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
  • 赵歧华,陈益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271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通风设备-建筑安装工程-高等学校-教材;空气调节设备-建筑安装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0.1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意义和任务1

0.2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发展方向4

上篇 通风工程6

单元1 工业有害物的来源和危害6

1.1 粉尘的来源和危害6

1.1.1 粉尘的来源7

1.1.2 粉尘的危害7

1.2 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来源和危害9

1.2.1 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来源9

1.2.2 有害气体和蒸气的危害9

1.3 余热和余湿对人体的危害10

1.4 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11

1.4.1 有害物浓度11

1.4.2 卫生标准11

1.4.3 排放标准12

1.5 防治工业有害物的综合措施12

单元2 通风方式14

2.1 通风方式分类14

2.1.1 按通风系统的动力来划分14

2.1.2 按通风系统的作用来划分16

2.1.3 按通风系统的特征来划分16

2.2 事故通风17

单元3 全面通风18

3.1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18

3.1.1 粉尘、有害气体和蒸气散发量的计算18

3.1.2 生产设备散热量的计算18

3.1.3 散湿量的计算23

3.2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24

3.2.1 为稀释有害物所需的通风量24

3.2.2 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24

3.2.3 为消除余湿所需的通风量25

3.3 全面通风的空气平衡和热平衡25

3.3.1 空气平衡25

3.3.2 热平衡26

3.3.3 注意事项27

3.4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28

3.5 置换通风29

3.5.1 置换通风的原理、基本方式和适用范围29

3.5.2 置换通风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30

单元4 局部通风35

4.1 局部送、排风系统35

4.1.1 局部送风系统组成35

4.1.2 局部排风系统组成35

4.2 局部排风罩36

4.2.1 局部排风罩的分类36

4.2.2 局部排风罩的工作原理37

4.2.3 柜式排风罩38

4.3 密闭罩40

4.3.1 密闭罩的种类40

4.3.2 密闭罩的排风量41

4.4 外部吸气罩42

4.4.1 排气罩口气体流动规律42

4.4.2 前面无障碍排风罩风量的计算44

4.4.3 前面有障碍排风罩风量的计算45

4.4.4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风量的计算45

4.4.5 吹吸式风量的计算48

4.4.6 接收罩风量的计算49

4.5 空气幕51

4.5.1 空气幕的分类和原理51

4.5.2 空气幕的设计计算53

4.6 局部淋浴55

4.6.1 局部淋浴的组成55

4.6.2 局部淋浴的设计56

单元5 工业有害物的净化59

5.1 粉尘的性质59

5.2 除尘器分类、机理和性能指标61

5.2.1 除尘器的除尘机理61

5.2.2 除尘器的分类62

5.2.3 除尘器的性能指标62

5.3 重力除尘器64

5.3.1 重力除尘器的工作原理64

5.3.2 重力除尘器的设计计算64

5.4 惯性除尘器65

5.4.1 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65

5.4.2 惯性除尘器的形式66

5.5 旋风除尘器67

5.5.1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7

5.5.2 除尘器阻力69

5.5.3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69

5.6 电除尘器70

5.6.1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70

5.6.2 电除尘器的形式和构造72

5.6.3 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73

5.6.4 电除尘器的选择计算74

5.7 袋式除尘器74

5.7.1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74

5.7.2 袋式除尘器的阻力75

5.7.3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75

5.7.4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和选择78

5.8 湿式除尘器79

5.8.1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79

5.8.2 湿式除尘器的类型79

5.9 除尘器的选择82

5.9.1 选择除尘器的原则82

5.9.2 除尘器的选择计算方法和步骤83

5.10 有害气体的净化83

5.10.1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83

5.10.2 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84

单元6 通风系统风道的设计计算86

6.1 风道阻力86

6.1.1 摩擦阻力86

6.1.2 局部阻力90

6.1.3 总阻力92

6.2 风道的水力计算92

6.2.1 风道布置的原则92

6.2.2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93

6.2.3 流速控制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93

6.3 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97

6.3.1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98

6.3.2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方法99

6.4 风道压力分布102

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103

6.5.1 系统划分103

6.5.2 风道材料、形状、规格及设计103

6.5.3 风道阀门104

6.5.4 风道保温105

6.5.5 通风系统的防火及防爆106

6.6 通风空调施工图107

6.6.1 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组成107

6.6.2 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绘制要求108

6.6.3 通风空调施工图示例108

单元7 自然通风114

7.1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114

7.1.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15

7.1.2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18

7.2 自然通风的计算119

7.2.1 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119

7.2.2 自然通风的计算120

7.3 避风天窗、屋顶通风器及风帽122

7.3.1 避风天窗122

7.3.2 屋顶通风器123

7.3.3 风帽124

7.4 生产工艺、建筑形式对自然通风的影响124

7.4.1 建筑形式的选择124

7.4.2 工艺布置125

7.4.3 各厂房之间的协调关系125

下篇 空气调节127

单元8 湿空气焓湿图及应用127

8.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27

8.1.1 湿空气的组成127

8.1.2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28

8.2 焓湿图的应用133

8.2.1 湿空气焓湿图133

8.2.2 湿空气焓湿图的应用136

单元9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141

9.1 空调房间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141

