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满洲里市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满洲里市志
  • 夏恩训主编;满洲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4087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148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1170页
  • 主题词:地方志 满洲里市(学科: 地方志) 满洲里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满洲里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建制13

第一章 建制沿革13

第一节 1946年以前13

第二节 1946年以后14

第二章 境域变迁15

第一节 1946年以前15

第二节 1946年以后16

第三章 行政区划16

第一节 区划16

第二节 市辖行政区概况17

卷二 自然环境25

第一章 地质25

第一节 地质发育史25

第二节 地层26

第三节 构造26

第四节 侵入岩27

第二章 地貌27

第一节 特征27

第二节 山地28

第三节 河滩阶地28

第三章 气候28

第一节 特征28

第二节 要素29

第四章 水文32

第一节 地表水32

第二节 地下水35

第五章 土 壤37

第一节 分布37

第二节 类型38

第三节 肥力39

第六章 植被40

第一节 分布40

第二节 类型41

第七章 自然资源41

第一节 土地资源41

第二节 水资源42

第三节 植物资源43

第四节 动物资源44

第五节 矿产资源45

第六节 旅游资源46

第八章 灾害47

第一节 干旱47

第二节 风灾47

第三节 寒潮 霜冻48

第四节 暴风雪48

第五节 暴雨 冰雹48

第六节 鼠虫害49

卷三 人口53

第一章 数量 分布53

第一节 数量53

第二节 分布56

第二章 人口构成56

第一节 民族构成56

第二节 性别构成57

第三节 年龄构成58

第四节 文化构成59

第五节 职业构成60

第六节 婚姻构成63

第三章 人口普查63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63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63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63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64

第四章 人口控制64

第一节 机构64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教育64

第三节 节育措施65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66

卷四 民族 宗教71

第一章 民族71

第一节 概况71

第二节 民族关系72

第二章 宗教73

第一节 东正教73

第二节 伊斯兰教73

第三节 道教74

第四节 其他宗教74

第三章 民族宗教事务工作75

第一节 机构75

第二节 民族工作75

第三节 宗教工作77

第四节 蒙古语文工作78

卷五 党派81

第一章 中共1946年前在满洲里的活动81

第一节 地下交通线81

第二节 抗日地下活动82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83

第一节 机构83

第二节 党代会86

第三节 组织工作92

第四节 宣传工作100

第五节 统战工作104

第六节 纪检 监察107

第七节 政法委工作110

第八节 政策研究工作111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112

第十节 信访工作114

第十一节 机要保密工作115

第十二节 机关工委117

第十三节 党校教育118

第十四节 督查 信息120

第十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121

第十六节 爱国主义教育123

第十七节 历次政治运动125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134

第一节 机构134

第二节 主要活动134

卷六 政权 政协13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39

第一节 代表选举139

第二节 代表大会141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147

第四节 主要工作148

第二章 政府151

第一节 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151

第二节 沦陷时期154

第三节 苏联红军进驻时期156

第四节 人民政府157

第五节 政务活动165

第三章 政 协169

第一节 机构169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169

第三节 主要工作172

卷七 群众团体177

第一章 工会177

第一节 组织177

第二节 代表大会178

第三节 主要工作179

第二章 共青团181

第一节 组织181

第二节 代表大会181

第三节 主要工作183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186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187

第一节 组织187

第二节 代表大会188

第三节 主要工作189

第四章 其它群众团体192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192

第二节 科技协会193

第三节 对外友好协会194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94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195

