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702487.jpg)
- 申根,车夫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出版社
- ISBN:780684389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审计标准-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重点难点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执业准则体系1
第一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1
第一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概述1
一、执业准则体系框架结构1
二、执业准则名称6
三、执业准则编号6
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7
一、在考虑中国特色的基础上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7
二、完善了现有的执业审计准则体系9
三、强化了会计事务所的质量控制9
四、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9
五、强调了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10
六、增加了对新业务事项、高风险事项的审计规定10
七、进一步强化并促进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要求11
第二篇 鉴证业务准则12
第二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2
第一节 概述12
一、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概念和种类12
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拓展的原因13
第二节 制定的背景14
第三节 主要内容框架14
第四节 重点难点解析15
一、鉴证业务的范围15
二、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的区别16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的比较表(见表2-4)19
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与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所依据的法律比较表(见表2-5)20
五、如何利用鉴证报告20
六、鉴证业务与管理咨询服务业务20
第三章 审计准则——一般原则与责任22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1101号)22
一、概述22
二、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2
三、主要内容框架23
四、重点难点解析23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第1111号)32
一、概述32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3
三、主要内容框架34
四、重点难点解析34
第三节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第1121号)38
一、概述38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8
三、主要内容框架39
四、重点难点解析40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第1131号)48
一、概述48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49
三、主要内容框架51
四、重点难点解析52
第五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第1141号)64
一、概述64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64
三、主要内容框架66
四、重点难点解析66
第六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第1142号)75
一、概述75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76
三、主要内容框架78
四、重点难点解析78
第七节 与治理层的沟通(第1151号)84
一、概述84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85
三、主要内容框架87
四、重点难点解析87
第八节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第1152号)91
一、概述91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92
三、主要内容框架93
四、重点难点解析94
第四章 审计准则——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应对100
第一节 计划审计工作(第1201号)100
一、概述100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00
三、主要内容框架102
四、重点难点解析103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1211号)108
一、概述108
二、本准则提出的新的概念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理原则108
三、主要内容框架111
四、重点难点解析112
第三节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第1212号)124
一、制定背景和意义124
二、本准则提出的新的概念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理原则124
三、主要内容框架126
四、重点难点解析126
第四节 重要性(第1221号)130
一、概述130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31
三、主要内容框架132
四、重点难点分析133
第五节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第1231号)140
一、概述140
二、本准则提出的新的概念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理原则140
三、主要内容框架143
四、重点难点解析144
第五章 审计准则——审计证据152
第一节 审计证据(第1301号)152
一、概述152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53
三、主要内容框架154
四、重点难点解析155
第二节 存货监盘(第1311号)160
一、概述160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61
三、主要内容框架161
四、重点难点解析162
第三节 函证(第1312号)167
一、概述167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68
三、主要内容框架169
四、重点难点解析170
第四节 分析程序(第1313号)175
一、概述175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75
三、主要内容框架176
四、重点难点解析177
第五节 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第1314号)182
一、概述182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82
三、主要内容框架184
四、重点难点解析185
第六节 会计估计的审计(第1321号)194
一、概述194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195
三、主要内容框架196
四、重点难点解析197
第七节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第1322号)202
一、概述202
二、制定的背景203
三、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04
四、主要内容框架204
五、重点难点解析205
第八节 关联方(第1323号)209
一、概述209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11
三、主要内容框架213
四、重点难点解析214
第九节 持续经营(第1324号)220
一、概述220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20
三、主要内容框架221
四、重点难点解析221
第十节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第1331号)228
一、概述228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28
三、主要内容框架228
四、重点难点分析229
第十一节 期后事项(第1332号)231
一、概述231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32
三、主要内容框架232
四、重点难点分析233
五、实际操作的难点问题238
第十二节 管理层声明(第1341号)238
一、概述238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39
三、主要内容框架240
四、重点难点解析240
第六章 审计准则——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244
第一节 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第1401号)244
一、概述244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45
三、主要内容框架245
四、重点难点解析246
第二节 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第1411号)251
一、概述251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52
三、主要内容框架252
四、重点难点解析253
第三节 利用专家的工作(第1421号)258
一、概述258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59
三、主要内容框架259
四、重点难点解析259
第七章 审计准则——审计结论与报告269
第一节 审计报告(第1501号)269
一、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69
二、主要内容框架271
三、重点难点解析271
第二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第1502号)274
一、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74
二、主要内容框架275
三、重点难点解析275
第三节 比较数据(第1511号)279
一、概述279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80
三、主要内容框架281
四、重点难点解析281
第四节 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第1521号)286
一、概述286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87
三、主要内容框架288
四、重点难点解析288
第八章 审计准则——特殊领域294
第一节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第1601号)294
一、概述294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295
三、主要内容框架295
四、重点难点解析296
第二节 验资(第1602号)304
一、概述304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05
三、主要内容框架306
四、重点难点解析306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第1611号)317
一、概述317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19
三、主要内容框架321
四、重点难点解析321
第四节 银行间函证程序(第1612号)327
一、概述327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27
三、主要内容框架328
四、重点难点解析328
第五节 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第1613号)332
一、概述332
二、制定的背景334
三、主要内容框架334
四、重点难点解析335
第六节 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第1621号)338
一、概述338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39
三、主要内容框架340
四、重点难点解析340
第七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第1631号)347
一、制定的背景347
二、主要内容框架348
三、重点难点解析348
第八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第1632号)353
一、概述353
二、制定的背景354
三、主要内容框架354
四、重点难点解析355
第九节 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第1633号)359
一、概述359
二、制定的背景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60
三、主要内容框架360
四、重点难点解析361
第九章 审阅业务准则——财务报表审阅(第2101号)371
第一节 概述371
第二节 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71
第三节 主要内容框架372
第四节 重点难点解析373
第十章 其他鉴证业务377
第一节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第3101号)377
一、制定背景和意义377
二、本准则提出的新的概念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理原则378
三、主要内容框架379
四、重点难点解析380
第二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第3111号)386
一、概述386
二、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87
三、主要内容框架388
四、重点难点解析389
第三篇 相关服务准则398
第十一章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第4101号)398
第一节 概述398
第二节 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398
第三节 主要内容框架399
第四节 重点难点解析400
第十二章 代编财务信息(第4111号)405
第一节 制定的背景405
第二节 主要内容框架406
第三节 重点难点解析406
第四篇 质量控制准则411
第十三章 业务质量控制(第5101号)411
第一节 制定的背景及修订后的主要变化411
一、制定的背景411
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412
第二节 主要内容框架413
第三节 重点难点解析413
一、全面业务控制414
二、双重控制目标414
三、责任追究制度414
四、系统控制理念414
五、质量文化建设414
六、人力资源管理415
七、循环控制思想415
八、分类控制方法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