34
2.3.3 温度-对数压力图35
2.3.4 时序图38
2.4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的可视化39
2.5 气象图像资料的显示41
2.5.1 卫星云图41
2.5.2 数字传真图42
2.5.3 全国雷达图像及拼图图像43
2.6 互联网上气象资料的应用43
2.6.1 WEB服务器资料下载方法44
2.6.2 FTP服务器资料下载方法45
2.6.3 内嵌网页浏览的实现45
2.6.4 各种格式图像资料的显示45
2.6.5 图像资料的漫游、缩放、动画的实现45
第三章 预报功能及实现技术48
3.1 中短期预报制作48
3.1.1 制作工具的数据管理和参数设置48
3.1.2 落区预报制作51
3.1.3 城镇预报制作53
3.2 预报管理54
3.3 预报质量检验55
3.3.1 预报结论查询56
3.3.2 实况资料管理56
3.3.3 预报质量检验57
3.4 指导预报产品的查看58
3.4.1 文字预报指导产品58
3.4.2 全国城镇预报58
3.4.3 图像、网页、表格形式指导产品59
3.4.4 台风信息59
3.5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60
3.5.1 5d平均高度场60
3.5.2 24h变化场61
3.5.3 中期时序图61
3.5.4 数值预报的站点释用62
第四章 气象服务产品及生成技术66
4.1 气象服务材料的主要内容66
4.1.1 天气预报结论66
4.1.2 实况资料66
4.1.3 历史气候资料66
4.1.4 各类曲线图66
4.1.5 卫星云图、雷达图66
4.1.6 天气图表67
4.2 形成气象服务材料的方法与流程67
4.3 服务产品的生成68
4.3.1 预报服务产品68
4.3.2 天气实况产品68
4.3.3 气象信息导出产品70
4.3.4 降水实况累计与历年同期比较72
4.3.5 历年平均降水量的查询分析73
中篇 WOSIS操作77
第五章 系统安装与设置77
5.1 系统运行环境77
5.2 系统组成77
5.3 系统安装80
5.3.1 系统主程序安装80
5.3.2 系统辅助程序安装80
5.4 系统注册90
5.5 参数设置90
5.5.1 系统主参数设置90
5.5.2 预报制作与预报检验参数设置93
5.5.3 其他参数设置95
5.6 系统启动与退出112
5.6.1 WOSIS的启动112
5.6.2 WOSIS的退出113
第六章 系统界面简介114
6.1 主界面结构114
6.2 系统管理116
6.2.1 文件操作116
6.2.2 窗口管理118
6.2.3 数字地形图的加载与卸载119
6.2.4 Micaps格式资料显示120
6.2.5 业务规范和技术资料121
6.2.6 帮助121
6.2.7 外接程序122
6.3 工具栏操作说明124
6.3.1 放大(缩小)操作124
6.3.2 前(后)幅操作124
6.3.3 上(下)层操作125
6.3.4 前一时次(后一时次)操作125
6.3.5 前一时效(后一时效)操作125
6.3.6 前一要素(后一要素)操作126
6.3.7 动画开始(停止)操作126
6.3.8 全屏显示切换操作127
6.3.9 刷新操作127
6.3.10 预定义综合图操作127
6.4 菜单结构129
第七章 实时监测资料分析130
7.1 天气图130
7.1.1 地面天气图131
7.1.2 高空天气图144
7.1.3 旬月气候资料图151
7.2 卫星云图152
7.2.1 FY-2C云图153
7.2.2 MTSAT云图157
7.2.3 卫星监测分析产品157
7.3 雷达、雷电产品164
7.3.1 功能164
7.3.2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格式图164
7.3.3 GIF格式雷达产品的显示167
7.3.4 雷电产品169
7.4 卫星反演资料170
7.4.1 降水估计产品171
7.4.2 大气运动矢量产品173
7.4.3 射出长波辐射产品175
7.4.4 相当黑体亮度温度产品175
7.4.5 地面入射太阳辐射产品175
7.4.6 总云量产品175
7.4.7 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含量产品176
7.4.8 云区湿度廓线产品176
7.4.9 晴空大气可降水产品177
7.4.10 雪覆盖产品177
7.4.11 云分类产品177
7.4.12 海冰监测产品178
7.5 数字传真图178
7.5.1 显示欧洲中心传真图178
7.5.2 显示日本传真图179
7.5.3 显示北京传真图179
第八章 数值预报产品分析181
8.1 T213L31数值预报产品181
8.1.1 高度场预报181
8.1.2 温度场预报183
8.1.3 相对湿度场预报184
8.1.4 地面气压预报184
8.1.5 风场预报184
8.1.6 风场南北风分量预报185
8.1.7 垂直速度、散度、涡度场预报185
8.1.8 K指数预报186
8.1.9 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温度露点差预报186
8.1.10 假相当位温预报186
8.1.11 温度平流、涡度平流预报187
8.1.12 降水量预报187
8.2 HLAFS187
8.3 北京MM5188
8.4 国外NWP189
8.4.1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产品189
8.4.2 日本降水量预报产品190
8.4.3 德国降水量预报产品190
8.5 NWP释用191
8.5.1 5d平均高度场191