第七节 消费者协会196

第八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满洲里支会197

卷八 外事201

第一章 边界201

第一节 清代边界的划定20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边界状况205

第二章 涉外事件206

第一节 维护主权与领土的斗争206

第二节 俄国、苏联武装的越境侵扰211

第三章 外事工作213

第一节 机构213

第二节 边境管理215

第三节 侨务工作217

第四节 友好往来220

第四章 外国驻在机构226

第一节 日本领事馆226

第二节 德国领事馆226

第三节 苏联领事馆及其它机构226

第四节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驻在机构228

第五章 口岸管理229

第一节 机构229

第二节 职能230

第三节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237

第六章 海关240

第一节 机构240

第二节 货运监管243

第三节 旅客行李物品监管247

第四节 邮递物品监管249

第五节 关税征收250

第六节 查缉走私254

第七节 海关统计256

第七章 查验与检疫259

第一节 边境检查259

第二节 商品检验265

第三节 卫生检疫277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287

第五节 食品卫生检验291

卷九 人事 劳动295

第一章 人事295

第一节 机构295

第二节 干部队伍295

第三节 干部制度297

第四节 干部管理299

第五节 编制管理303

第二章 劳动304

第一节 机构304

第二节 职工队伍305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307

第四节 保险福利309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310

第六节 劳动就业311

第七节 劳动保护和安全监察315

第三章 工资319

第一节 工资319

第二节 奖金322

第三节 津贴323

卷十 民政329

第一章 机构329

第二章 优抚安置329

第一节 拥军优属329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31

第三节 抚恤 褒扬332

第三章 社会保障333

第一节 救灾333

第二节 救济334

第四章 社会福利335

第一节 福利事业335

第二节 福利生产335

第五章 社会事务管理336

第一节 婚姻管理336

第二节 殡葬改革337

第三节 社团管理338

第四节 收容遣送338

第五节 地名工作339

第六节 行政区划工作与基层政权建设341

第七节 恶习除治343

卷十一 公安 司法347

第一章 公安347

第一节 机构347

第二节 治安行政管理350

第三节 刑事侦察354

第四节 交通管理355

第五节 消防356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357

第七节 监所358

第二章 检察359

第一节 机构359

第二节 刑事检察360

第三节 法纪检察360

第四节 经济检察361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361

第六节 监所检察361

第七节 控告申诉361

第八节 刑侦技术362

第三章 审判364

第一节 机构364

第二节 刑事审判364

第三节 民事审判365

第四节 经济审判366

第五节 行政审判367

第六节 申诉368

第七节 执行工作369

第四章 司法行政370

第一节 机构370

第二节 法制宣传370

第三节 律师 公证371

第四节 调解372

卷十二 军事375

第一章 驻军375

第一节 1946年前驻军375

第二节 1946年后驻军376

第二章 人民武装部377

第一节 机构377

第二节 主要工作379

第三章 兵役与民兵380

第一节 兵役380

第二节 民兵381

第四章 战备 防空385

第一节 机构385

第二节 战备385

第三节 人防工程386

第五章 拥政爱民387

第一节 抢险救灾387

第二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388

第三节 益民服务389

第四节 军警民共建391

第六章 战事393

第一节 民国前战事393

第二节 民国后战事394

卷十三 国民经济综述399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399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399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400

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401

第四节 国民收入402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403

第二章 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404

第一节 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404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405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406

