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69210.jpg)
- 孙树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24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因的基础理论3
第一章 基因与基因工程概论3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发展3
一、基因学说3
二、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
三、基因与顺反子5
四、基因在DNA顺序上的多样性6
五、基因的移动性6
六、基因及其产物7
第二节 基因工程9
一、基因工程及其基本内容9
二、基因工程问世后的社会反应11
三、基因工程与医学12
第二章 基因组的结构16
第一节 基因的基本结构和命名16
一、基因的基本结构17
二、基因的命名17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组18
二、复制有关的结构19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9
三、转录有关的结构20
四、翻译相关的结构23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组24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性结构24
二、复制有关的结构31
三、转录有关的结构32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35
四、翻译有关的结构35
第四节 病毒基因组36
一、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36
二、动物DNA病毒36
三、动物DNA病毒38
第五节 染色体外DNA43
一、质粒DNA43
二、细胞器DNA44
第一节 基因的转移46
一、细菌的接合46
第三章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46
二、细菌的转化49
三、转导50
四、转染51
五、转座51
第二节 基因的遗传重组57
一、同源重组58
二、非同源重组60
一、操纵子水平的转录调控62
第四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62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62
二、色氨酸操纵子中的弱化子——基因转录的翻译调控65
三、其他调节方式67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71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71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方式72
二、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特点85
一、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方法85
第一节 限制性内切酶85
第二篇 基因操作的相关技术85
第五章 工具酶及其应用85
三、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86
四、识别位点与切割方式之间的关系86
五、限制酶产生的末端的连接86
六、内切酶反应的影响因素87
七、内切酶的星号活性87
第二节 其他工具酶88
一、DNA聚合酶88
八、限制酶在分子克隆中的应用88
二、T4噬菌体DNA连接酶90
三、T4多聚核苷酸激酶90
四、碱性磷酸酶90
五、核酸酶91
第六章 基因工程载体及其选用92
第一节 质粒92
一、质粒的一般特性92
二、组建理想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94
三、常用的质粒载体95
一、λ噬菌体100
第二节 噬菌体类100
二、λ噬菌体载体101
三、λDNA的体外包装102
四、粘粒103
五、M13噬菌体103
第三节 酵母质粒103
一、酵母2μm质粒的生物学特性103
二、酵母质粒DNA的提取和纯化104
三、酵母细胞的基因克隆载体104
四、酵母人工染色体105
第四节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106
一、理想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结构特点106
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108
三、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109
第五节 常用的真核病毒载体109
一、猴空泡病毒109
二、牛痘病毒111
三、腺病毒112
四、逆转录病毒114
一、聚合酶链反应原理116
第七章 聚合酶链反应116
第一节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反应条件的优化116
二、Taq DNA聚合酶简化并推动了PCR的发展117
三、各种来源的DNA都可作PCR扩增的模板118
四、PCR的特异性、效率和忠实性119
二、原位PCR120
三、多重PCR120
四、定量PCR120
一、套式PCR120
第二节 常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120
五、RNA PCR121
六、PCR测序121
第八章 已知序列基因的克隆124
第一节 外源DNA片段的获得124
第二节 目的DNA片段的克隆125
一、目的DNA片段与载体的连接125
二、重组DNA分子转入宿主细胞的方式126
第三节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127
二、根据重组子的结构特征筛选128
一、针对遗传表型的变化筛选128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确定及分析DNA序列测定130
一、概述130
二、末端终止法130
三、化学裂解法131
四、DNA序列测定自动化132
第九章 未知序列基因的克隆133
第一节 基因克隆和分离的三个步骤133
一、选择含目的基因的实验材料133
二、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DNA片段并使之克隆134
三、选择合适方法筛选目的基因135
第二节 cDNA克隆135
一、cDNA合成135
二、cDNA克隆136
第三节 目的cDNA克隆的筛选137
一、用核酸探针筛选目的cDNA137
二、用寡核苷酸探针筛选目的cDNA138
三、差示筛选组织特异的cDNA142
四、用抗体筛选目的cDNA142
五、功能结合法筛选目的cDNA145
第四节 目的DNA的结构及功能分析148
一、目的cDNA的结构分析148
二、cDNA产物的功能分析148
第十章 基因克隆策略新进展152
第一节 基于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cDNA克隆策略152
一、噬菌体显示法与功能结合法的联合应用152
二、酵母双杂交系统152
三、酵母单杂交系统155
四、三杂交系统155
五、反向双杂交系统和反向单杂交系统156
六、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和细菌双杂交系统157
第二节 比较并克隆组织或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cDNA的策略157
一、差别显示反转录PCR157
二、基于PCR的递减杂交技术158
第三节 表型相关基因组基因的克隆策略160
一、基因组错配技术160
二、代表性差异分析160
第四节 生物信息及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162
