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药业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药业史 第2版
  • 唐廷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61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制药工业-工业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药业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药业的行业特色及地位1

一、中国药业的行业特色2

(一)医药结合 古代药业的显著特点2

(二)工贸一体 药业经营的基本模式3

(三)道僧卖药 零售药业的一个补充3

(四)济世活人 药业遵循的经营宗旨5

(五)庙会药市 药材批发的重要市场6

(六)对外开放 药材进出有国际市场6

(七)分工精细 药业发展的深化要求7

(八)技术复杂 经营药业需较高素质9

(九)药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优秀代表10

(十)中西并存 中国药业的独具优势12

二、中国药业的重要地位13

(一)为社会组织生产供应药品13

(二)为国家提供重要财政来源14

第二章 药业的形成与发展15

一、神农氏时代 发现药物漫长过程的开始15

(一)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15

(二)尝百草与日中为市16

(三)尝百草传说的真实意义16

二、奴隶社会 漫长的药业孕育萌芽期18

(一)夏代 无药业18

1.邑中设市18

2.初酿发酵酒18

(二)商代 后期开始使用药物19

1.出现商人与商业19

2.甲骨文中的医药卫生知识20

3.商代后期开始使用药物21

4.伊尹发明中药汤剂的质疑22

(三)西周 初建国家综合医院与医院药房23

1.城市商业开始规范23

2.初建国家综合医院24

3.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药房25

(四)春秋时期 药业萌芽26

1.迷信依然盛行26

2.医药战胜巫术迷信的新胜利27

3.药业处于萌芽之中30

4.《诗经》中的植物与药用植物31

三、封建社会 药业的形成与发展33

(一)战国时期 药业初步形成33

1.初入封建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新气象33

2.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4

3.流动医生与坐业医生36

4.战国市场上的医药商品37

5.李悝《法经》中的医药立法40

(二)秦汉时期 统一后的迅速发展42

1.秦的崛起与统一中国42

2.统一度量衡货币与发展水陆交通43

3.临床医学与药物学体系初步建立45

4.秦始皇重奖巴郡女药商47

5.汉代医药市场与城市药业50

6.两汉的著名药商王君房、张里与韩康、壶翁54

7.第一部药材商品学《范子计然》57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药三大类商品明确形成64