第四节 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407

第五节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0)408

第六节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1975)408

第七节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409

第八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410

第九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411

第十节 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1—1995)412

第三章 经济结构413

第一节 所有制产值结构413

第二节 产业结构414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结构416

第四节 收入和分配结构417

第五节 积累和消费结构418

第四章 人民生活422

第一节 城市居民422

第二节 农民423

卷十四 工业427

第一章 综述4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7

第二节 发展概况428

第三节 经营体制433

第四节 经营管理435

第五节 名优产品437

第二章 煤炭439

第一节 统配煤矿439

第二节 地方煤炭工业447

第三章 电力449

第一节 发电449

第二节 供电451

第三节 用电454

第四章 食品459

第一节 乳品业459

第二节 罐头业460

第三节 酿造业461

第四节 食品加工与肉类加工业462

第五节 饮料加工业464

第六节 粮食加工业465

第七节 饲料加工业466

第五章 建材467

第一节 水泥 水泥制品467

第二节 砖瓦 沙石 白灰469

第六章 化学 机械472

第一节 化学工业472

第二节 机械工业473

第七章 其它工业门类475

第一节 印刷475

第二节 纺织476

第三节 塑料478

第四节 木器 造纸478

第五节 服装 鞋帽 皮革480

第六节 地毯482

卷十五 乡镇企业487

第一章 管理机构487

第二章 经营体制487

第一节 集体企业487

第二节 个体企业488

第三章 产业结构488

第一节 工业488

第二节 建筑维修494

第三节 交通运输494

第四节 商业495

第五节 饮食服务495

第四章 经济效益496

第一节 主要产品产量496

第二节 产值与收入496

卷十六 渔业501

第一章 渔政管理501

第一节 机构501

第二节 资源管理501

第二章 生产沿革502

第一节 呼伦湖区502

第二节 二卡地区505

第三章 渔业生产505

第一节 生产工具505

第二节 捕捞技术507

第三节 产品产量511

第四章 养殖513

第一节 鱼类养殖513

第二节 河蟹 育珠514

卷十七 农业517

第一章 机构5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517

第二节 服务机构517

第二章 耕地518

第一节 土地开发518

第二节 耕地分布519

第三章 生产关系变革520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520

第二节 互助组520

第三节 合作社521

第四节 人民公社521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522

第四章 作物品种与农技522

第一节 作物品种522

第二节 耕作制度523

第三节 栽培技术523

第四节 植物保护525

第五节 良种繁育526

第六节 肥料527

第五章 农业机械528

第一节 机具528

第二节 管理529

第六章 经济效益529

第一节 产量529

第二节 产值530

卷十八 副业535

第一章 狩猎业535

第一节 概况535

第二节 狩猎生产535

第三节 野生动物保护536

第二章 打草业537

第一节 概况537

第二节 产量与销售537

第三章 食用菌采集与培植538

第一节 采集538

第二节 人工培植539

第三节 产量与销售539

第四章 果树栽培540

第一节 概况540

第二节 产量与销售541

第五章 野生植物采集541

第一节 概况541

第二节 产量542

卷十九 畜牧业547

第一章 机构547

第一节 行政机构547

第二节 事业与企业机构547

第二章 草场548

第一节 类型548

第二节 草原管理和建设549

第三章 畜禽品种、改良及饲养管理551

第一节 品种551

第二节 改良552

第三节 饲养管理553

第四章 疫病防治555

第一节 传染病555

第二节 寄生虫病558

第五章 经济效益559

第一节 产品 产量559

第二节 产值560

卷二十 水利 林业565

第一章 水利565

第一节 机构565

第二节 灌溉工程565

第三节 防洪排涝及污水净化工程567

第四节 投资567

第二章 林业568

第一节 机构568

第二节 植树造林569

第三节 护林防火56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571

第五节 投资572

卷二十一 流通产业576

第一章 私营商业576

第一节 1956年前的私营商业576

第二节 1978年后的个体商业577

第二章 集体商业578

第一节 供销合作578

第二节 其它集体商业581

第三章 国营商业582

第一节 机构582

第二节 百货商品购销583

第三节 糖业烟酒购销586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588