9.1.1 空调房间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41

9.1.2 空调房间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44

9.2 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作用146

9.2.1 太阳辐射热146

9.2.2 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作用147

9.2.3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147

9.3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148

9.3.1 冷负荷计算概述148

9.3.2 冷负荷计算149

9.3.3 热负荷计算154

9.3.4 湿负荷计算154

单元10 空气热、湿处理158

10.1 空气热、湿处理过程158

10.1.1 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158

10.1.2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类型159

10.1.3 喷水室处理过程159

10.2 表面式换热器161

10.2.1 表面式换热器的构造、安装和运行调节161

10.2.2 电加热器163

10.3 喷水室164

10.3.1 喷水室的构造164

10.3.2 喷水室热交换效率的影响因素166

10.3.3 喷水室的阻力168

10.3.4 双级喷水室168

10.4 其他空气热、湿处理设备169

10.4.1 空气加湿169

10.4.2 空气减湿172

单元11 空气调节系统175

11.1 空调系统的分类175

11.1.1 按照空气处理设备布置情况分类175

11.1.2 按负担室内负荷介质分类176

11.1.3 按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177

11.1.4 按照空气流速分类177

11.2 空调系统送风状态与送风量177

11.2.1 夏季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与送风量178

11.2.2 冬季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与送风量180

11.3 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180

11.3.1 全新风空调系统181

11.3.2 一次回风系统182

11.3.3 二次回风系统188

11.4 半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192

11.4.1 风机盘管系统192

11.4.2 其他空调系统196

11.5 分散式空气调节系统198

11.5.1 构造和类型198

11.5.2 机组的性能和应用199

11.6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200

11.6.1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形式200

11.6.2 系统负荷确定方法201

单元12 空气的净化203

12.1 室内空气净化标准203

12.1.1 颗粒状污染物浓度203

12.1.2 室内空气的净化标准203

12.2 空气过滤器204

12.2.1 过滤器的分类204

12.2.2 过滤器的性能指标205

12.2.3 选择过滤器应注意事项206

12.3 空调净化系统207

12.3.1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207

12.3.2 室内污染物的带菌交叉污染207

12.3.3 净化系统实例分析208

12.4 室内空气品质及评价标准210

12.4.1 室内空气品质211

12.4.2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尖锐化212

12.4.3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213

12.4.4 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措施214

单元13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16

13.1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216

13.1.1 送、回风口的形式216

13.1.2 送、回风口的位置218

13.1.3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219

13.2 送、回风口的气体流动规律221

13.2.1 送风口气体流动规律221

13.2.2 回风口气体流动规律224

13.3 气流组织的计算225

单元14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84

14.1 噪声的物理量度228

14.1.1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28

14.1.2 噪声的物理量度229

14.1.3 空调房间的噪声标准231

14.2 空调消声器233

14.2.1 空调消声器的原理和种类233

14.2.2 消声器的应用235

14.3 空调装置的减振236

14.3.1 振动传递率237

14.3.2 常用减振器237

14.3.3 其他消声、减振措施239

单元15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240

15.1 室外空气参数变化的系统调节240

15.2 室内负荷变化的系统调节245

15.2.1 室内热负荷变化、湿负荷不变时的运行调节245

15.2.2 室内热负荷、湿负荷均有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45

15.3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251

15.3.1 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组成251

15.3.2 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方法255

单元16 通风空调系统的测试与调整261

16.1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的测试261

16.1.1 测量位置和测试点261

16.1.2 风道内压力的测量263

16.1.3 管道内风速的测量264

16.1.4 风道内流量的计算265

16.1.5 局部排风罩口风量的测量265

16.2 空调系统风量与送风参数的测试与调整267

16.2.1 系统风量的测试267

16.2.2 系统风量的调节268

16.2.3 系统送风参数的测试与调整270

16.3 室内空气参数的测试与调整271

16.3.1 室内温度、速度和相对湿度的测试与调整271

16.3.2 室内正压的测试与调整272

单元17 建筑防排烟273

17.1 防排烟设计依据274

17.2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274

17.2.1 防火分区274

17.2.2 防烟分区275

17.3 建筑防烟、排烟278

17.3.1 建筑设置防烟、排烟方式的分类278

17.3.2 防排烟设计的基本原则278

17.3.3 建筑防排烟的任务278

17.3.4 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278

17.3.5 建筑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279

17.3.6 建筑防排烟的设计方法279

17.4 建筑自然排烟280

17.4.1 自然排烟的形式280

17.4.2 自然排烟设计条件281

17.4.3 自然排烟设计282

17.4.4 自然排烟存在的问题282

17.5 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283

17.5.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的确定283

17.5.2 机械防烟系统方式的选择284

17.5.3 加压送风防烟系统送风量的计算方法284

17.5.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基本要求287

17.6 建筑的机械排烟287

17.6.1 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288

17.6.2 机械排烟方式288

17.6.3 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计算288

17.6.4 排烟系统的基本要求289

附录292

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