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学干,苏东庄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139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1
目 录1
§2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5
2.1计算机系统结构5
2.2计算机组成与实现7
2.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和实现10
三者的相互影响10
§3软硬取舍、计算机系统与系统结13
构的设计方法13
3.1软硬取舍的基本原则13
3.2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系统15
结构设计的步骤15
3.2-1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15
3.2-2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设计18
步骤18
4.1-1统一高级语言19
4.1 系统结构设计中必须注意解决好软件的可移植性19
§4软件、应用、器件对系统结构的19
影响19
4.1-2采用系列机思想20
4.1-3模拟与仿真23
4.2应用对系统结构的影响25
4.3器件发展对系统结构的影响29
4.3-1 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结构和组成29
4.3-2器件的发展是推动系统结构31
和组成前进的关键因素31
4.3-3器件的发展改变了逻辑设计32
的传统方法32
§5系统结构和并行性的发展及计算机系统的分类33
5.1 Von Neumann型计算机34
5.2-1并行性概念36
5.2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36
?36
5.2-2计算机系统结构向并行处理系统的发展39
5.3计算机系统的分类42
习题45
主要参考文献46
第二章指令与寻址48
§1 数据表示48
1.1数据表示与数据结构48
1.2浮点数尾数的基值大小和下溢52
处理方法选择52
1.2-1 浮点数尾数基值的选择53
1.2-2浮点数尾数的下溢处理方法57
据表示60
1.3-1 自定义数据表示60
1.3 自定义数据表示与向量数60
1.3-2向量数据表示63
§2寻址方式65
2.1寻址方式分析65
22逻辑地址与主存物理地址68
§3指令系统的设计和改进71
3.1指令格式的优化71
3.1-1哈夫曼压缩概念71
3.1-2操作码的优化表示73
3.1-3指令字格式的优化76
3.2按增强指令功能的方向发展与79
改进指令系统79
3.2-1面向目标程序的优化实现80
来改进80
来改进84
3.2-2面向高级语言的优化实现84
来改进90
3.2-3面向操作系统的优化实现90
3.3按简化指令功能的方向发展和96
改进指令系统96
3.3-1精简指令系统思想的提出96
3.3-2 RISC结构采用的基本技术98
3.3-3 RISC技术的发展101
习题105
主要参考文献107
第三章输入输出系统109
§1引言109
§2总线设计110
2.1总线的类型111
2.2总线的控制方式112
2.3-1同步通讯114
2.3总线的通讯技术114
2.3-2异步通讯115
2.4数据宽度与总线线数116
2.4-1数据宽度116
2.4-2总线的线数117
§3中断系统118
3.1中断的分类和分级118
3.2中断系统的软硬功能分配123
§4通道处理机124
4.1工作原理124
4.2通道流量的分析128
§5外围处理机130
习题132
主要参考文献134
矛盾136
1.1存贮器容量、速度、价格的136
第四章存贮体系136
§1引言136
1.2并行主存系统频宽的分析137
1.3存贮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41
1.4存贮体系的性能参数143
§2虚拟存贮器145
2.1不同的虚拟存贮管理方式145
2.1-1段式管理146
2.1-2页式管理149
2.1-3段页式管理150
2.2页式虚拟存贮器构成152
2.2-1地址的映象和变换152
2.2-2替换算法156
过程162
2.2-3虚拟存贮器工作的全162
2.3页式虚拟存贮器实现中的163
问题163
2.3-1页面失效的处理163
2.3-2提高虚拟存贮器等效访同164
速度的措施164
2.3-3影响主存命中率和CPU170
效率的某些因素170
§3高速缓冲存贮器(Cache)172
3.1基本结构172
3.2地址的映象与变换174
3.2-1全相联映象和变换174
3.2-2直接映象及其变换175
3.2-3组相联映象及其变换176
3.3替换算法的实现180
