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颅脑损伤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颅脑损伤学 第2版
  •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037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6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颅脑损伤-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颅脑损伤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3

第一章 颅脑解剖生理 江基尧 朱诚3

第一节 头皮3

第二节 颅 骨3

第三节 大脑半球6

第四节 间脑11

第五节 垂 体13

第六节 脑 干15

第七节 小 脑19

第八节 脑的附属结构21

第二章 颅脑损伤病人神经系统检查及辅诊 江基尧 罗其中26

第一节 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26

第二节 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31

第三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辅助检查34

第三章 颅脑损伤病人现场抢救与转运 张赛 刘敬业41

第一节 现场抢救41

第二节 医疗救护与转运43

第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急诊室诊治 刘敬业 张赛47

第一节 诊断47

第二节 处 理51

第五章 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 陈耕野 李维平58

第一节 头皮损伤58

第二节 颅骨骨折62

第六章 脑震荡 钱锁开 王勇69

第一节 病理基础69

第二节 诊 断70

第三节 治 疗71

第七章 脑挫裂伤 杨玉山 刘春生73

第一节 受伤机制和病理73

第二节 临床表现7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76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78

第五节 治疗及预后79

第一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81

第八章创 伤性脑水肿 徐如祥 王清华81

第二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83

第三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超微结构改变86

第四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87

第九章颅 内高压与脑疝92

第一节 颅内高压 张光霁 杨朋范92

第二节 脑 疝 张光霁 杨朋范102

第三节 天幕裂孔切开术 蔡学见104

第十章外 伤性颅内血肿111

第一节 急性颅内血肿 江基尧111

第二节 迟发性颅内血肿 梁玉敏 江基尧 刘卫东120

第三节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于明琨 江基尧123

第四节 颅脑损伤手术的微创原则 江基尧 包映晖 葛建伟127

第十一章 脑干伤 于如同 高立达 江基尧134

第一节 病因134

第二节 临床表现135

第三节 诊 断139

第四节 治疗140

第十二章 丘脑下部损伤 王宪荣 冯华145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145

第二节 临床表现147

第三节 诊 断149

第四节 治疗150

第十三章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江基尧 信照亮 郑彦154

第一节 发生率154

第二节 临床特征155

第三节 CT成像分析156

第四节 病理生理机制158

第五节 临床实验室评价159

第六节 尼莫地平临床疗效评估160

第七节 预 后163

第十四章 开放性火器颅脑损伤 张光霁 张建平166

第一节 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损伤166

第二节 火器性颅脑损伤170

第一节 儿童颅脑损伤 邱永明 丁学华 林毅兴181

第十五章 儿童和老年人颅脑损伤181

第二节 老年人颅脑损伤 刘建民 邱永明 林毅兴184

第十六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像学诊断 王金林 江基尧189

第一节 颅骨骨折189

第二节 颅内血肿190

第三节 其他类型脑损伤196

第十七章 颅脑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 石学银200

第一节 常用麻醉药对颅内生理功能的影响200

第二节 麻醉管理204

第二篇 颅脑损伤合并伤的临床诊治213

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合并骨关节损伤 倪斌213

第一节 概 述213

第二节 四肢伤216

第三节 脊柱骨盆伤218

第一节 发生率和病死率222

第二节 伤情判断和急救处理222

第十九章 颅脑损伤合并胸部伤 孙耀昌 赵学维222

第三节 常见胸部创伤和处理原则223

第二十章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伤 陈学云 颜荣林226

第一节 概 述226

第二节 腹部爆震伤232

第三节 各个不同部位的腹部创伤233

第二十一章 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伤 高宏240

第一节 概 述240

第二节 颌面伤的急救处理242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245

第四节 牙和牙槽突损伤247

第五节 颌骨骨折249

第六节 颧骨、颧弓骨折253

第三篇 颅脑损伤并发症的临床防治259

第二十二章 颅脑损伤后合并肺部并发症 王宇 林兆奋259

第一节 肺部感染260

第二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266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7

