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品味经典 陈振濂谈中国篆刻史 殷商-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品味经典 陈振濂谈中国篆刻史 殷商-明
  • 陈振濂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78071521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篆刻-美术史-中国-商代~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品味经典 陈振濂谈中国篆刻史 殷商-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最早的印章——商玺1

古玺——关于“鉨”“?”“玺”的异同3

谈“司马”——朱文的合文与白文的分列5

“司工”述兼及古玺中的审美追求痕迹7

司寇的威严9

说朱文长玺“大司徒卩乘”11

大夫——卿的副手与以封邑为称13

多姿多态的古玺形制15

“偒邦粟玺”——关于战国古玺中的“廪吏”17

边框与四方格——秩序化的美学含义19

“?阳门”——下层守关将吏的玺印21

从“敬事”“敬上”等玺印谈上古人的礼仪习俗23

战国巨玺——“日庚都萃车马”25

严整秩序下的有趣——秦官印“南池里印”27

从几方秦印看秦代社会结构之一斑29

避讳法在印章断代中的应用——关于“邦侯”31

阿房宫建筑与秦印陶的民间意味33

汉印的艺术特点35

关内侯的由来37

“尚符玺之印”——掌印官的官印39

都尉的职司与都尉印41

谈大批军司马印的出土43

将军印——刀法之美与生存环境的疑问46

从诸侯相的官制谈“湘成侯相”印48

“广武将军章”与《广武将军碑》50

“骑部曲督”印兼谈部曲在汉魏的特殊含义52

“雁门太守章”与雁门古战场、《雁门太守行》54

“匈奴破虏”与西北战事56

汉代商贾活动与“巨蔡千万”的含义58

“私印”的含义60

神秘的“黄神越章”与辟邪62

“倪宽之印”、《倪宽赞》与御史大夫倪宽64

汉鸟虫篆印的装饰观念66

神祇膜拜——禺疆印的民俗文化内涵69

古代图形印举隅71

动物形象与肖形印73

自由的吉语印76

朱白文相间印——“一阴一阳之谓道”78

四灵印趣谈80

封泥崛起与关于对它的整理研究82

“娟千秋印”“兰干左尉”比较欣赏84

“汉委奴国王”印与古代的中日交流86

从汉两面印、子母印到魏晋多面印与套印88

汉铜印——篆刻史上的青铜时代91

具有凿刻之美的汉石印——“司马纵”93

和平淡雅、温润有神的古玉印95

汉砖瓦印陶与汉瓦当文字的区别97

魏晋官私印99

第一方朱文大官印——南齐“永兴郡印”102

文人的身份——谈王僧虔六面组印104

南北朝将军印与当时的兵制106

关于南北朝官印中的几种别格108

隋唐官印的拙与稚110

“平琴州之印”与铜蟠条焊出的官印113

南唐“建业文房之印”115

宋元私印——不仅仅限于士大夫而已117

宋内府双龙玺的特殊美感119

金题玉躞——内府收藏连珠印121

从印章看米芾的收藏癖好123

从楷书印看宋代官印之一斑125

唐宋朱记127

宋代私印中的单字印现象129

宋细边篆书楷书朱文印举例131

叠篆官印在宋元133

纸币上的印章——会子印“一贯背合同”135

金代缪篆印——有无塞北风范?138

用书法方式来对待印章——花押140

从元官印中能看出些什么?142

倡汉魏质朴的赵孟頫却重圆朱文印144

理论家吾衍呼唤汉魏风骨146

文人篆刻的先驱——放羊娃王冕148

冻石入印与篆刻崛起——文彭的开拓性贡献150

何震——广存博取各体兼备152

王逢元“芙蓉花外夕阳楼”——初期篆刻家的有趣现象154

长寿老翁魏植喜作大印156

印史奇才说苏宣158

金光先——以汉印为宗与集众家之长160

何震一系的传人吴忠——“墨守师法”162

一代楷范——关于程远《古今印则》的文化立场164

“寒山”——勤摹古印专研字学的隐士赵宦光166

“正”明代风气的甘旸《集古印正》168

吴良止——“无邪气”与“逸品”的分析170

朱简——一代大师的全面开拓172

归昌世——士大夫篆刻家与世家子弟的复合174

“得意叫啸”的篆刻家李流芳176

平庸的幸运者——文士英与他的“鸢飞鱼跃”印178

“一意自恣”与得名于时的梁千秋180

追溯汉法的一代大师汪关182

美姿容的吴迥少年得志184

胡正言——从《十竹斋笺谱》到《印存初集》186

名家陈万言偶有谬印——“墨兵”188

游戏铁笔与以印证史——贱仆何通著《印史》190

从吴晋的印风谈“莆田派”的引隶书入印192

名家谈其徵的疏忽——对白文印“自然”的理解194

步趋何震的魁首——《忍草堂印选》与程原、程朴父子196

“痴”风月情怀的汪泓198

崇祯皇帝的玉押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官印200

附录:中国篆刻年表(殷商—明)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