三、大规模基因功能表达谱的分析163
二、完整基因组的比较研究163
一、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163
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模拟与药物设计164
五、非编码区信息结构分析164
六、遗传密码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164
第十一章 体外突变166
第一节 随机突变166
一、限制性内切酶法166
二、接头插入法168
三、系列缺失法169
四、接头扫描突变法171
五、核苷酸随机取代法171
第二节 定点突变174
一、寡核苷酸诱导的定点突变法174
二、寡核苷酸诱导的盒式突变法177
三、全基因合成法177
四、PCR突变法178
二、改变种属特异性180
三、增高蛋白质的专一性180
一、提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180
第三节 定点突变与蛋白质工程180
第十二章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182
第一节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182
一、大肠杆菌表达的特点182
二、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182
三、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形式187
四、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问题188
第二节 酵母表达系统188
一、酵母表达系统的特点188
二、啤酒酵母表达系统189
三、毕赤酵母表达系统191
第三节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195
一、昆虫细胞的表达载体195
二、昆虫细胞宿主195
三、重组病毒载体的转染196
四、分泌性表达197
五、缺点197
第四节 哺乳类细胞表达系统197
一、常用的增强子——启动子198
三、重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201
二、宿主细胞201
四、缺点202
第十三章 转基因动物203
第一节 转基因动物的原理203
一、转基因与转基因动物203
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史203
三、转基因动物的原理204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遗传修饰的策略及其发展204
一、导致产生新功能的基因组修饰204
四、染色体畸变205
三、导致基因替换的基因组修饰205
二、导致功能缺失的基因组修饰205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的构建206
一、转基因动物技术体系的组成206
二、外源基因的构建207
三、建立转基因动物的途径207
第四节 转基因动物的检测211
一、染色体及基因水平的检测211
二、转录水平的检测211
第五节 转基因动物的命名212
三、蛋白质水平的检测212
二、转基因动物命名法则213
一、转基因动物命名的要求213
第六节 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14
一、转基因动物的效率214
二、外源基因的整合造成宿主的基因突变214
三、外源基因的表达214
四、动物模型的表型与预期的不同215
第一节 酶谱分析法219
一、直接分析法219
第十四章 基因诊断219
第三篇 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219
二、间接分析法220
第二节 探针杂交分析法220
一、寡聚核苷酸探针分析法220
二、基因芯片222
第三节 PCR为基础的诊断技术224
一、PCR-单链构象多态性224
二、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225
第一节 概述226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抗体226
第二节 鼠单抗的人源化227
一、恒定区人源化——人-鼠嵌合抗体227
二、可变区的人源化227
三、通过抗体库技术获得完全人源化的抗体228
一、小分子抗体229
二、抗体融合蛋白229
第四节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230
一、原理231
二、基本技术231
三、应用和展望233
第五节 基因工程抗体的现状与展望233
第十六章 基因因工程药物235
第一节 表达系统特点和选择原则*2235
第二节 基因工程药物236
一、激素类及神经递质类药物236
二、细胞因子类药物238
三、酶类药物及凝血因子240
第十七章 基因治疗242
第一节 基因治疗历史与现状242
第二节 基因转移的方法245
一、基因转移的物理方法245
二、基因转移的化学方法245
三、基因转移的生物方法246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250
一、造血干细胞250
二、成纤维细胞251
三、肝细胞251
四、肌细胞252
五、淋巴细胞252
第四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252
一、遗传病的基因治疗253
二、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253
三、病毒性感染的基因治疗255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256
三、免疫原性257
四、伦理问题257
二、稳定性257
一、安全性257
第十八章 基因工程疫苗259
第一节 基因工程活疫苗259
一、基因缺失活疫苗260
二、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260
第二节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261
第三节 表位靶向的合成疫苗262
一、合成肽疫苗262
二、T细胞疫苗262
第四节 核酸疫苗263
一、免疫方法和机制264
二、研究进展265
第四篇 基因工程基本实验271
实验一 质粒的小量提取271
实验二 大规模制备质粒DNA——碱变性法274
实验三 紫外吸收检测DNA的浓度与纯度276
实验四 溴化乙锭——标准DNA浓度比较法测定DNA浓度277
实验五 基因的PCR扩增技术278
实验六 逆转录PCR扩增目的基因281
实验七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电泳283
实验八 DNA片段回收及连接287
实验九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重组DNA转化大肠杆菌290
实验十 重组DNA的快速制备和鉴定293
实验十一 DNA探针制备296
第三节 小分子抗体和抗体融合蛋白297
实验十二 菌落(噬菌斑)原位杂交298
实验十三 Southern印迹杂交301
实验十四 Northern印迹杂交304
实验十五 大肠杆菌发酵技术307
实验十六 离子交换层析311
实验十七 亲和层析315
实验十八 凝胶过滤层析318
实验十九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20
实验二十 蛋白印迹分析325
实验二十一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328
实验二十二 蛋白质等电点测定331
附表1 1982~1998年美国获准上市生物高技术药物和疫苗一览表332
附表2 国内预防、诊治、治疗用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进展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