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33510.jpg)
- 张江华,揣振宇,陈景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8005793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雅鲁藏布江-峡谷-生态环境-关系-民族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和意义1
一、重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
二、将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结合研究的意义6
第二章 墨脱县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9
一、地理位置和地名9
二、地形、水系11
三、气候和天然植被13
四、珍稀物种——野生植物和动物资源18
五、生态环境中劣势的一面20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自然灾害示例21
(二)大规模道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6
(三)过度开垦刀耕火种地对森林植被的破坏27
第三章 门隅、珞瑜诸族部历史性迁徙的生态环境因素31
一、古代墨脱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良好场所31
二、墨脱生态环境的优越促成历史上门巴族的迁入35
三、珞巴族概况及从上珞瑜的迁出41
四、清末清军戍边时墨脱的生态环境状况46
五、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藏族及其他民族在墨脱定居49
第四章 生态环境与刀耕火种农业的关系52
一、现代刀耕火种是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农耕方式53
二、墨脱县刀耕火种地的不断扩大56
三、墨脱县刀耕火种及常耕地的经营61
(一)刀耕火种的方法61
(二)常耕地的水稻、旱稻及蔓加的种植67
(三)主要农具、粮食加工机具及农业机械化的困难73
(四)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74
(五)农作物的病虫害和防治76
四、具有山区特色的家庭副业77
(一)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及现状77
(二)传统的狩猎和今日的禁猎82
(三)采集活动今昔84
(四)家畜饲养及县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85
(五)历史上的物物交换和今日民间市场的萌芽87
第五章 生态环境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相互影响93
一、历史上的交通和传统运输93
(一)连接高原的两条主要交通线93
(二)传统运输98
二、解放后的道路建设和维护104
(一)乡村道路建设及受灾情况104
(二)波—墨公路建设112
三、交通运输现状115
(一)道路特点116
(二)传统运输方式的变化123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交通的关系125
(一)交通严重滞后是墨脱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25
(二)保护环境与改善交通条件并重128
五、邮电和通讯131
第六章 墨脱县的医疗卫生与疾病防治135
一、病魔常至的墨脱县和对流行病的初步遏制136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137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初创阶段138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缓慢发展阶段139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阶段139
三、医疗卫生条件和防病治病中存在的问题142
(一)医疗卫生本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43
(二)基础设施落后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的严重问题145
(三)旧观念和不良生活习俗带来的问题146
四、改善医疗条件是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148
(一)继续贯彻“一个为主两个面向”的工作方针148
(二)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149
(三)充分发挥乡村医务人员的作用149
(四)给墨脱县以特殊的政策和支援150
第七章 特殊生态环境对当地民族物质生活和礼俗观念的影响151
一、适应气候和环境特点的服饰152
二、与生态环境相应的农作物和食物155
三、适应湿热气候的住房158
四、生态环境对出行观念的影响162
第八章 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宗教、禁忌和丧葬164
一、原始宗教——苯教164
(一)门巴族在宗教上的原始观念165
(二)苯波的种类和产生167
二、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传播171
三、禁忌和预兆173
(一)若干忌日和忌讳173
(二)对动植物异常现象征兆的忌讳和解释175
(三)有关梦的联想和解释176
(四)有关病人和生孩子的禁忌176
四、丧葬178
第九章 墨脱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81
一、高标准修路,减少“建设性”破坏183
(一)波—墨公路要按照干线公路的标准修筑184
(二)特殊路段需特殊处理185
(三)保护和恢复路旁植被186
二、进一步退耕还林187
三、保护好森林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191
(一)生态环境保护要以保护森林为核心191
(二)用法制保护森林、遏制生态环境恶化194
(三)孟加拉虎由“虎害”变为重点保护动物的过程197
四、种植经济林木,实行建设性开发199
(一)建立黑木耳和蘑菇种植场199
(二)建立果园和栽培观赏植物200
(三)建茶园、茶山201
(四)保护、利用野生油料和引进油茶202
(五)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202
五、开展生态风光和人文旅游203
(一)旅游线路和方式205
(二)旅游收入测算206
(三)加强“软件”建设207
(四)开发旅游纪念品208
(五)防止环境污染209
附录:中国古代思想家及现代中外学者有关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论述211
一、古代思想家、学者的相关论述212
(一)大自然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要尊重它212
(二)自然是物质的,是在不断变化的213
(三)人与自然不能分离,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215
(四)以人为中心,掌握复杂的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216
(五)保持事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218
二、借鉴国内外地理学科的相关理论219
(一)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219
(二)自然环境与种族、民族文化的关系221
(三)生态环境研究要以人为中心223
(四)对国外生态环境理论只能择其精华而用之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