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栽培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栽培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493222.jpg)
- 武孔云,冉懋雄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ISBN:78066206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栽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药栽培学的作用和意义1
二、中药栽培的概况2
三、中药栽培的特点3
四、中药栽培的发展方向4
五、学习中药栽培学应注意的问题5
总论6
第一章 我国中药资源及其区划6
第一节 我国自然环境概况6
一、我国的地表形态6
二、我国的气候6
三、我国的植被与土壤7
第二节 我国中药资源概况7
一、中药区划的基本概念8
第三节 中国中药区划概要8
二、中国中药区划的基本原则依据与分区系统命名9
三、中国中药区划分区概述9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26
第一节 概述26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个体生长26
一、药用植物的营养生长27
二、药用植物的生殖生长31
第三节 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条件32
一、外界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33
二、内在因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35
三、控制开花在中药栽培中的意义35
第四节 药用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36
一、顶端优势36
二、药用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36
三、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性37
第一节 中药栽培与光照的关系38
一 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38
二、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38
第三章 中药栽培与气候条件的关系38
三、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9
第二节 中药栽培与温度的关系39
一、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39
二、低温的危害及其抗寒锻炼40
第三节 中药栽培与水分的关系41
一、水对植物生活的作用41
二、植物对水的适应性41
三、植物的抗旱性及抗旱锻炼42
第四节 中药栽培与空气、风的关系43
一、空气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43
四、水涝对植物的影响43
二、风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44
第四章 中药栽培与土壤的关系45
第一节 土壤与肥力45
一、土壤肥力45
二、土壤组成45
第二节 土壤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48
一、土壤质地48
二、土壤结构48
三、土壤的吸收性能49
四、土壤反应50
第三节 不良土壤的改良利用51
一、黄壤51
二、石灰土52
三、盐碱土53
一、药用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55
二、营养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55
第五章 中药栽培与肥料的关系55
第一节 肥料与中药栽培的关系55
三、药用植物对养分吸收及其阶段性56
第二节 肥料的种类及特征57
一、农家肥料57
二、商品肥料58
第三节 施肥61
一、合理施肥的依据原则及影响施肥的因素61
二、施肥方法64
第六章 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65
第一节 栽培制度65
一、药用植物布局65
二、复种67
三、间、混、套作68
四、轮作与连作70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72
第二节 土壤耕作72
二、土壤耕性73
三、土壤耕作措施74
第七章 药用植物的繁殖76
第一节 有性繁殖76
一、种子及其特性76
二、药用植物种子的采收77
三、种子的贮藏与寿命78
四、种子的休眠79
五、种子萌发的条件80
六、种子的品质检验80
七、播种82
八、育苗和移栽84
第二节 无性繁殖86
一、分离繁殖86
二、压条繁殖86
三、扦插繁殖87
四、嫁接繁殖88
第三节 离体组织培养繁殖89
一、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理论基础89
二、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四个阶段89
三、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基本途径90
四、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实验设备、灭菌方法和基本培养基90
五、离体组织培养繁殖技术93
第八章 真菌类中药的栽培96
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知识96
一、真菌类中药栽培的意义96
二、药用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96
三、药用真菌栽培中的重要生态因子97
第二节 真菌类中药栽培的一些必要设备及操作98
一、一般设备及用具98
二、基本操作98
一、纯菌种分离培养100
第三节 菌种分离、培养、选育、复壮和保藏方法100
二、菌种选育和复壮101
三、菌种保藏101
第四节 药用真菌的栽培技术102
一、段木栽培技术102
二、代料栽培104
第九章 中药栽培的田间管理106
第一节 间苗、定苗、补苗106
第二节 中耕、培土与除草106
一、中耕106
二、培土107
三、除草107
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108
一、灌溉108
二、排水109
三、摘蕾打顶、人工授粉110
二、修根110
第四节 整枝修剪110
一、整形与修剪110
第五节 其他管理111
一、遮阴与支架111
二、防霜、防寒111
三、覆盖112
第十章 中药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及防治113
第一节 中药栽培的病害113
一、病害的症状113
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14
第二节 中药栽培的虫害116
一、昆虫的生长发育116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17
三、害虫的发生和环境条件的关系118
一、农药的种类119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119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120
第十一章 中药的采收与加工123
第一节 中药的产量与品质123
一、中药的产量123
二、中药的品质125
第二节 采收128
一、适时采收的意义128
二、药材采收期的确定129
三、传统采收经验介绍129
四、采收方法130
第三节 产地加工与贮藏131
一、产地加工131
二、贮藏132
第一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134
一、生态系统134
第十二章 无公害中药栽培134
二、生态平衡136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危害139
一、原生环境的污染139
二、次生环境的污染139
三、环境污染的危害142
第三节 无公害中药产地的选择144
一、无公害中药栽培区域的选择145
二、无公害中药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选择145
第四节 无公害中药栽培技术146
一、种子147
二、耕作制度147
三、施肥150
四、灌溉151
五、病虫害防治与无公害中药栽培153
一、无公害中药产地加工的基本原则156
第五节 无公害中药的产地加工、包装与贮运156
二、无公害中药产品的包装要求157
三、无公害中药的贮运158
第六节 无公害中药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159
一、无公害中药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59
二、制定SOP的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原则159
三、制定无公害中药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需要注意的问题160
四、SOP中无公害控制的要点161
人参162
各论162
第十三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栽培162
天麻171
天冬183
半夏187
麦冬191
何首乌194
山药197
乌头201
黄连208
太子参212
地黄216
桔梗221
木香226
三七229
川芎234
射干238
白芍242
龙胆245
浙贝母249
党参253
大黄258
牛膝262
延胡索266
当归269
白术273
玄参277
第十四章 种子及果实类中药栽培281
薏苡仁281
栀子284
白果288
砂仁295
吴茱萸299
栝楼303
喜树306
罗汉果308
木瓜313
枳壳317
第十五章 茎叶类中药栽培323
芦荟叶323
艾纳香329
紫苏叶332
大青叶336
第十六章 花类中药栽培339
金银花339
款冬花343
红花346
藏红花350
菊花354
第十七章 茎皮类中药栽培359
杜仲359
厚朴362
黄柏367
肉桂370
红豆衫374
石斛379
第十八章 全草类中药栽培379
绞股蓝383
麻黄386
穿心莲388
细辛392
第十九章 菌类中药栽培397
雷丸397
茯苓399
灵芝402
猴头菌406
竹荪408
第二十章 其他类中药栽培413
五倍子413
狗脊418
贯众421
附:编写人员分工424
参考文献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