第五节 食品购销592

第六节 五金交化商品购销595

第七节 蔬菜购销597

第四章 粮油供应598

第一节 机构598

第二节 销售599

第三节 调拨运输603

第四节 储藏603

第五章 物资供应605

第一节 机构605

第二节 货源605

第三节 供应606

第四节 金属回收608

第五节 仓储610

第六章 专卖商业611

第一节 医药购销611

第二节 盐业购销613

第三节 石油购销616

第四节 烟草专卖617

第五节 农机具购销618

第七章 外贸产品收购619

第一节 机构619

第二节 出口商品收购620

第八章 边境贸易621

第一节 机构621

第二节 历届进出口商品交易会622

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628

第四节 经济效益629

第九章 对外贸易运输633

第一节 机构633

第二节 贸易运输634

第三节 集装箱639

第四节 押运 仓储 加工 提赔640

第五节 经济效益642

第十章 集市贸易643

第一节 市场643

第二节 贸易644

卷二十二 旅游649

第一章 机构649

第一节 管理机构649

第二节 业务机构649

第二章 旅游景观651

第一节 呼伦湖651

第二节 二子湖654

第三节 草原风光654

第四节 灵泉655

第五节 城市风景655

第六节 国门656

第三章 服务设施与旅游线路657

第一节 服务设施657

第二节 交通条件658

第三节 旅游线路658

第四章 旅游方式与效益659

第一节 旅游方式659

第二节 经济效益659

卷二十三 交通663

第一章 铁路663

第一节 铁路建设663

第二节 铁路设施664

第三节 客货运输671

第四节 国际联运672

第二章 公路6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675

第二节 公路建设676

第三节 公路养护677

第四节 客货运输678

第五节 运输管理680

第三章 水运 航空682

第一节 水运682

第二节 航空683

卷二十四 邮电687

第一章 机构687

第一节 邮电局687

第二节 邮电支局 所688

第二章 邮政688

第一节 邮路688

第二节 投递690

第三节 邮件690

第四节 汇兑694

第五节 分拣封发695

第六节 机要通信696

第七节 储蓄696

第八节 集邮697

第九节 报刊发行697

第三章 电信698

第一节 电报698

第二节 长途电话700

第三节 市内电话701

第四节 移动通信702

第五节 无线寻呼702

第四章 国际联邮7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703

第二节 邮件交换703

卷二十五 城建 环保709

第一章 机构709

第二章 城市建设709

第一节 城市规划709

第二节 市政建设715

第三节 公用事业724

第三章 城市管理731

第一节 市政管理731

第二节 房产管理731

第三节 卫生管理734

第四章 基本建设管理736

第一节 项目管理736

第二节 重点工程管理737

第五章 建筑业737

第一节 建筑设计737

第二节 建筑施工738

第六章 环境保护740

第一节 机构740

第二节 环境现状741

第三节 环境治理742

第四节 自然监测744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746

卷二十六 财政 税务751

第一章 财政751

第一节 机构751

第二节 财政收入751

第三节 财政支出753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756

第五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757

第二章 税务759

第一节 机构759

第二节 税制与税种760

第三节 征收762

第四节 税务征管764

第五节 税收减免766

第六节 税收检查766

卷二十七 金融771

第一章 机构771

第一节 1946年前的金融机构771

第二节 1946年后的金融机构772

第二章 货币775

第一节 金属币775

第二节 纸币777

第三章 存储780

第一节 财政存款780

第二节 企业存款781

第三节 储蓄存款783

第四章 信贷785

第一节 工商信贷785

第二节 农业信贷787

第三节 基建信贷788

第五章 结算789

第一节 种类789

第二节 方式789

第六章 外汇790

第一节 外汇管理790

第二节 外汇信用791

第七章 保险792

第一节 险种792

第二节 理赔795

第八章 金融管理796

第一节 货币管理796

第二节 发行出纳管理798

第三节 金银管理799

第四节 利率管理800

第五节 金融行政管理804

第六节 金融稽核805

第七节 会计核算管理805

第八节 国库管理806

卷二十八 综合管理811

第一章 计划811

第一节 机构811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811

第三节 计划制定812

第四节 计划实施813

第二章 统计814

第一节 机构814

第二节 定期统计调查814

第三节 专项统计调查817

第四节 统计资料整理818

第三章 审计818

第一节 机构818

第二节 国家审计819

第三节 内部审计820

第四节 社会审计821

第四章 工商 物价821

第一节 机构821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822

第三节 市场管理824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826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827

