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传寅主编;俞为民,朱恒夫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50600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戏曲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
二、戏曲形态的多样性6
三、戏曲的主要特征10
四、戏曲的价值与功能15
第一编 戏曲的起源、孕育与形成23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23
第一节 戏曲起源诸说23
一、祭祀仪式说23
二、王宫俳优说24
三、傀儡影戏说24
四、古印度梵剧说25
第二节 戏曲的起源26
一、考察戏曲起源的方法26
二、戏曲的远源28
三、戏曲的近源30
第二章 戏曲的孕育与形成33
第一节 先秦两汉歌舞百戏33
一、先秦歌舞33
二、两汉百戏3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歌舞戏与优戏38
一、魏晋南北朝歌舞戏39
二、魏晋南北朝优戏40
第三节 唐代歌舞戏与参军戏41
一、唐代歌舞戏42
二、唐代参军戏44
第四节 宋金杂剧与诸宫调46
一、宋杂剧46
二、金院本49
三、诸宫调51
第二编 宋元戏曲57
概述57
一、宋元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57
二、宋元戏曲的历程与主要特点60
三、宋元戏曲理论与批评64
第三章 宋元南戏68
第一节 宋元南戏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68
一、南戏的文本体制68
二、南戏的演剧形态71
第二节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76
一、《张协状元》76
二、《宦门子弟错立身》77
三、《小孙屠》78
第三节 高明与《琵琶记》79
一、高明的生平79
二、《琵琶记》的主题80
三、《琵琶记》的艺术特征83
第四节 其他重要南戏作品84
一、《荆》《刘》《拜》《杀》84
二、《牧羊记》等其他南戏90
第四章 元杂剧的历程、体制与演剧形态93
第一节 元杂剧的历程93
一、元前期杂剧93
二、元后期杂剧95
第二节 元杂剧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95
一、元杂剧的文本体制95
二、元杂剧的演剧形态99
第五章 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103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103
一、关汉卿的生平103
二、关汉卿的创作105
第二节 《单刀会》与《窦娥冤》108
一、《单刀会》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108
二、《窦娥冤》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111
第三节 关汉卿的其他剧作115
一、爱情婚姻剧115
二、公案剧117
三、历史剧118
第六章 元代其他作家的杂剧创作120
第一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120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120
二、《西厢记》故事的演变121
三、《西厢记》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123
第二节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杂剧创作129
一、马致远的杂剧创作129
二、白朴的杂剧创作133
三、郑光祖的杂剧创作136
第三节 纪君祥、郑廷玉、乔吉的杂剧创作138
一、纪君祥与《赵氏孤儿》138
二、郑廷玉与《看钱奴》140
三、乔吉与《金钱记》142
第三编 明代戏曲147
概述147
一、明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147
二、明代戏曲的历程与主要特点151
三、明代戏曲理论与批评154
第七章 明代杂剧157
第一节 明杂剧的分期、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157
一、明杂剧的分期157
二、明杂剧的文本体制158
三、明杂剧的演剧形态160
第二节 徐渭及其他重要杂剧作家的创作165
一、徐渭的生平与创作165
二、《四声猿》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167
三、其他重要杂剧作家的创作168
第八章 明代传奇的历程、体制与演剧形态174
第一节 明传奇的历程174
一、从南戏到传奇的演进174
二、明传奇的主要声腔175
三、昆山腔的改革与传奇的发展179
第二节 明传奇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181
一、明传奇的文本体制181
二、明传奇的演剧形态185
第九章 汤显祖与“玉茗堂四梦”19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190
第二节 《牡丹亭》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192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200
一、《紫箫记》与《紫钗记》200
二、《南柯记》与《邯郸记》201
第十章 沈璟及其他作家的传奇创作207
第一节 沈璟与吴江派的传奇作品207
一、沈璟与《义侠记》207
二、吴江派重要传奇作家作品210
第二节 其他主要传奇作家与作品212
一、高濂与《玉簪记》212
二、吴炳与《绿牡丹》214
三、孟称舜与《娇红记》216
四、阮大铖与《燕子笺》219
第四编 清代戏曲225
概述225
一、清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225
二、清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227
三、清代戏曲理论与批评232
第十一章 清代杂剧与传奇241
第一节 清代杂剧241
一、清杂剧的分期241
二、清杂剧重要作家作品244
第二节 李玉与苏州派的传奇作品247
一、李玉的传奇创作248
二、苏州派其他传奇作家的创作251
第三节 李渔与《笠翁十种曲》254
一、李渔的生平与剧作254
二、《风筝误》及其他作品257
第四节 清传奇其他主要作家作品260
一、唐英与《古柏堂传奇》260
二、黄图珌与《雷峰塔》262
三、清代宫廷大戏264
第十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267
第一节 洪昇与《长生殿》267
一、洪昇的生平与创作267
二、《长生殿》的创作主旨268
三、《长生殿》的艺术特征272
第二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273
一、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273
二、《桃花扇》的思想蕴涵275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征278
第十三章 清代地方戏282
第一节 清代地方戏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283
一、清代地方戏的文本体制283
二、清代地方戏的演剧形态288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主要声腔与剧种293
一、梆子腔系及主要剧种293
二、高腔腔系及主要剧种296
三、其他声腔及剧种300
第五编 近代戏曲305
概述305
一、近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305
二、近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306
三、近代戏曲理论与批评314
第十四章 近代戏曲的声腔系统、演剧形态与文学创作325
第一节 近代戏曲的声腔系统325
一、皮黄腔系及主要剧种325
二、其他声腔及剧种327
第二节 近代戏曲的演剧形态332
一、乡村草台、高台演剧332
二、都市茶园戏庄演剧333
三、都市新式剧场演剧335
四、晚清宫廷演剧336
第三节 近代戏曲的文学创作338
一、传奇杂剧创作338
二、花部文学创作340
第十五章 京剧的历程与表演艺术344
第一节 京剧的发展历程344
一、京剧的形成344
二、京剧的发展345
第二节 京剧的表演艺术347
一、京剧行当与主要流派347
二、谭鑫培及其表演艺术352
三、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353
第六编 当代戏曲359
概述359
一、当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359
二、当代戏曲的分期与特点362
三、当代戏曲理论与批评363
第十六章 当代戏曲(上)368
第一节 当代戏曲的演剧形态368
一、导演制的建立368
二、舞台艺术的新发展369
第二节 少数民族戏剧372
一、少数民族戏剧的主要剧种373
二、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特征378
第十七章 当代戏曲(下)381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的主要戏曲作家与作品381
一、昆曲《十五贯》的突破与影响382
二、田汉、陈仁鉴、范钧宏的戏曲创作384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390
一、“革命样板戏”产生的历史背景390
二、“革命样板戏”的思想与艺术391
第三节 “新时期”的戏曲创作393
一、改编传统戏394
二、新编历史剧396
三、新编古装戏399
四、现代戏402
结语406
阅读文献409
后记410
第二版后记411