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内科医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口腔内科医师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149423.jpg)
- 葛久禹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403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1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834页
- 主题词:口腔颌面部疾病-诊疗-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内科医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口腔检查及诊疗前准备1
第一章 口腔检查2
第一节 口腔检查的意义2
第二节 口腔检查前的准备3
第三节 口腔检查的方法5
第四节 病历书写和临床牙位记录法27
第二章 口腔诊疗常用设备及治疗器械35
第一节 口腔诊疗基本设备35
第二节 牙科综合诊疗设备41
第三节 口腔诊疗设备的发展和展望49
第四节 治疗器械50
第三章 牙体修复材料66
第一节 修复材料概论67
第二节 银汞合金69
第三节 牙色材料76
第四节 基底和衬里材料83
第五节 黏结和黏结材料94
第二篇 龋病99
第一章 概述100
第二章 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102
第一节 牙菌斑103
第二节 口腔环境107
第三节 宿主108
第四节 时间109
第五节 病因学说110
第三章 龋病的临床病理学113
第一节 釉质龋113
第二节 牙本质龋114
第三节 牙骨质龋116
第四章 龋病的临床表现、分类和诊断117
第一节 龋病的临床基本特征117
第二节 龋病的分类和诊断120
第五章 治疗原则123
第三篇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126
第一章 牙齿发育异常127
第一节 异常着色牙127
第二节 牙齿结构异常135
第三节 牙齿形态异常138
第四节 牙齿萌出异常140
第五节 牙齿数目异常141
第二章 牙外伤(急性损伤)142
第一节 牙震荡142
第二节 牙脱位143
第三节 牙折146
第三章 牙体慢性损伤148
第一节 磨损148
第二节 楔状缺损150
第三节 牙隐裂152
第四章 牙齿敏感症154
第四篇 牙体修复学158
第一章 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159
第一节 总概念159
第二节 牙釉质161
第三节 牙本质161
第四节 牙髓163
第二章 牙体修复学的基本概念165
第一节 概念165
第二节 窝洞的结构与分类166
第三节 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69
第三章 银汞合金修复176
第一节 银汞合金修复总论176
第二节 后牙?面洞的制备178
第三节 后牙颊、舌面洞与上颌切牙舌面洞的制备181
第四节 后牙邻?面洞的制备183
第五节 尖牙邻面洞的制备188
第六节 深龋治疗190
第七节 窝洞清理和消毒194
第八节 衬垫基底196
第九节 银汞合金的调制199
第十节 银汞合金的充填200
第十一节 银汞合金修复体的完成202
第四章 牙色材料的修复205
第一节 玻璃离子黏固剂修复术205
第二节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207
第三节 复合体修复术212
第五章 牙体病美容修复215
第一节 牙齿漂白术215
第二节 牙齿黏结面的处理218
第三节 牙齿美容黏结修复的基本操作222
第四节 复合树脂的贴面修复224
第五节 断冠再接修复226
第六章 牙体严重缺损的修复229
第一节 钉固位(牙本质钉)修复229
第二节 沟(孔)槽固位和银汞合金钉技术238
第七章 牙髓治疗、牙的修复和牙体修复治疗241
第一节 未累及根髓牙的修复241
第二节 累及根髓牙的修复242
第三节 牙体修复治疗的失误及其处理246
第五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250
第一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251
第一节 牙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252
第二节 牙髓组织的生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55
第三节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260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262
第二章 病因265
第三章 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270
第一节 牙髓病的分类270
第二节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75
第四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83
第一节 急性根尖周炎284
第二节 慢性根尖周炎288
第六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291
第一章 治疗原则和治疗前的准备292
第一节 治疗原则292
第二节 术前准备294
第二章 应急治疗308
第一节 牙髓炎的应急治疗308
第二节 根尖周炎的应急治疗309
第三章 治疗方法分类311
第一节 盖髓术311
第二节 活髓切断术312
第三节 干髓术314
第四节 塑化治疗318
第五节 牙髓摘除术320
第六节 根管治疗321
第四章 根管治疗术322
第一节 根管的解剖322
第二节 牙髓组织的去除325
第三节 根管工作长度的测定327
第四节 根管预备329
第五节 根管消毒338
第六节 根管充填344
第七节 根管治疗的并发症351
第八节 手术显微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357
第五章 根管外科363
第一节 根管外科的治疗原则364
第二节 根尖搔刮术368
第三节 根尖切除术369
第四节 牙根切除术和牙半切术370
第五节 再植术371
第六节 囊肿减压引流术373
第七篇 牙周病375
第一章 概述376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生理和防御机制378
第一节 牙龈378
第二节 牙周膜380
第三节 牙骨质381
第四节 牙槽骨382
第五节 龈沟液383
第六节 结合上皮384
第七节 唾液385
第三章 牙周病的病因学387
第一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387
第二节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396
第三节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407
第四章 牙周病的分类414
第一节 分类的目的和依据414
第二节 分类简介415
第五章 牙龈病419
第一节 慢性龈缘炎419
第二节 青春期龈炎422
第三节 妊娠期龈炎423
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426