第六节 物价水平828

第七节 物价检查830

第八节 个体经济管理832

第五章 技术监督833

第一节 机构833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834

第三节 质量监督834

第四节 计量管理835

第六章 土地矿产管理836

第一节 机构836

第二节 土地管理837

第三节 矿产管理838

第七章 国有资产管理838

第一节 机构838

第二节 管理工作839

第八章 招商840

第一节 机构840

第二节 招商项目开发841

第九章 经济技术协作841

第一节 机构841

第二节 协作项目842

第十章 经济体制改革844

第一节 机构844

第二节 试点工作844

第三节 企业经营机制改革846

第四节 企业内部配套改革847

第五节 综合配套改革与治理整顿848

卷二十九 教育853

第一章 机构853

第一节 地方管理机构853

第二节 企业管理机构853

第二章 学前教育854

第一节 幼儿园854

第二节 学前班855

第三章 普通教育855

第一节 小学教育855

第二节 中学教育859

第四章 技术职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862

第一节 技术教育862

第二节 职业教育863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863

第五章 成人教育864

第一节 扫盲864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865

第三节 自学考试866

第四节 成人高等教育867

第六章 教师868

第一节 队伍868

第二节 培训871

第三节 待遇872

第七章 勤工俭学与办学条件872

第一节 勤工俭学872

第二节 校舍与教学设备873

第三节 教育经费875

第四节 电化教育876

第八章 教学研究878

第一节 教研机构878

第二节 主要工作878

卷三十 科学技术883

第一章 机构883

第一节 行政机构883

第二节 科研机构883

第二章 科学研究884

第一节 渔业科884

第二节 农业科研885

第三节 建材科研885

第四节 煤炭生产科研886

第五节 科技情报研究开发887

第三章 科技推广888

第一节 引进推广888

第二节 示范推广890

第四章 科技普及891

第一节 科普宣传891

第二节 科技培训893

第五章 科技管理894

第一节 科技人员管理894

第二节 经费管理896

第三节 成果管理897

第六章 地震监测901

第一节 机构901

第二节 监测901

第七章 水文勘测902

第一节 站网902

第二节 测验903

第八章 气候监测与天气预报903

第一节 机构903

第二节 气候监测903

第三节 天气预报904

第九章 电波观测904

第一节 机构904

第二节 观测905

卷三十一 文化艺术909

第一章 管理机构909

第二章 艺术团体909

第一节 戏剧与曲艺团体909

第二节 文工团911

第三章 群众文化911

第一节 群众文化馆建设911

第二节 群众文艺活动912

第四章 文艺创作915

第一节 文学915

第二节 戏剧电视艺术916

第三节 美术音乐917

第四节 书法摄影918

第五章 图书 电影919

第一节 图书发行919

第二节 图书阅览920

第三节 电影发行与放映921

第六章 文化市场管理923

第一节 机构923

第二节 主要工作923

第七章 文物923

第一节 机构923

第二节 遗址924

第三节 化石924

第四节 其它文物925

卷三十二 新闻档案史志929

第一章 广播电视929

第一节 机构929

第二节 广播930

第三节 电视932

第四节 微波传送936

第二章 报纸937

第一节 地方报纸937

第二节 企业报纸939

第三章 档案939

第一节 机构939

第二节 档案馆941

第三节 业务指导945

第四节 宣传与执法检查947

第五节 档案教育949

第四章 史志编纂950

第一节 机构950

第二节 中共地方党史编纂950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951

卷三十三 卫生955

第一章 机构9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955

第二节 预防保健机构955

第三节 医疗机构957

第二章 医疗 护理962

第一节 医疗队伍962

第二节 医疗技术965

第三节 医疗设备966

第四节 护理967

第三章 疫病防治967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967

第二节 计划免疫969

第四章 妇幼保健970

第一节 妇女保健970

第二节 儿童保健972

第五章 公共卫生973

第一节 劳动卫生973

第二节 饮水卫生974

第三节 食品卫生974

第四节 学校卫生975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976

第六章 药政与药检979

第七章 医疗制度980

第一节 公费医疗980

第二节 合作医疗与医疗减免981

第三节 医疗体制改革982

第八章 行政管理983

第一节 事业经费管理983

第二节 基本建设983

第三节 财务收支984

卷三十四 体育987

第一章 机构987

第二章 社会体育987

第一节 社区体育987

第二节 成年人体质检测988

第三节 职工体育988

第三章 学校体育989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标准989

第二节 学校体育竞赛991

第三节 学校体育设施993

第四节 少年业余体校993

第四章 竞技体育994

第一节 参加上级运动会994

第二节 全市赛事998

第五章 体制管理999

第一节 体育工作队伍999

第二节 设施建设999

第三节 体育社会团体1000

第四节 体育经费1000

第六章 涉外体育交往1001

卷三十五 人物 荣誉1005

第一章 人物1005

第二章 荣誉1032

第一节 满洲里市荣誉称号1032

第二节 单位集体荣誉称号1032

第三节 先进个人表10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