第一节 病因270

第二十三章 颅脑损伤后心功能不全 杨学军 杨树源270

第二节 诊断271

第三节 治疗273

第二十四章颅脑损伤后肾功能衰竭 樊翊凌 贺晓生 章 翔275

第一节 病因275

第二节 诊断276

第三节 治疗278

第二十五章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 于明琨 周正文280

第一节 发生机制280

第二节 诊断284

第三节 治疗285

第四节 预防287

第二十六章 颅脑损伤后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惠国桢 吴思荣 戴炯291

第一节 水潴留和失水291

第二节 电解质紊乱293

第三节 酸碱失衡298

第一节 高糖血症302

第二十七章 颅脑损伤后代谢紊乱和营养 张赛 马越 张晓华302

第二节 低蛋白血症303

第三节 营养支持疗法304

第二十八章 颅脑损伤后颅内血管并发症309

第一节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胡国汉 殷玉华 马廉亭309

第二节 颅内外伤性动脉瘤 冯 华 殷玉华 王宪荣316

第三节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胡国汉 潘耀华320

第二十九章 颅脑损伤后脑神经损伤 惠国桢 徐峰 江基尧324

第一节 病因329

第三十章 创伤性室息 邱永明 张京华 刘建民329

第二节 临床表现330

第三节 诊断332

第四节 治 疗332

第五节 护 理333

第三十一章 颅脑损伤后头部感染 邱永明 费智敏 张浚 钟天安335

第一节 头皮感染335

第二节 颅骨骨髓炎335

第三节 硬脑膜外积脓336

第四节 硬脑膜下积脓336

第六节 脑室炎337

第五节 脑膜炎337

第七节 脑脓肿338

第四篇 颅脑损伤后遗症的临床诊治343

第三十二章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陈耕野 李维平343

第一节 发生机制343

第二节 临床表现344

第三节 诊断346

第四节 治 疗347

第三十三章 颅脑损伤后癜痫 汪业汉 凌至培 王贵松 徐纪文351

第一节 发生机制352

第二节 诊 断353

第三节 治 疗357

第四节 预防360

第三十四章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 书国伟 董军 黄强364

第一节 损伤性脑积水364

第二节 损伤性硬膜下积液和水瘤371

第三节 损伤性蛛网膜囊肿372

第一节 概 述374

第三十五章 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 江基尧 陈志刚 田 鑫374

第二节 基本概念375

第三节 发生率和流行病学376

第四节 诊断和临床评估377

第五节 相关因素378

第六节 临床治疗380

第七节 预后判断标准383

第一节 预后判断指标386

第三十六章 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和康复386

第二节 影响预后的因素389

第三节 康复治疗 兰青 黄强391

第四节 颅骨成形术 丁学华 许文辉394

第三十七章 脑死亡 梁玉敏 刘卫东 罗其中398

第一节 历史发展和定义398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399

第三节 诊断400

第一节 伤情观察406

第三十八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马蓉 仇晓霞406

第二节 护理408

第五篇 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417

第三十九章 颅脑损伤模型417

第一节 自由落体颅脑损伤模型 徐如祥 王清华417

第二节 液压颅脑损伤模型 骆纯 江基尧419

第三节 直线和旋转加速伤模型 贺晓生 章 翔421

第四节 颅脑火器伤模型 张光霁 侯立军425

第一节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特点433

第四十章 血脑屏障损害 徐如祥 王清华433

第二节 颅脑损伤时血脑屏障的改变436

第三节 颅脑损伤时血脑屏障损害的发生机制438

第四节 血脑屏障损害的治疗440

第四十一章 钙与颅脑损伤 江基尧 徐如祥 王清华443

第一节 神经元的正常钙代谢443

第二节 脑损伤后钙代谢异常及其病理损害作用445

第三节 钙拮抗剂对脑损伤治疗的作用447

第一节 乙酰胆碱451

第四十二章 神经递质受体与颅脑损伤 江基尧 钟春龙451

第二节 儿茶酚胺与5-羟色胺454

第三节 兴奋性氨基酸455

第四节 内源性阿片肽461

第四十三章 脂质过氧化物与颅脑损伤 刘恩重 戴钦舜 江基尧467

第一节 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的基本概念467

第二节 氧的理化性质和活性氧468

第三节 自由基病理学与颅脑损伤473

第四十四章 炎性反应物质与颅脑损伤 费舟 章 翔 李树合484

第二节 炎性反应物质与颅脑损伤485

第一节 炎性反应物质的分类485

第三节 炎性反应物质间的相互作用494

第四节 抗炎措施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495

第四十五章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颅脑损伤 费舟 章 翔498

第一节 概 述498

第二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缺血性脑损害499

