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指导
  • 长春理工农医高等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理工农医高等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本章地位和结构1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11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17

教学方法建议22

争议问题简介23

思考题28

阅读书目2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30

教学目的和要求30

本章地位和结构30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3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2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6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39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43

教学方法建议46

争议问题简介47

思考题49

阅读书目49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0

教学目的和要求50

本章地位和结构50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51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51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56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64

教学方法建议67

争议问题简介68

思考题71

阅读书目71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73

教学目的和要求73

本章地位和结构73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7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75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1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90

第四节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2

教学方法建议99

争议问题简介101

思考题和讨论题105

阅读书目106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108

教学目的和要求108

本章地位和结构108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110

第一节 质、量、度110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115

教学方法建议121

争议问题简介122

思考题127

阅读书目127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129

教学目的和要求129

本章地位和结构129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131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131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137

教学方法建议146

争议问题简介147

思考题153

阅读书目153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54

教学目的和要求154

本章地位和结构154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156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160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164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169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173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178

教方法建议184

争议问题简介186

思考题190

阅读书目190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192

教学目的和要求192

本章地位和结构192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19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94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97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203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207

教学方法建议214

争议问题简介215

思考题220

阅读书目221

第九章 真理222

教学目的和要求222

本章地位和结构222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224

第一节 客观真理224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27

第三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30

第四节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34

教学方法建议240

争议问题简介241

思考题和讨论题247

阅读书目248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249

教学目的和要求249

本章地位和结构249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251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53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58

教学方法建议266

争议问题简介268

思考题282

阅读书目282

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283

教学目的和要求283

本章地位和结构283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286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86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04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312

教学方法建议314

争议问题简介316

思考题和讨论题322

阅读书目324

第十二章阶级、国家、革命325

教学目的和要求325

本章地位和结构325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326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326

第二节 国家332

第三节 社会革命336

第四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342

教学方法建议345

争议问题简介348

思考题355

阅读书目355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357

教学目的和要求357

本章地位和结构357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358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58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364

教学方法建议378

争议问题简介380

思考题384

阅读书目384

第十四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85

教学目的和要求385

本章地位和结构385

讲授的要点、重点和难点386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86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93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04

教学方法建议407

争议问题简介408

思考题411

阅读书目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