8.5.2 24h变化场192
8.5.3 T213L31释用产品192
8.5.4 西风指数196
8.5.5 槽脊活动图197
8.5.6 急流演变活动图197
第九章 指导产品200
9.1 文字预报指导产品200
9.2 天气实况产品201
9.2.1 实况降水累计201
9.2.2 重要天气实况202
9.3 台风203
9.4 省气象台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指导产品203
9.5 全国城镇预报205
9.5.1 全国城镇预报查询205
9.5.2 全国城镇预报图205
9.6 中央气象台指导产品206
9.6.1 中央气象台降水量预报206
9.6.2 中央气象台其他预报指导产品207
9.7 互联网气象信息查阅207
9.8 内部网气象资料调阅208
9.8.1 功能208
9.8.2 自主菜单生成方法210
9.8.3 资料调用方法210
第十章 预报制作与服务产品生成211
10.1 预报制作211
10.1.1 用户登录211
10.1.2 填写值班日记211
10.1.3 预报制作212
10.2 预报质量检验218
10.2.1 预报结论浏览218
10.2.2 实况资料录入219
10.2.3 质量检验221
10.3 产品生成225
10.3.1 实况产品生成225
10.3.2 生成Word文档或PPT文档228
10.4 统计查询229
10.4.1 任意时段降水量与历年比较229
10.4.2 降水量平均值查询232
下篇 WOSIS应用237
第十一章 综合应用及示例237
11.1 系统产品介绍237
11.1.1 天气图分析产品237
11.1.2 数值预报资料及其释用产品238
11.1.3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239
11.1.4 卫星图像和反演产品241
11.2 综合分析与应用243
11.2.1 比对分析243
11.2.2 天气系统定位245
11.2.3 天气系统综合分析246
11.3 综合应用举例246
11.3.1 在天气系统时间演变上的应用246
11.3.2 在天气系统定位中的应用247
11.3.3 对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247
11.3.4 风暴的跟踪监测和预警247
第十二章 台风应用实例251
12.1 2005年3次影响湖南的台风概述251
12.1.1 5号台风“海棠”251
12.1.2 10号强热带风暴“珊瑚”251
12.1.3 13号台风“泰利”252
12.1.4 台风生命史特点及天气特点分析252
12.2 台风天气分析252
12.2.1 登陆位置与湖南天气的关系252
12.2.2 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254
12.2.3 天气背景对比分析255
12.3 雷达监测信息分析256
12.3.1 过境云系含水量分析256
12.3.2 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信息257
12.3.3 不同位置雷达对“海棠”低气压的探测结果259
第十三章 暴雨山洪应用实例261
13.1 湘中“2005-05-31”暴雨山洪监测261
13.1.1 暴雨过程概述261
13.1.2 卫星云图监测261
13.1.3 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262
13.2 天气形势分析264
13.2.1 高层形势演变分析264
13.2.2 低层影响系统分析266
13.2.3 地面形势分析267
13.3 下垫面的影响267
13.3.1 地面气象条件268
13.3.2 地理环境影响268
13.3.3 地形对太芝庙乡山洪形成的作用270
13.4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270
13.4.1 水汽条件分析270
13.4.2 大气稳定性分析273
13.4.3 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分析274
第十四章 强对流天气应用实例277
14.1 湘西“2005-05-31”强风暴概况277
14.1.1 天气形势分析277
14.1.2 大气层结稳定度分析277
14.1.3 单站气象要素分析278
14.2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279
14.2.1 常德雷达监测信息分析279
14.2.2 怀化雷达探测信息分析280
14.2.3 大冰雹回波特征分析281
14.2.4 风暴移动与环境风的关系281
第十五章 极轨卫星遥感应用实例284
15.1 极轨卫星遥感概述284
15.1.1 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的概念及特点284
15.1.2 遥感监测原理285
15.1.3 遥感技术的应用285
15.2 森林火灾监测286
15.2.1 森林火灾监测原理286
15.2.2 森林火灾监测应用实例287
15.3 植被监测288
15.3.1 植被监测原理288
15.3.2 植被监测应用实例288
15.4 干旱监测289
15.4.1 干旱监测原理289
15.4.2 干旱监测应用实例290
15.5 洪涝监测290
15.5.1 洪涝监测原理290
15.5.2 洪涝监测应用实例292
附录:参考题库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