第五节 增生性龈炎429
第六节 急性龈乳头炎431
第七节 药物性牙龈增生432
第八节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435
第六章 牙周炎437
第一节 慢性牙周炎437
第二节 侵袭性牙周炎442
第三节 全身疾病导致的牙周炎447
第八篇 牙周病治疗学452
第一章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453
第一节 牙周病的预后453
第二节 治疗计划的制定455
第二章 牙周基础治疗457
第一节 菌斑控制457
第二节 龈上洁治术460
第三节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462
第四节 调?464
第三章 外科手术治疗468
第一节 术前准备468
第二节 牙龈切除术471
第三节 袋内壁刮治术472
第四节 切除新附着术473
第五节 翻瓣术473
第六节 骨切除术和骨成形术476
第七节 植骨术477
第八节 截根术477
第九节 牙半切术479
第十节 膜龈外科手术479
第十一节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482
第四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486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目和原则486
第二节 牙周病的全身药物治疗488
第三节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494
第五章 松牙固定术501
第六章 牙周病与正畸治疗506
第七章 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511
第九篇 口腔黏膜病514
第一章 概述515
第一节 口腔黏膜病的特点515
第二节 口腔黏膜组织的结构和功能517
第三节 口腔黏膜常见病损及临床病理520
第二章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524
第一节 口腔单纯疱疹524
第二节 带状疱疹527
第三节 手足口病528
第四节 球菌性口炎529
第五节 坏死性龈口炎和坏疽性口炎530
第六节 口腔结核532
第七节 口腔念珠菌病534
第三章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537
第一节 药物过敏性口炎537
第二节 接触性口炎540
第三节 血管神经性水肿542
第四节 多形渗出性红斑544
第四章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547
第一节 复发性口疮547
第二节 白塞病553
第三节 创伤性口炎558
第五章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561
第一节 天疱疮561
第二节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565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566
第六章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569
第一节 口腔白色角化病569
第二节 口腔白斑570
第三节 口腔扁平苔藓574
第四节 盘状红斑狼疮579
第五节 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583
第七章 口腔黏膜肉芽肿疾病584
第一节 结节病584
第二节 克罗恩病586
第三节 韦格纳肉芽肿587
第四节 恶性肉芽肿588
第五节 蕈样肉芽肿589
第八章 唇、舌疾病591
第一节 唇炎591
第二节 口角炎597
第三节 舌疾病598
第九章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606
第一节 概述606
第二节 梅毒607
第三节 淋病613
第四节 尖锐湿疣615
第五节 艾滋病617
第十章 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623
第一节 造血系统疾病623
第二节 维生素缺乏症629
第三节 重金属及非金属中毒632
第四节 干燥综合征635
第十篇 儿童口腔医学638
第一章 儿童牙齿解剖生理特点639
第一节 乳牙解剖特点639
第二节 乳牙生理特点644
第三节 年轻恒牙的解剖生理特点644
第四节 乳、恒牙的鉴别646
第二章 牙齿萌出和乳、恒牙替换647
第一节 牙齿萌出647
第二节 乳、恒牙替换654
第三节 儿童牙列657
第三章 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的诱导方法659
第一节 儿童心理特点660
第二节 儿童牙科医患关系特点662
第三节 儿童牙科诊疗中儿童行为诱导的一般方法664
第四节 对不合作儿童的处理方法667
第四章 儿童龋病669
第一节 乳牙龋病的特点和危害669
第二节 年轻恒牙龋病的特点和危害671
第三节 儿童龋病的诊断672
第四节 儿童龋病的治疗674
第五章 乳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689
第一节 乳牙的解剖生理特点689
第二节 治疗目的691
第三节 检查和诊断691
第四节 乳牙牙髓病693
第五节 乳牙根尖周病700
第六章 年轻恒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704
第一节 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704
第二节 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的生物学基础706
第三节 年轻恒牙的活髓保存治疗710
第四节 根尖诱导成形术714
第七章 儿童牙齿外伤723
第一节 年轻恒牙外伤725
第二节 乳前牙外伤731
第八章 儿童时期的拔牙733
第一节 乳牙的拔除734
第二节 年轻恒牙的拔除736
第九章 儿童咬合诱导739
第一节 咬合诱导概念的变迁739
第二节 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疾病和危害性741
第三节 常见的儿童咬合诱导745
第十一篇 老年口腔医学758
第一章 概述759
第二章 口腔组织的增龄性变化762
第一节 牙体组织762
第二节 牙周组织和颌骨764
第三节 口腔黏膜和涎腺765
第三章 老年人口腔内科疾病767
第一节 老年龋病767
第二节 老年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768
第三节 老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770
第四节 牙周病772
第五节 口腔黏膜病776
第四章 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779
第十二篇 口腔预防医学782
第一章 口腔流行病学783
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783
第二节 口腔健康调查786
第二章 氟化物的使用794
第一节 氟化物与口腔健康794
第二节 全身用氟800
第三节 局部用氟803
第三章 口腔卫生807
第一节 漱口807
第二节 刷牙808
第三节 牙齿邻面的清洁811
第四节 咀嚼与牙龈按摩812
第五节 菌斑显示及其评价812
第六节 口腔常见疾病预防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