3.2-4段相联映象180
3.3-1堆栈法181
3.3-2比较对法182
3.4 Cache的透明性及性能分析183
3.4-1 Cache的透明性分析183
3.4-2 Cache的取算法186
3.4-3任务切换对失效率的影响187
3.4-4影响Cache存贮器性能188
的因素188
3.5“Cache-主存-辅存”存贮层次190
§4主存保护191
习题193
主要参考文献197
1.1基本思想和一次重叠199
§1重叠解释方式199
第五章重叠、流水和向量处理机199
1.2相关处理202
1.2-1指令相关的处理202
1.2-2主存空间数相关的处理202
1.2-3通用寄存器组相关的处理203
§2流水方式207
2.1基本概念207
2.1-1流水是重叠的引伸207
2.1-2流水线的分类208
2.1-3阵列流水线213
2.2主要性能及其分析215
2.2-1吞吐率215
2.2-2效率219
2.2-3流水线工作举例220
2.3-1局部性相关的处理222
2.3相关处理和控制机构222
2.3-2全局性相关的处理226
2.3-3流水机器的中断处理229
2.3-4流水线调度230
§3向量的流水处理与向量处理机234
3.1向量的流水处理234
3.2向量处理机236
习题246
主要参考文献250
第六章并行处理机和相联处理机§1并行处理机原理251
1.1并行处理机的构形与特点251
1.1-1并行处理机的基本构形251
1.1-2并行处理机的特点253
1.2-1 ILLIACⅣ的处理单元阵254
列结构254
1.2并行处理机的算法254
1.2-2阵列处理机的算法举例255
1.3 SIMD计算机的互连网络259
1.3-1互连网络的设计目标及259
互连函数的表示259
1.3-2单级互连网络260
1.3-3基本的循环互连网络和263
多级互连网络263
1.3-4全排列网络269
1.4并行存贮器的无冲突访问269
§2并行处理机举例272
2.1 MPP位平面阵列处理机272
2.2 DAP阵列处理机274
2.3 BSP科学处理机276
3.1概述278
3.1-1相联处理机的特点和组成278
§3相联处理机278
3.1-2相联存贮器的组成及相联279
处理机的结构类型279
3.2相联检索算法281
3.3相联处理机结构举例283
3.3-1 PEPE系统283
3.3-2 sTARAN系统285
习题286
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七章多处理机291
§1 多处理机的特点及主要技术问题291
§2多处理机的硬件结构292
2.1紧耦合和松耦合292
2.1-1紧耦合293
2.1-2松耦合294
2.2-1 总线形式296
2.2机间互连的形式296
2.2-2交叉开关形式297
2.2-3多端口存贮器形式298
2.2-4开关枢纽结构形式299
§3程序并行性300
3.1并行算法的研究思路300
3.1-1算术表达式的并行运算300
3.1-2递归程序的并行性302
3.2程序并行性的分析305
3.3并行程序设计语言307
§4多处理机的操作系统311
4.1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的类型312
4.1-1主从型312
4.1-2各自独立型312
4.2资源分配和进程调度313
4.1-3浮动型313
习题315
主要参考文献318
第八章具有非诺依曼型结构特点的计算机§1 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计算机320
1.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320
1.2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的322
计算机结构322
§2基于数据驱动的数据流机324
2.1数据驱动的概念324
2.2数据流程序图和语言327
2.2-1数据流程序图327
2.2-2数据流语言330
2.3数据流计算机的结构332
2.3-1静态数据流机332
2.3-2动态数据流机333
2.4数据流机器存在的问题336
§3基于面向函数程序设计的归约机337
3.1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337
3.2面向函数程序设计的归约机339
3.2-1归约机的基本结构特点339
3.2-2串归约机340
3.2-3图归约机342
§4基于面向智能信息处理的智能机343
4.1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机343
4.2智能机的结构及所用的机器344
语言344
4.2-1智能机的结构344
4.2-2逻辑程序设计语言346
4.2-3智能计算机的进展347
习题348
主要参考文献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