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4卷 天学 第1、2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4卷 天学 第1、2分册
  •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13·355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91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9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4卷 天学 第1、2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十章 天文学1

一、引言1

二、名词术语的解释18

三、文献概述27

(1) 中国天文学史27

(ⅰ) 西文文献27

(ⅱ) 中文和日文文献35

(2) 主要的中国文献39

(ⅰ) 中国天文学的“官方”性质39

(ⅱ) 中国古历57

(ⅲ) 周代至梁代(公元六世纪)的天文学著作62

(ⅳ) 梁代至宋初(公元十世纪)的天文学著作72

(ⅴ) 宋、元、明的天文学著作83

四、古代和中古代的宇宙概念90

(1) 盖天说92

(2) 浑天说(天球说)105

(3) 宣夜说113

(4) 其他学说127

(5) 一般概念134

五、中国天文学的天极和赤道特征138

(1) 拱极星和赤道上的标准点146

(2) 二十八宿体系的发展160

(3) 二十八宿的起源185

(4) 天极和极星200

六、恒星的命名、编表和制图210

(1) 星表和恒星的座标210

(2) 恒星的命名229

(3) 星图238

(4) 有关星辰的神话和民间传说254

(1) 表和圭259

七、天文仪器的发展259

(2) 巨型石造仪器281

(3) 日晷(太阳时指示器)303

(ⅰ) 携带式二分罗盘日晷325

(4) 刻漏(水钟)336

(ⅰ) 漏壶的类型:从水钟到机械钟341

(ⅱ) 历史上的刻漏348

(ⅲ) 火钟和时差377

(5) 望筒和璇玑玉衡384

(6) 浑仪和其他主要仪器400

(ⅰ) 浑仪的发展概况406

(ⅱ) 汉代和汉以前的浑仪426

(ⅲ) 时钟机械的发明439

(ⅳ) 赤道式装置的发明459

(7) 天球仪502

八、历法天文学和行星天文学524

(1) 日、月和行星的运动529

(2) 干支(六十)周期537

(3) 行星的公转543

(4) 十二岁次550

(5) 谐调周期558

(1) 交食565

九、天象记录565

(ⅰ) 交食理论569

(ⅱ) 记录的范围、可靠性和精确度589

(ⅲ) 交食的预报597

(ⅳ) 地球反照和日冕601

(2) 新星、超新星和变星604

(3) 彗星、流星和陨星620

(4) 太阳的现象;太阳黑子(日斑)634

十、耶稣会传教士入华时期640

(1) 中国和水晶球说崩溃的关系643

(2) 不圆满的交流656

(3) 是“西学”,还是“新学”?670

(4) 中国天文学与近代科学的合流682

十一、结语695

第二十一章 气象学702

一、引言702

二、一般气候703

三、温度709

四、降水712

五、虹、幻日和光学奇象730

六、风和大气739

七、雷电745

八、北极光753

九、潮汐757

附录 关于朝鲜788

参考文献791

一、公元1800年以前的中文书籍791

二、公元1800年以后的中文和日文书籍和论文803

三、西文书籍和论文809

附 某些参考文献的缩写877

索引8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