1.长期战乱与经济重心南移64

2.医学药学向分科方向发展66

3.三国药业及互市67

4.晋代兴起成药业与名药五石散69

5.石崇奢用香药71

6.南北朝的官药局与药材批零市场71

7.医药分业明朗化78

8.陶弘景对南朝苏南药业的评述80

9.中药三大类商品明确形成82

(四)隋唐五代 全国药业大发展83

1.开凿南北大运河与营造东都洛阳83

2.经济繁荣与全国特产物资大博览84

3.官修医著与官修本草86

4.全国的优质药材与土贡药材87

5.对《千金翼方·药出州土》的质疑88

6.定期药市与城乡药业及著名药商宋清89

7.吐鲁番药市及与内地的药材贸易94

8.业医营药之家的标准设计95

9.唐代药房中的制药工具96

(五)宋金元时期 药业体系全面建立97

1.经济发展与医学昌盛98

2.宋代发展商业的重大措施101

3.王安石变法与官营药业工商体系的建立102

4.坊市制废除与民营药业大发展及行会组织108

5.药材民族贸易113

6.金代药业在对峙中继续发展114

7.元代药业在发展中严格药品市场管理116

(六)明代 官营药业衰亡与民营药业兴旺119

1.商品经济发展与突出的药学成就119

2.四大全国性药市初步形成121

3.官药局体制衰亡122

4.民营药业蓬勃发展与名药龟龄集126

5.民族地区的药材贸易130

6.《本草品汇精要》中的道地药材131

7.炮制理论和炮制方法基本定型131

8.宫廷用药与严酷的药材土贡134

9.荥经知县张维斗写《黄连谣》135

10.明代的制剂室与制药设备138

(七)清代 封建社会药业的鼎盛期139

1.人口激增与争做良医140

2.全国城乡药业大发展141

3.三级药材市场全面形成149

4.精细分工与草药业壮大155

5.药业饮片加工繁琐受批评与徐大椿的《制药论》157

6.西药传入与西药业萌芽160

7.跨行业资本投资药业带来新气象164

8.中西医药传入台湾与台湾早期药业165

四、民国时期 药业的困境与曙光168

(一)摧残与反摧残斗争169

(二)帝国主义侵略使药业陷入绝境173

(三)全国药材高级市场大转移174

(四)县以下中药业178

(五)成都“七四”药工运动179

(六)西药业迅速发展180

(七)民生药厂 民国西药业的缩影184

(八)项松茂与五洲药房184

(九)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药业188

1.封锁围剿药品奇缺188

2.大力兴办公营药业189

3.保护发展集体个体药业192

4.多渠道的药材来源193

5.发展中医药的一贯方针194

五、空前繁荣的新中国药业196

(一)理顺管理关系与坚持中西医药团结发展196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左倾路线拉大药业差距198

(三)初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药业199

1.3次会议3个文件推动改革开放199

2.中国药业的改革目标200

3.外资外企进入中国医药市场200

4.20世纪末中国药业基本情况201

5.药业凸显的4个问题205

6.全国GMP、GSP认证209

7.不断完善医药法制建设210

(四)加入WTO中国药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13

(五)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目标迈进215

(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纳入国策215

1.百年论争未明发展方向215

2.1996年国家确定中医药现代化目标2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的中医药现代化条款217

