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国
  • 张炳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756370593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德国地理1

一、自然环境和地形1

二、气候2

三、河流和运河3

四、自然资源4

第二部分 德国历史(919—1945年)5

一、德意志国家的形成5

(一)古代日耳曼人5

(二)法兰克帝国7

(三)德意志王国的建立10

二、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意志11

(一)德意志的四分五裂11

(二)帝国最大的邦国——奥地利12

(三)15—16世纪德意志的社会经济状况13

(四)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15

(五)“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17

(六)普鲁士的兴起19

(七)法国占领德意志21

(一)德意志邦联23

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23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25

(三)1848年的“三月革命”30

(四)普鲁士统一德意志33

四、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40

(一)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建立40

(二)反对《非常法》的斗争43

(三)社会民主党的分裂44

(一)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46

五、德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6

(二)德国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48

(三)英德争夺世界霸权50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51

(五)《凡尔赛和约》及其主要内容54

六、德意志共和国的诞生55

(一)“十一月革命”55

(二)共和国政府的建立59

(三)共和国初期的内外危机61

(四)相对稳定时期的德国63

七、希特勒德国65

(一)希特勒上台65

(二)希特勒建立独裁政权67

(三)纳粹政权加强对人民的控制70

(四)纳粹政权的经济政策和重新武装73

八、纳粹德国的对外关系及其侵略政策75

(一)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75

(二)德日意轴心国的形成77

(三)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78

(四)入侵波兰,点燃欧洲战火80

(五)希特勒进攻苏联82

(六)纳粹德国的覆灭83

第三部分 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1945—1955年)85

一、战后初期国际局势的变化85

(一)战后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85

(二)美苏在战后欧洲对峙格局的形成87

二、美苏战后初期处理德国问题的斗争87

(一)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87

(二)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88

(三)苏、美、英、法四国在对德和约问题上的矛盾91

三、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93

(一)伦敦六国外长会议93

(二)第一次“柏林危机”94

(三)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96

四、两个德国分属于两大对立军事集团96

(一)美国决定重新武装西德97

(二)西方九国《巴黎协定》98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99

第四部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1990)101

一、行政区、城市和人口101

(一)行政区101

(二)城市103

(三)人口及其分布106

二、政治107

(一)《基本法》107

(二)联邦总统108

(三)联邦政府109

(四)联邦议会111

(五)政党114

(六)州议会和州政府120

三、经济121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21

(二)工业123

(三)农业127

(四)交通运输业127

(五)对外贸易130

(一)德国工会联合会132

四、社会和福利政策132

(二)西德是一个高工资高消费的社会133

(三)社会保险与福利政策135

(四)教育136

五、军事139

六、对外关系141

(一)同美国的关系143

(二)同西欧国家的关系144

(三)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146

(四)同中国的关系147

(五)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149

第五部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1990年)151

一、行政区、城市和人口151

二、政治153

(一)国家机构154

(二)德国统一社会党157

(三)社会福利政策159

三、经济161

(二)对外贸易162

(一)工业较为发达162

(三)1989年底以来经济的变化164

四、同苏联的关系164

第六部分 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1949—1990年)166

一、两个德国对重新统一的不同立场166

二、两个德国在西柏林问题上的分歧168

(一)柏林分裂为两个城市168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169

(三)《西柏林协定》172

(一)两个德国之间的《基础条约》173

(四)两个德国在西柏林问题上的分歧173

三、两个德国关系正常化173

(二)两个德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发展175

(三)两个德国之间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177

第七部分 德国重新统一(1990年10月3日)179

一、德国统一问题的提出179

(一)科尔的“十点建议”180

(二)民主德国政府的“统一方案”181

(三)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谈”182

(一)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183

二、两个德国的重新统一183

(二)六国签署《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188

(三)德国统一的内部问题189

(四)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终结192

三、德国统一的原因192

(一)苏联和东欧的变化192

(二)民主德国政权的变化193

(三)戈尔巴乔夫的妥协与让步194

四、德国统一的影响195

(一)加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196

(二)加强德国在东西方事务中的发言权196

(三)扩大德国对独联体和东欧的影响197

第八部分 统一后的德国概况(1991—1993年)199

一、政治199

(一)社会政治矛盾上升200

(二)失业人数增长,罢工迭起201

(四)极右势力的暴力排外活动203

(三)大量难民涌入德国203

二、经济205

(一)西部地区经济衰退206

(二)重建东部地区经济207

(三)东部地区经济趋向好转209

三、对外关系210

(一)推动以德国为主导的欧洲联合210

(二)积极扩大在独联体和东欧的影响212

(三)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213

德国地图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