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主义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恕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0483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主义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目 录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7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2
第二编 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征16
第一章资本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社会化16
大生产16
第一节生产的社会化16
一生产的社会化16
二 分工与协作18
第二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进程21
一决定和影响生产社会化进程的因素21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阶段24
一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31
第三节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31
二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33
因素33
三规律的实现形式35
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的体现形式——发达的38
商品经济38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38
一 自然经济38
二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9
三 商品经济的未来趋势40
第二节商品及其属性41
一 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41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46
抽象劳动46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49
三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二重性49
四商品的价值量51
第三节货币及其代用品56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56
二 货的本质和职能65
三贷币流通和纸币流通72
第四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75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75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76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78
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特征——资本剥削雇83
佣劳动(上)83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83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概述83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形式演变85
三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8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95
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95
(一)劳动过程95
(二)价值增殖过程96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98
(四)剩余价值率100
二增加剩余价生产的方法101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01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02
(三)超额剩余价值103
(四)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104
三 资本的积累106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06
(二)影响积累量的因素108
(三)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109
(四)资本的积聚和集中111
四资本义企业的赢利112
(一)利润和利润率112
(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114
(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11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流通117
一资本主义流通程和流通费用117
二资本的循环118
(一)产业资本的三个循环阶段119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20
三 资本的周转123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次数123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24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影响它的因素127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129
四 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130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31
(二)简单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132
(三)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134
(四)资有机构成提高时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37
第四本主义经济的制度特征——资本剥削140
雇佣劳动(下)14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140
一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140
二工人阶级的占有141
(一)工资的本质141
(二)工资的形式143
(三)工资的分析范畴145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47
三资本家阶级的占有147
(四)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148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52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56
(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58
(五)资本主义地租161
四 国民收入的分配169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70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171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72
(四)资本主义国家计算国民入的理论和实践175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矛盾177
第五节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消费178
一 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178
二工人阶级的消费181
三资本家级阶的消费183
第六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85
一剩余价值规律185
二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186
经济规律186
第二编 资本主义经济的机制和运行190
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和模式190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190
一 雇佣劳动者190
二 资本主义企业192
三 资本家阶级208
四 资产阶级政府21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213
一 自由竞争模式214
二垄断竞争模式214
三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215
第六章资本主义市场21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商品市场217
一 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217
二 自由竞争与价格形成218
(一)自由竞争及其特点218
(二)卖方之间的竞争决定价格形成的基础219
(三)买卖双方的竞争决定价格实际形成221
(四)自由竞争下市场调节的弊端225
三 垄断竞争与价格形成226
(一)垄断竞争及其特点226
(二)垄断价格的形成229
(三)垄断价格的传递236
(四)垄断价格的特点239
四 两类特殊的价格形态241
五资本主义商业形式243
(一)批发商业244
(二)零售商业245
(三)消费信贷246
第二节资本主义资金市场248
一资金市场的形成和它的重要地位248
二 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和利息率变动249
(一)货币资本商品的买方249
(二)货币资本商品的卖方251
(三)货币资本商品的市场价格252
三 资本主义金融业253
(一)银行及其业务254
(二)银行垄断和金融资本257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259
(四)证券交易市场26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263
一劳动力商品的卖方和买方263
(一)劳动力商品总量供求关系266
二 劳动力商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266
(二)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价格268
(三)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确定270
三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271
四劳动力商品的流动性273
第七章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职能275
第一节 国有经济成份275
一 国有经济成份的形成276
二 国有经济成份的形式277
三 国有经济成份的作用278
四 国有经济成份的性质282
第二节国家调节经济283
一 国家财政政策283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283
(二)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284
(三)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285
二 国家货币政策287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行政措施292
第三节社会福利政策299
一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原因300
二社会福利政策的内容301
三 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评价302
第四节计划调节306
第五节 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308
一 国家干预经济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基础309
二 国家干预经济代表私人垄断资本310
总体利益310
三 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危机性质312
(二)国家干预经济加深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313
(一)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的二重性313
的固有矛盾313
四 国家干预经济不能消除资本主义:313
(三)国家干预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使它315
自身陷入两难境地315
第八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31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际贸易318
一 国际贸易的重要地位318
二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321
三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和垄断……………………(323 )四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32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信贷关系330
一世界贷币体系的演变330
二 国际收支337
三 资本输出340
四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351
第三节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353
一 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354
二 资本的国际化356
三 国家出面的国际经济联合与国际经济358
调节358
第四节 资本国际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363
一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和瓦解363
二 新殖民主义365
三 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366
和掠夺366
四 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369
的斗争369
第三编 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趋势372
第九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372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372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373
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376
三 市场实现条件的限制378
四市场上的商品“过剩”383
(一)商品过剩383
(二)资本过剩385
(三)劳动人口过剩386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87
一 周期性经济危机387
(一)危机的表现和实质387
(二)危机的抽象可能性388
(三)危机的根源和必然性390
(四)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起点391
(五)危机的双重后果393
二结构性经济危机394
三 长期性经济危机397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变化401
第十章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趋势401
一 基本矛盾和生产关系调整402
二 自由竞争阶段基本矛盾的激化403
三 帝国主义及其历史地位409
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416
第二节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418
一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418
二 资本主义自身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421
了条件421
三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社会424
主义革命424
四 向社会主义转变可以发生在资本主义426
各阶段矛盾激化时期426
五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逻辑428
关系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