4.中药现代化的一种表述 1个理论加5个P218

(七)海内外中药业界首次共祭始祖炎帝神农氏219

第三章 药材商品来源222

一、野生药材采集222

(一)采集人群222

(二)采集中形成的原则224

(三)野生资源保护225

(四)5000年人参采集史226

1.人参采集地变迁226

2.辽东丰富的野山参资源229

3.清代东北大规模人参采集与偷采者229

4.清廷防止偷采人参的三大措施231

5.清代大规模采集人参原因235

6.滥采人参的严重后果237

二、药材种植238

(一)历代药材种植数238

(二)清代形成药材种植业243

(三)动物药材人工养殖薄弱246

三、采种药材的加工出售247

(一)产地加工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247

(二)产地药材出售的初级市场249

(三)浑源黄芪加工与祁州药市黄芪帮250

四、新中国的药材种植业252

(一)恢复发展药材生产252

(二)250种人工种养药材252

1.种养提供全部药材商品145种253

2.种养提供大部分药材商品61种254

3.种养提供少量药材商品49种254

(三)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255

1.实施背景与过程255

2.中药材GAP的内容257

3.国家科技部规划下达的中药材GAP品种258

第四章 对外交流与贸易260

一、汉代 对外交流与贸易开始261

(一)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大黄香药贸易261

(二)南方丝绸之路的肉桂、犀角、象牙贸易264

(三)与朝鲜半岛及日本、越南的早期交流266

(四)两汉的外贸管理机构266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交流贸易逐渐扩大267

(一)魏明帝回赠日本女王珍珠铅粉267

(二)朝鲜半岛药材进入中国市场267

(三)与南海以西诸国的交流贸易268

三、隋唐五代 交流贸易大发展269

(一)隋朝积极发展对外贸易269

(二)唐朝成为亚洲的商业中心270

1.与朝鲜半岛医药交流加强271

2.中国药材输出日本的第一次高潮272

3.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药材交流贸易273

4.大食掀起对华出口香药热与胡商住唐275

5.东罗马帝国朝贡底野迦278

6.唐代的香药消费278

(三)五代十国的香药进口279

四、宋金元 交流贸易鼎盛期280

(一)空前增加的朝贡贸易280

(二)中国与朝鲜半岛交流新高及中日民间贸易281

(三)与东南亚及以西诸国药材贸易大发展282

1.交趾、占城、安南、真腊四国贸易频繁282

2.马来半岛成为中国药材的集散地285

3.与三佛齐、阇婆、渤泥三国的友好贸易关系286

4.与南亚注辇国交流贸易上规模288

5.主要贸易国大食及蒲希密父子来朝289

(四)宋代输出的中国药材291

(五)宋廷对进口药材的严格管理292

(六)宋代大量进口香药及其原因293

(七)泉州香药走私凶杀贿赂案297

(八)进口药材犀角、象牙298

(九)元代药材进出口贸易与汪大渊《岛夷志略》299

(十)世界最大的胡椒市场泉州302

五、明代 两闭两启的交流贸易303

(一)两次海禁与两次开禁303

(二)郑和下西洋的药材贸易307

(三)薄来厚往的朝贡贸易与朝贡药材307

(四)海禁中的药材走私与开禁后贸易增长310

(五)限贡中的搭附药材312

(六)中朝医药交流贸易向深层次发展312

六、清代 从限制对外贸易到外贸主权丧失313

(一)海禁停止药材正常外贸313

(二)限制外贸中的重要商品——大黄314

(三)朝贡贸易衰落与药材出口316

(四)东洋参、西洋参进入中国市场317

七、民国时期 殖民地性质的原料药材大出口321

八、新中国 中药出口增长与徘徊324

(一)先国内后国外的出口原则324

(二)改革开放促进中药进出口贸易发展324

(三)20世纪末中药出口萎缩的深刻原因329

1.文化差异与文化歧视329

2.高门槛的技术壁垒与贸易保护331

3.安全意识不强与无序竞争激烈332

(四)初订《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标准》333

(五)进口药增长强劲及原因334

第五章 药业的经营理念与促销措施336

一、药业的经营理念336

(一)经营理念的四大内涵336

1.济世活人的经营宗旨336

2.薄利多销的促销方针338

3.诚信同等的服务态度338

4.药真技精的职业道德339

(二)经营理念形成的原因339

1.医药的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目的339

2.儒道佛学的深刻影响340

3.人民贫困、战争灾疫频繁的社会实情341

4.宋朝政府的大力提倡与相应措施343

(三)传统经营理念的利与弊345

二、药业的促销措施346

(一)使用多种形式的广告346

1.实物广告346

2.叫卖广告347

3.音响广告348

4.模型广告348

5.悬物广告348

6.雕塑广告349

7.供奉广告350

8.文字广告350

9.印刷广告351

10.图画广告351

11.灯笼广告352

12.音乐广告352

13.武术广告352

14.动物广告353

15.门面广告353

(二)使用自己的商品标志——商标355

1.宋代药业始用商标355

2.清末民国著名的中西药品商标355

3.清末民国的商标管理机关356

4.龙虎人丹与日商仁丹的商标官司356

(三)加强各种宣传357

1.形象直观展示357

2.馈赠与慈善救济358

3.利用节日显示实力 扩大影响358

4.争取参展评优359

(四)坚持药品质量361

1.坚持质量第一思想361

2.采购道地优质药材361

3.精细加工 创造品牌产品361

(五)开展优质服务362

1.延长营业时间 实行日夜售药362

2.请医生坐堂 诊后及时取药362

3.配方单包 便于检查363

4.代客加工 方便顾客363