第三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颅脑损伤501

第一节 腺苷的生理效应504

第四十六章 腺苷与颅脑损伤 徐如祥 王清华 江基尧504

第二节 腺苷的病理生理效应505

第三节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时腺苷变化及其作用506

第四节 腺苷治疗脑损伤的可能机制507

第四十七章 神经节苷脂与颅脑损伤 江基尧510

第一节 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特性及其分布510

第二节 神经节苷脂对实验性颅脑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511

第三节 神经节苷脂的临床疗效513

第四十八章 热休克蛋白与颅脑损伤 高立达 于如同 江基尧516

第一节 热休克蛋白的特征516

第二节 病理状态下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作用518

第四十九章 微量元素与颅脑损伤 高国一 周洪语522

第一节 镁与颅脑损伤522

第二节 锌与颅脑损伤524

第五十章 神经营养因子与颅脑损伤 朱诚 董吉荣527

第一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527

第二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527

第三节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528

第四节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的治疗作用529

第五十一章 神经干细胞与颅脑损伤 高国一 江基尧532

第一节 脑内成年神经干细胞533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干细胞536

第三节 神经干细胞研究技术与展望540

第五十二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 江基尧 周晓平 胡小吾545

第一节 病理特征及其分级545

第二节 发病机制546

第四节 修复再生及其机制547

第三节 病理效应547

第五节 临床诊治552

第五十三章 颅脑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 骆纯 江基尧556

第一节 异常基因表达556

第二节 转基因技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562

第五十四章 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于如同 冯海龙567

第一节 概述567

第二节 实验研究574

第三节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与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579

第四节 氧化应激与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583

第五节 缺氧诱导因子1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590

第六节 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及其颅脑损伤的关系594

第五十五章 颅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与修复 包映晖 江基尧604

第一节 抑制性髓鞘蛋白与神经再生修复605

第二节 自身免疫T淋巴细胞与神经再生修复606

第五十六章 亚低温脑保护 江基尧 张浚 王伟明611

第一节 历史回顾和亚低温概念的提出611

第二节 亚低温与缺血性脑损伤612

第三节 亚低温与实验性颅脑损伤614

第四节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616

第五节 亚低温脑保护的主要机制619

第六节 前景与展望621

第五十七章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 陈建良 江基尧624

第一节 脑循环代谢的生理特点624

第二节 病灶周围缺血性半暗带的概念及意义625

第三节 脑微循环的基本概念629

第四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630

第五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机制633

第六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治疗636

第五十八章 大剂量白蛋白脑保护作用 刘 斌 江基尧642

第一节 大剂量白蛋白对脑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642

第二节 大剂量白蛋白对脑损伤治疗保护作用的机制643

第五十九章 深低温脑保护技术 徐蔚 高永军646

第一节 概 述646

第二节 选择性脑深低温技术646

第三节 冷冻保存与冷冻损伤650

第四节 前景与展望651

第六十章 颅脑损伤研究基本方法 董艳 江基尧654

第一节 体外神经细胞培养技术654

第二节 免疫技术655

第三节 常用病理生理技术657

第四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659

第五节 动物脑神经功能监测方法661

附录 颅脑损伤病人临床常用正常参考值 韩晞6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