5.医疗咨询 问病售药363

6.赊销折扣 价格优惠364

7.热情服务 礼貌待客364

(六)开拓国内外市场365

1.流动卖药寻找市场365

2.时机成熟发展市场365

3.抓住机遇建立市场365

4.积极开拓国外市场366

5.重视年节中的民俗用药市场366

(七)提高业务素质368

1.启蒙必学医药知识368

2.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368

3.招聘能人上关键岗位368

(八)严格内部管理369

1.机构精练 岗位职责明确369

2.多种工资形式370

3.建立制度 奖惩分明370

第六章 药业的行业管理与行会组织371

一、历史上的行业管理371

(一)药业纳入商业统一管理371

(二)帝王控制下的最高国务管理层三公、三省371

(三)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六官、九卿、六部、九寺、五监372

(四)管理中包含药业的中央政府机关或长官373

二、历史上的行会组织373

(一)唐代的药行373

(二)宋代的药市375

(三)明代的药行商会376

(四)清代复杂的行会组织376

(五)药材批发商的帮会组织377

(六)民国后期的同业公会380

(七)药业行会组织的职能作用381

三、新中国的行业管理与行会组织382

第七章 药市与药王庙会384

一、庙会与庙会市场384

二、古代药市的形成385

(一)唐人王昌遇与梓州药市385

(二)五品官进药市 药业政治地位提高387

(三)朱元璋促进药市发展388

(四)民族地区最大的云南大理药市389

三、药王庙会与药材交易389

(一)药业建自己的药王庙389

(二)药业的盛大节日药王庙会391

(三)药王庙会促进药市发展392

四、药王庙中的十五位药王393

1.伏羲393

2.神农393

3.黄帝393

4.岐伯394

5.长桑君394

6.扁鹊394

7.华佗395

8.张仲景395

9.皇甫谧395

10.王叔和396

11.葛洪396

12.雷公397

13.陶弘景397

14.孙思邈397

15.韦慈藏398

五、当代的药材交流会与常年药材专业市场398

(一)当代的药材交流会398

(二)全国的药材专业市场399

(三)药材专业市场的禁售药品401

1.禁售药品总规定401

2.29种毒性药材401

3.国家重点保护的42种野生动植物药材401

第八章 假药防治402

一、历代都有假药402

二、防治假药的种种措施404

(一)制定打假法律405

(二)制定国家药品标准405

(三)建立药材检验和成药生产销售监督制度405

(四)掌握药材鉴别加工制药技术406

(五)强调职业道德406

三、有益的借鉴408

第九章 古代药材的开发利用409

一、保健食品409

(一)保健食品的理论与市场形成409

(二)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410

(三)著名的疗效型风味小吃413

二、美容化妆品414

(一)先秦的美容化妆品414

(二)汉代的贱业不贱415

(三)魏晋男人涂粉胜汉代415

(四)南北朝的卖胡粉女孩416

(五)唐、宋的化妆品及化妆品市场416

(六)明清的化妆品生产与市场渐衰418

(七)牙粉与牙膏419

三、保健用品420

(一)汉代的香囊、香枕420

(二)唐代同昌公主的澄水帛420

(三)宋代的苏合香袋与屠苏袋420

(四)清代的安息香葆元贡带421

四、染料422

(一)本草中的染料药材422

(二)红色染料 茜草 红花 苏木423

(三)紫色染料 紫草425

(四)黄色染料 栀子 槐花425

(五)蓝色染料 蓝实425

(六)黑色染料 五倍子425

(七)助染剂 矾石国家专卖与巨大效益426

五、洗涤剂427

(一)冬灰 石硷427

(二)皂荚 肥皂团427

(三)猪胰 澡豆 胰子428

(四)白垩块 其他洗涤剂429

六、香料430

(一)香口 香身430

(二)香室 香食431

七、防蛀药 农药 灭鼠药 灭蚊药432

八、火药 鞭炮 烟火434

九、颜料435

十、饲料添加剂436

十一、其他开发利用436

第十章 药业基本名词探源438

一、药 药物 药品438

二、毒药439

三、本草440

四、医药441

五、官药442

六、中药 西药 现代中药443

七、国药444

八、药材 道地药材445

九、生药447

十、饮片 咀片 中药配方颗粒448

十一、成药 丸散 熟药449

十二、草药451

十三、伪药 假药 劣药453

十四、植物药 绿色药用植物及制剂455

第十一章 著名百年老店456

一、明代以前 1家456

广州 海辐禅院456

二、明代 6家458

1.太谷 广盛号458

2.定县 马应龙生记药店459

3.佛山 梁仲弘蜡丸馆460

4.佛山 冯了性药酒店460

5.广州 陈李济461

6.汉口 叶开泰药室462

三、清代 25家464

1.长沙 九芝堂464

2.温州 叶同仁堂465

3.北京 同仁堂465

4.定县 白敬宇眼药店469

5.通海 老拨云堂470

6.苏州 诵芬堂470

7.绍兴 震元堂471

8.苏州 沐泰山堂472

9.建德 严东关致中和五加皮酒坊472

10.上海 童涵春堂474

11.广州 敬修堂475

12.嘉兴 兰台药局477

13.成都 同仁堂478

14.芜湖 张恒春药号478

15.东平 树德堂480

16.新绛 德义堂480

17.安庆 余良卿膏药店480

18.合川 存心堂481

19.苏州 华家琢针店481

20.杭州 胡庆余堂481

21.上海 蔡同德堂483

22.贵阳 同济堂484

23.济南 宏济堂485

24.重庆 桐君阁熟药厂485

25.樟树 长春药店486

四、民国 2家486

1.天津 达仁堂486

2.杭州 民生药厂488

附录一 《千金翼方·药出州土》中的优质药材494

附录二 《新唐书·地理志》中的土贡药材499

附录三 《本草品汇精要》中的267种道地药材产地503

参考文献5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